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
美國骨科醫師協會(AAOS)曾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1/3有足部問題。臺灣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表示,不少老人鞋子不合適,可能引起大腳趾外翻,還有一些老人因為鞋子不合腳而扭傷腳踝,甚至摔倒導致骨折。因此,一雙合腳舒適的鞋對老人格外重要。老人的鞋不合腳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鞋子大,容易與腳分離,走路時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固定鞋子,長久下來腳部會感到累;布料太柔軟,缺乏減震、包覆設計;鞋跟過高,使老人在平衡感較差的狀況下更容易扭傷腳踝。
臺灣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老人挑鞋子應遵循“鞋前寬、鞋中韌、鞋跟硬”的原則。腳趾前至少要留出一厘米,預留足夠的空間讓腳趾活動。鞋子中段韌度適中,不易崴腳,挑鞋時可以用手扭轉鞋子,扭不動或可以扭成麻花狀都不行。老人腳跟脂肪墊變薄,緩沖能力變弱,一不留意踩到小石子,腳跟很容易疼痛,發生足底筋膜炎的概率也會變高,因此鞋跟要有一定硬度,并且至少2~3厘米高,才有助于分散腳底的壓力。此外,老人應穿透氣性好的鞋子,盡量避免塑料等材質的鞋子。鞋子最好是用粘扣、鞋扣等固定的,因為鞋帶不僅容易松開,還會增加老人被絆倒的風險。
試鞋子有訣竅。老人的腳最怕擠,鞋子尺寸稍微寬松一點沒有關系。傍晚是一天之中腳部最浮腫的時候,也是試穿鞋子的最佳時間;多數老人雙腳尺寸不同,因此雙腳都要試穿;老人腳部不耐磨,因此鞋子必須當下穿起來就舒服,試穿時至少要穿十幾分鐘,來回走動一下,再做決定;站立時雙腳向左右兩側翻一翻,以測試鞋子的穩定度,如果腳很容易翻過去,建議不要購買;蹲下的時候鞋子容易不合腳,因此還要檢查蹲下時的感覺;可以將腳尖或腳跟往前或后踮起,看看鞋子是否能完全包裹腳部。(摘自《老年學習生活》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