許曉楠
【摘 要】《大連日報》的“兩會直通車”專欄已連續開辦15年,已有萬余條市民建議經過梳理轉交給大會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僅為百姓解決了很多生活難題,而且助推了很多政策的出臺。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兩會直通車”也經歷了主戰場從傳統報紙到新媒體的轉移,在媒體融合發展中依然發揮著傳遞民聲民意的作用。
【關鍵詞】兩會直通車 ? 民聲 ? 地方黨報
一、發揮黨報優勢,媒體融合發展中助推地方政府落實惠民項目
作為大連市名牌欄目,由大連市人大常委會、大連市政協與《大連日報》共同開辦的“兩會直通車”專欄,15年來萬余條市民建議經過記者的梳理,轉交給大會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百姓解決了諸多生活難題并助推地方政府多項政策出臺。
2018年4月18日,大連市甘井子區金寓花園一期29號樓三單元加裝了電梯。這不僅是大連市老舊小區加裝的首部電梯、也是遼寧省住宅小區加裝電梯的首例。該樓居民高興得張燈結彩,同城市民羨慕不已。
說起這項《實施意見》的出臺和金寓花園加裝的電梯,就不能不提到最近三年的大連市兩會以及《大連日報》的“兩會直通車”專欄。正是“兩會直通車”專欄的助力,使廣大市民的呼聲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擰成一股繩,推動了大連市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這項民生工程的落地。
二、傾聽民聲,傳遞民意,政府引導,解決問題
2017年大連市兩會召開前夕,市民張先生在“兩會直通車”欄目留言:本市很多老舊居民樓雖然只有七八層,但是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上下樓很辛苦,希望能夠加裝電梯。他特別提到了2016年出臺的《遼寧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指導意見》,希望大連市能盡快出臺具體規定,讓這一《意見》盡快落地。
這條普通的市民建議在《大連日報》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上形成了熱點,網友們不僅為這條建議點贊,還紛紛表達了希望自己家或年邁的父母家能夠加裝電梯的愿望。此熱議引起兩位大連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經過實地調研分析后,分別向大連市兩會提交了《關于既有建筑加裝電梯的建議》和《關于老舊住宅安裝電梯的提案》。引起了更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這一次,代表委員更多地聚焦在為老舊居民樓加裝電梯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上,以求找出解決的辦法。再一次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既有建筑加裝電梯的建議》,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提供了改善型、便利型、舒適型等多種操作方案。并提出了解決資金籌集困難的辦法,提出了“政府引導、業主自愿、試點先行”的解決思路。
大連市有關部門不僅在全市范圍展開調研和論證,還專程赴上海、北京考察既有建筑加裝電梯項目的實施及維護情況,詳細了解上海、北京兩地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項目的立項、勘察、設計、施工等各個環節,并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后續電梯的驗收和維保服務等情況作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為大連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找出了明確的方向和思路。
2018年4月18日,作為試點,大連市甘井子區金寓花園一期29號樓三單元加裝了大連市老舊小區首部電梯。最終,《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于2019年1月出臺,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得到市民的擁護,相信很快就會有更多既有住宅依據《實施意見》安裝上方便實用的電梯。
三、兩會直通車“做橋梁”上萬民意直達兩會
民聲帶來民生的改善,民意推動民生的實現。這是《大連日報》“兩會直通車”多年來的宗旨和目標。每年僅見報一周的這個專欄,早已成為大連市助推民聲向民生轉化的有效平臺,是《大連日報》實現地方黨報為民鼓與呼責任的一個有效渠道。
最初的幾年,“兩會直通車”主要通過熱線電話、信件、電子郵件等方式,匯集民意。一些能及時答復的問題,在欄目中給予及時報道,有的問題由記者通過有關部門轉交給大會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使百姓的建議和意見成為代表建議、委員提案的重要線索和依據。專欄在廣大市民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之間架起一座重要的溝通“橋梁”,也成為普通市民與兩會親密接觸的平臺。每年“兩會直通車”都能收到許多市民的建議、意見,涵蓋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就業、城市建設、交通出行等各個方面。現在看來,這個專欄更像是在傳統報紙上開設的“微博”欄目。
四、融媒體發揮大作用,矩陣媒體護航“直通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兩會直通車”也經歷了主戰場從傳統報紙到新媒體的轉移,在媒體融合發展中依然發揮著傳遞民聲民意的重要作用。《大連日報》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也加入“兩會直通車”的報道陣容,并逐漸取代報紙成為市民表達意見建議的主渠道。如今,每年兩會期間刊登在《大連日報》報紙上的“兩會直通車”則更像是一個濃縮的精華版。兩會期間,早起和午休時,代表、委員們都習慣在房間里、會議室里閱讀《大連日報》,看看“兩會直通車”又刊發了市民哪些熱點話題,或者用手機到大連日報雙微平臺查閱市民留言。
“兩微一端”幾乎成為各媒體融合轉型的標配,日益發揮著拓展傳統媒體傳播渠道、凝聚受眾群體的特殊作用。地方黨報作為連接黨和政府與群眾的重要溝通橋梁,也應充分運用網絡技術手段與受眾進行平等交流、互動傳播。
隨著“兩會直通車”主戰場由熱線電話轉至雙微平臺,收到的市民意見建議,已由最初大多是自己遇到的實際困難,轉為越來越具有城市的普遍共性。有些網友會就一個問題,進行先期調研,提出可行性方案,有些則對城市的發展提出宏觀愿望。一位人大代表在與筆者的交談中說,現在網友的素質越來越高,知識面很廣,對很多事情很了解、甚至很專業,很多網友的建議對他頗有啟發和提示,網友的建議已成為他們在每年撰寫兩會建議、議案時的一個重要渠道。另一位擔任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的人大代表則感慨,現在網友已經有了時政監督員的身份,網絡民意經過黨報融媒體的過濾篩選,很值得參考借鑒。
進入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面臨嚴峻的挑戰。《大連日報》“兩會直通車”的長久生命力證明,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只有貼近百姓反映民生,才能牢牢掌握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不斷提高自身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作者單位:大連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