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立,本名石耿立。散文家,詩人,創意寫作教授。散文集《向泥土敬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遮蔽與記憶》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第六屆“老舍文學獎”,山東省第二屆“泰山文藝獎”,廣東省第十屆魯迅文學獎,第二屆三毛散文獎大獎。
早4點半。起床。顧不得洗漱。就坐在電腦前。把微信公眾號打開,預備推送學生的作業《寢室的故事》,這是《創意寫作》課堂的第二次作業,有硬性的要求,每個寢室的文字不少于1500字,并且要做成PPT,每個寢室逐一在課室的講臺上登臺說法亮相。
我的本意,就是訓練各寢室同學在宿舍里,進行頭腦風暴,寫什么?如何寫?選什么材,什么細節、故事,用什么結構,什么圖片,上什么音樂。
頭一星期布置,下一星期演示,三個班級,男女宿舍,140名學生,一個不落,逐一登臺。最后,每個班級選了兩個宿舍的文字在公眾號分享。在分享的時候,我寫下這樣的話:90后的孩子并不孱弱,他們自詡是“吃貨”,在游戲和追劇中長大。他們把吃和玩當成心靈的填充物,他們自我,他們求當下的快樂與刺激。他們在大一的時候,也許是迷茫的,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春天、友誼、親情,他們看似不羈,但這是一種自嘲和對所謂的教誨的消解,他們旗幟鮮明,他們有自己的前程。
其實說90后,并不確切,正上大一的2016級的學生,大多出生于1998年、1999年,是世紀末的娃娃。在這個節點,人類進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時代。這些孩子出生在“上網熱”的年份,從小就是在電腦、手機和游戲的氛圍中耳濡目染中長大的。
他們一進課堂,除掉吃,就是低頭玩手機。如果虛擬個《鐵律二十二條》:手機沒收三天,薯條沒收三天,很多孩子可能會立馬瘋掉。有個家住三灶的孩子,打游戲抑郁了,送回家里,一不打游戲,抑郁就好。但家長說,孩子不打游戲就又空虛,于是就又打游戲,這看似一個悖論,可校方也無可奈何。
手機控是這代孩子的特征。按一個孩子的話說,以手機為圓心,五米為半徑,出了這個圈就開始焦慮,就覺得呼吸困難以至窒息。
有同學在寢室一時找不到手機,就會說:“快不行了,我的手機呢。只有死亡才能將我和手機分離。”
這些孩子轉眼都上大學了。回想起千禧年的那個夜里,我和雪晴在北京世紀壇和瘋狂的人們一起迎接新世紀。那天,我們也喝了很多的紅星二鍋頭,第二天,暈乎乎的太陽照著我們晏起的屁股就跨入了新世紀。
這些世紀末的孩子,正或松散或扎堆地坐在面前的科室里,女生有涂口紅涂指甲的,男生也有焗成紅發黃發的,大部分嘴巴開始長起絨絨的細毛,在教室的光線下,如草色遙看。
課堂上,他們敘說自己寢室故事的時候,我才知道目前最熱的一款游戲,男女生都玩,在課室玩,寢室玩,操場玩,飯堂玩。有同事說,在他的課堂,他最看不慣玩游戲的同學,他見一個同學低頭玩游戲,警告幾次無效,他把同學請出課堂,但學生起身外走的時候,手里還依然握著手機,兩眼不看老師也不看同學,只盯著游戲,嘴里還念叨著:“馬上打完一局,馬上打完一局。”
目前同學瘋玩的這款游戲中的刺客荊軻竟是女的,詩仙李白成了刺客,名醫扁鵲是用毒高手……這樣的穿越和角色錯位使我大吃一驚,三觀碎了一地,這款名為《王者榮耀》的游戲,完全顛覆了我的三觀和對傳統歷史的記憶,這就是這些孩子,游戲如喝飲料一樣。
“諸葛亮是一名擁有超強單體爆發輸出的法師,他的技能一旦精準命中敵人,都將獲得謀略刻印,謀略刻印達到5層時,會召喚5顆法球圍繞自身,自動攻擊附近的敵人,造成高額傷害。”這游戲里的諸葛亮與草船借箭和空城計里的羽扇綸巾智者形象相去甚遠,只是作為一個游戲角色的代號,把諸葛亮叫成A或B,也絲毫不改變他的法力。
李白、趙云、孫悟空、墨子、莊周、狄仁杰、貂蟬等在《王者榮耀》游戲中只是穿越時空,一起“混戰”,所有人物按游戲的角色設定只是取了一個名字而已,是一個符號,與真實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曾有的人物經歷無涉,內容和精神完全被架空,名實不副。
我們可能會認為,歷史的戲說也要有底線,或七實三虛,或三虛七實,但這些孩子認為,游戲就是游戲,不用那么認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口味。
我去課室給他們上課的時候,正是珠海回暖天氣,地面上落了好些木棉花,被人和雨腳踐踏,就有了黛玉葬花的感慨,枝頭紅灼如霞,一旦脫離了位置,就一分不值,也許生命的輪回就是如此的鐵律和法則。該開時候,就扯著嗓子,該敗落的時日,就喑啞起聲帶。
我想到,在課堂上,進行詩性思維訓練,一個同學當堂即時寫下的木棉花:
因為春初
因為蘇醒
它開了,滿樹紅
不留有空隙的紅艷,
它艷得熱烈,
艷得奪人眼眶。
待春來一場雨。
打濕了花托,
打濕了枝丫,
但大朵大朵地墜落,
不知是雨水給了它的負荷,
還是紅艷已到盡頭?
我知曉原來是春來春去
它沒有罪惡,只有生命凋落。
我欣賞“我知曉原來是春來春去,它沒有罪惡,只有生命凋落”這一句 。一代人也如春來春去,它沒有罪惡。這些孩子,是木棉,該紅艷的時候,滿樹紅,不留有空隙。你和學生的距離,是賞花人和花,他們開放,然后墜落,這是一輪生命的完成,無所謂對錯。
一 宿舍
心理健康教育課上老師會對學生說,大學伊始這段時期屬于又一生理的“斷奶期”,步入大學,他們再也聽不到父母每天的嘮叨、吃不到父母烹調美味的飯菜、離開了父母每天的陪伴,面臨的是陌生的人和事,所處的是陌生的環境。
但大學生活往往令有些孩子猝不及防,有同學原本理想中的大學宿舍有熱水有空調有洗衣機,而踏入大學后,即便是洗澡,也不是隨心所愿,于是就非常懷戀家里的洗衣機、電飯煲、電視、老媽煲的湯。
另一人心生憐憫地看著掙扎的螞蚱,說放了吧。
女生只好把螞蚱送到了草叢深處放掉了,卻感慨地說:這還是我第一次這么善良。
問:為啥?
答:以前都烤了吃了。
女生看了舍友半天,表情里夾雜著淡淡的憂傷。而后,她們興奮地討論了一路有關怎樣吃螞蚱的話題。
這些吃貨,這些咸魚的每天的日常就是:好餓哦!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去哪吃?……
三 秘密
在《創意寫作》課堂,我曾把一個班級分成7個寫作工坊,大家抓鬮聽天由命,剛聚集到一個組,難免生分。我讓大家各自寫一個自我介紹,其中要包括你不說、別人就不知道的秘密,這樣作為破冰之旅。人與人之間想拉進關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交流,而交換秘密就是最高效的交流手段,因為彼此之間擁有彼此的秘密,距離感馬上就會縮小。
我隱去姓名整理了一下,實錄如下:
A同學:在家喜歡邊洗澡邊洗衣服,沒錯,就是光著身子洗,無論天氣,冬天也一樣。什么?你問內褲脫不脫?當然得脫了,都說是光著身子了。然而每次總是衣服洗完了,澡才洗了一半,尷尬啊……
B同學:秘密嘛,倒沒有想到什么,惡作劇倒是很多,反正我弟弟和哥哥也看不見,那我就說好了。小時候和弟弟比賽喝醬油,贏了的拿走對方隔天的早餐錢,其實我沒喝,在弟弟不注意的時候,我倒在垃圾桶了。可能弟弟年紀小又比較單純,既然他沒有發現,那結局當然是我拿了他的早餐錢。還有就是和哥哥一起存錢的那張銀行卡,我把密碼改了。沒有為什么,就因為他和我媽告我狀。這就是我的秘密了。我的性格就是“沒什么性格”,沒什么脾氣,沒什么成績。
C同學:我是個怪人,這是我最大的秘密,我不知道什么是愛。
D同學:我是那只妄想絆倒大象的螻蟻。
E同學:出門前花大量的時間來裝扮自己,只為掩飾自卑的自己。
F同學:用各種明信片記錄自己的生活。
G同學:早在中學時期,我便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從貝斯手到鼓手,從鼓手到吉他手,我都樂意去嘗試。我又極愛出風頭,希望自己創作的作品能由自己來解說、詮釋,不愿假手于人。
H同學: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樣的愛好,在洗澡的時候喜歡唱歌,伴隨著水流聲,世界隨我陶醉。我睡覺時,還會說夢話。
I同學:.小的時候想當警察,后來看到警匪片,覺得警察太容易死了,就放棄了警察這個職業。
J同學:我的秘密是每當宰魚時,就感覺好刺激。
K同學:我有收集癖,這個毛病從初中追隨我到高中一直到大學。比如,我需要用到湯匙,我會準備一只長柄湯勺、一只短柄湯匙、一只長柄略凹湯匙,一只長柄略凸湯匙。然后,每種顏色的來一只,不同材質來一只。所以,你猜我有幾支湯匙?
……
有個孩子寫的自我介紹,讓我非常感動:“當你的能力還不足以撐起你的野心時,選擇哪一條路都是彎路,都得磨煉,都得吃苦。我也有許多偉大的夢想,可是不曾想過現實卻是那樣骨感,但是那又怎樣?幸運的是我有一顆不會輕易放棄的心,這個世界,留給年輕人的機會本就不多,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大多數的體面都是通過狹小的通道,一點一點地爬出來的。而年輕就是用來跌打與奮斗的,就是用來挑戰與逆襲的,要不然留著青春又有何用?我不怕被人嘲笑的夢想,因為我知道,我擁有年輕這個最為寶貴的資本,那么一切就皆有可能!”
所以,這些孩子也有夢想,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一條咸魚。
雖然我現在還是一條咸魚,但是我貪心也想一生能衣食無憂。
雖然我現在還是一條咸魚,但是我權心也想一世能流芳千古。
盡管我現在還是條咸魚……
可是他們說這些咸魚的心都錯了,你重名重利十惡不赦!
雖然我現在還是一條咸魚,但是我溫心也想保家人平安無事。
雖然我現在還是一條咸魚,但是我雄心也想護國家天下太平。
盡管我現在還是一條咸魚……
可是他們還說這些咸魚的心都錯了,你好高騖遠不求實際!
雖然我現在還是一條咸魚,但是我本心還是想做一條咸魚!
但就算做咸魚也不要做和“他們”一樣的咸魚!
那就讓我做咸魚吧……
做一條不一樣的咸魚。
站在講臺上,當《寢室的秘密》快要結束的時候,有的同學說,在人生的過程里何其有幸與你們相遇,或輾轉知道你們的故事,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愿多年以后,我提著老酒,你還是那位好友。
當這個同學說完了這句話時,整個教室都安靜了。
責任編輯??? 楊?? 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