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國《福布斯》雜志2019年9月15日報道,俄羅斯海軍有望成為第一個在其潛艇上部署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國家,將使其在海戰中擁有一定戰略優勢。
俄羅斯計劃2020年在潛艇上進行首次試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包括從最新核動力巡航導彈潛艇K-561喀山號發射鋯石導彈,該潛艇已經裝備了亞音速和超音速導彈。美國雖然一直在研究高超音速導彈技術,但其庫存中并沒有此類武器。

據美國雅虎新聞網2019年9月11日報道,朝鮮于9月11日表示,領導人金正恩10日視察了超大型多管火箭炮的試射,這是在朝鮮核計劃外交陷入僵局之際進行的最新一次一系列武器試驗。此次試射是在朝鮮表示愿意在9月下旬恢復與美國核談判幾個小時之后進行的。
一些專家表示,一旦美朝恢復外交接觸,朝鮮的目標是爭取美國做出讓步。

據拋物線網2019年9月8日報道,印度航天研究組織的月船2號已經在月球表面發現了維克拉姆著陸器,但它看起來不太好。
印度航天研究組織主席西萬表示,推測維克拉姆著陸器可能是“硬著陸”,但目前不知道著陸器是否在“硬著陸”過程中“受損”。著陸器和它攜帶的智慧巡視器并不是為了在月球寒冷的夜晚生存而設計的。維克拉姆著陸器在接近月球南極時,停止了與地面控制人員的聯系。

據美國國家防務雜志網2019年9月9日報道,9月,英國國防部發布了《國防創新技術框架》《國防創新優先事項》兩份文件。前者確定了英國重點發展的國防創新技術,后者則重點集成所有作戰域的信息和物理活動。
英國國防部將通過兩份文件指導主要的工業供應商、中小企業、創業者、學術界、潛在合作伙伴和國際盟友等開展國防創新。這兩份文件不是紙上談兵,將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新挑戰。

據美國導彈防御局2019年8月30日報道,近日,美國導彈防御局、彈道導彈防御系統作戰試驗機構和第11防空炮兵大隊對薩德系統進行了攔截試驗。初步跡象表明,預定的飛行試驗目標已經實現,靶彈被薩德武器系統成功攔截。
試驗中,薩德系統首次使用遠程發射器套件,擴展了防御范圍。試驗模擬真實場景,士兵們并不知道靶彈發射時間。這是薩德系統16次攔截試驗中的第16次成功。該系統旨在攔截大氣層內外的威脅,可實現快速部署,為防御彈道導彈攻擊提供了關鍵能力。

據俄羅斯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2019年8月12日報道,8月8日,印度國防部采辦委員會批準購買兩個連的下一代海洋移動岸防導彈系統,該系統裝備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
據《今日印度》消息,該項目是“印度制造”倡議和“2016年國防采辦程序”計劃一部分,價格預計約合1.893億美元。下一代海洋移動岸防導彈系統包括1個指揮所、2個雷達站和2個攜帶3枚反艦導彈的發射器。

據美國海軍技術網2019年9月11日報道,在倫敦“2019年國防與安全裝備國際展會”期間,泰勒斯公司和史泰勒系統公司聯合推出新概念無人水面艦(TX艦)。TX艦既可有人駕駛,也可自主/遙控航行,人員編制15名;采用三體船型,全長70米,航程可達9656千米,可連續作業40天,排水量600噸時最大航速可達30節;可搭載梅林Mk2反潛型直升機等重型直升機,載荷艙可搭載多種有效載荷,執行反水雷、反潛、情報監視偵察、目標指示、訓練警戒等任務。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2019年9月20日報道,9月19日,波音公司宣布,其承擔研制的美國海軍首型航母艦載無人空中加油平臺MQ-25在美國中部的圣·劉易斯航空站完成首飛測試。測試中,測試人員利用地面控制站遙控MQ-25完成滑行和起飛,MQ-25按照預設航線飛行2小時,測試了平臺的基本飛行性能,是無人加油平臺上艦前的重要進展。

據簡氏電子刊2019年9月17日報道,9月9日,首架完成適應性改裝的E-2D先進鷹眼預警機BuNo169066在諾福克海軍站降落,標志著該機正式服役。該機已加入第120航母艦載空中早期預警中隊,開始用于飛行員教練訓練,并與美國海軍、空軍的多種飛機進行空中加油訓練。
E-2D預警機計劃在2020財年實現空中加油能力的初始作戰能力,所有現役E-2D預警機均將被改裝空中加油系統。

據印度《防務世界》2019年9月16日報道,土耳其國防部近期對外表示,第二批S-400防空導彈系統已經接收完畢,標志著所有接收工作的完成,意味著土耳其成為第一個擁有俄制防空系統的北約成員國。目前,俄羅斯方面正對土耳其人員進行培訓,該防空系統預計將于2020年4月開始正式服役。土耳其與俄羅斯于2017年達成S-400防空系統的采購合同,總額約為25億美元。第一批接收工作已于2019年7月25日完成,第二批接收工作于8月27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