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娟
摘 要:本文將通過對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意義,以及我國當前森林資源主要的特征進行介紹,同時分析和闡述如今我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存在問題,進而提出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對策,以期為有關部門提供可靠參考。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理念;森林資源;資源保護;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S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0-0009-02
0 引言
森林被譽為地球的肺,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人類自身,都離不開森林。一旦森林資源消失,地球的生態平衡必將被嚴重破壞。當前全球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我國的霧霾也日益嚴重,如果人類還無法對森林資源采取合理的保護與管理,必將導致自身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因此,有關人員應對其予以高度重視。
1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意義
雖然近些年我國的整體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猛,然而這種經濟高速上升通常都是人們用大量的資源消耗所獲取的[1]。長此以往,必將使得生態環境被破壞,進而導致民眾生活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我國政府部門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來從思想以及政策方面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力度。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主要是借助動態平衡體系內的無限循環以及能量轉換等,來構建相對完善的的生態系統,從而全面挖掘森林資源生態、經濟效益,進而對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森林中生物的多樣性加以保護。可持續性發展理念除了應當滿足當前人類的實際需求,更應當能夠為后代子孫提供需求保障。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當致力于為科學采伐、使用森林資源探尋出合理的對策,進而確保森林資源得以被良性運用,全面保護生態平衡。
2 我國當前森林資源主要的特征
我國的國土面積極大,擁有豐富異常的自然條件,森林資源更為廣泛。截至目前,我國森林資源最主要的特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森林資源的總量極為不足,整體森林的質量并不高,同時其覆蓋率也相對較低,而森林人均占有量更是比全球平均水準要低。
(2)我國分布的森林資源有著較為嚴重的不平衡性,這主要是由于長期受到我國地區間不同自然條件間的差異性所制約和影響,同時也受到了社會經濟整體發展以及多重歷史性原因。如今,我國分布的森林資源主要集中于西南以及東北區域。除此之外,我國的南方也有著較大的森林區域。然而,我國的西北區域有著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因此該區域極度缺乏森林資源。這些不平衡分布的森林資源,以及質量較低的森林,很難對當地生態系統的恢復、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2]。與此同時,持續遭受破壞的森林更會為所處區域的自然環境帶來極為惡劣的危害。
(3)我國許多區域的森林資源并沒有較高的質量,其結構也并不科學。這主要是因為在我國眾多森林當中,極度缺乏特用林以及防護林等,加之當地民眾、政府以及護林部門對后備森林資源持續培養的忽視,使得眾多地區的亂砍濫伐現象日益嚴重,這更減少了我國的整體森林資源。
(4)嚴重缺乏的用材林資源:在我國如今森林資源當中,雖然經濟林近些年有著較快的增長速度,然而在培育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其質量并不高,能夠被應用到用材林資源并沒有較大的面積,加之其分布相對偏遠,導致最終可以被有效運用的森林資源并不多。
3 如今我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存在問題
正如前文所述,我國當前并沒有較多的森林資源,更多的都屬于次生林,原始森林規模極小。如今,在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國家對于生態系統的改善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擁有極大的需求,然而持續增長的森林資源數量依舊無法充分滿足上述需求,其相應的質量也并不高。如今我國的森林資源最明顯的矛盾,便是保護與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與不斷被破壞的森林資源以及極度匱乏且增長緩慢的森林資源總量監督矛盾。與此同時,社會需求森林資源數量的增大、民眾中較差的森林管理意識以及林地亂占、亂砍濫伐等狀況,也嚴重破壞了我國森林資源,進而威脅到了我國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
3.1 相應制度并不完善
如今我國保護與管理森林資源工作當中最為明顯的問題,便是相應制度的不完善。而此問題使得有關責任難以被各部門、各人員所明確,嚴重阻礙了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當前一部分區域林業主管單位并沒有較高的責任理念,也沒有及時引進較為先進的森林資源保護技術,僅僅為了達成業績目標,而追求表面形式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等工作,沒有使得有關政策、措施等得以全面落實。特別是個別部門沒有對驗收森林伐區的有關制度也不完善,其在對采伐林木申請進行批準之后,沒有前往現場展開實地勘測,造成諸多不法分子有機會進行非法開采活動,知識亂砍濫伐等亂象的持續性出現。與此同時,管理森林資源產權的相關制度依舊不完善。
3.2 森林資源肆意開采
很多開采企業、個人等都只關注自身的經濟利益是否得到了滿足,一旦社會中對林木需求量上升,且價格相對較高,其便會過度亂砍濫伐各處森林,即使區域中的未成材林木也會被砍伐,這種過度開采使得森林及其周邊生態系統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3.3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持續加快,各地區的建筑規模越來越大,極度需要大量的土地。其中,一部分房產開發商以及工廠企業為了確保自身經濟利益實現最大化,逐漸開始占用森林資源。同時,有關部門也無法及時、準確地監管上述開發商、廠商等,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制止,使得森林資源受到嚴重破壞。
4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對策
4.1 建立健全有關法律系統,加大監督力度
在當前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工作的落實過程中,針對相應法律法規系統不健全的問題,有關部門應當充分考慮到當前我國森林資源的開發、運用和管理實情,針對性展開調整,對有關系統建立健全,同時確保有關制度適用性以及可行性得到有效加強,使各部門、各人員都能夠明確自身所肩負的重要使命和職責。與此同時,還應當組建監督小組,晚上相應的監管制度,嚴格監督各部門人員的工作落實程度,以便在發現其存在違法亂紀行為的第一時間,便可以進行及時處置,提升系統的權威性,發揮出其警示功能,進而保證各項規章制度得以被準確落實,避免其流于表面形式,進而對森林資源展開全面監管和保護,最終確保相關工作的落實符合相應規章制度、法律法規。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得以被準確落實,還應當制定與之匹配的多項制度、政策以及方針。例如:(1)借助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優惠政策,促使各有關企業向環保型產業進行有效投資,以便使各方利益得到均衡發展;(2)借助稅收制度從宏觀角度對相應市場進行有效調控,逐漸提升人們對于森林資源的重視程度[3]。
4.2 打造專業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團隊
人才是確保各項工作得以被順利開展的關鍵驅動力,對于專業性極高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而言,更需要有關人員應當具備較高程度的專業性。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從以下三大方面著手,致力于打造出一支專業化程度極高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團隊:
(1)有關部門應當合理擴大選聘范圍,提升薪酬福利待遇,并與相應高校展開合作,積極引進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工作能力強、工作素養高的綜合型人才,同時聘請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員,以之為核心組建工作隊伍。
(2)完善部門內部培訓體系,定期組織有關工作人員參加相應培訓、學習活動,使其及時學習并且掌握先進的工作方法、技術。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召開知識、經驗分享會議,增加工作人員的交流溝通,使其相互學習,鼓勵工作人員就各項有關工作提出見解、意見,最終全面提升相關部門的整體工作水準。
(3)健全相應激勵制度,同時在實際工作中為全體人員樹立模范榜樣,借助榜樣作用逐漸提升全員的責任意識。
4.3 構建與完善森林資源績效的考評系統
對于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而言,其績效考評的指標應當包含工作人員的工作績效以及森林整體環境績效,同時保證考評的公正性以及實用性。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應當將各項制度的完善重心放在采伐森林的限額層面,這就要求有關部門應當將自身功能充分發揮出來,針對當地發展實際狀況,合理設定森林資源采伐的限制制度,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證我國林地整體面積以及活力木的積蓄總量。其中,每年森林資源限額的指標應當為最大消耗林木限量,有關部門應當確保采伐總量處于此限額之內。
4.4 加大森林防火以及病蟲害防治
4.4.1 森林防火
近些年森林火險事件依舊時有發生,嚴重時更會嚴重威脅森林周邊生態環境以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對防火工作的人員、機構進行科學調整,實時完善森林火險應急預案,結合森林實際情況制定防火制度和方案,特別是假期時期以及周邊寺廟、風景區較多的林區,工作人員必須實時展開整治和排查。與此同時,制定值班輪流制,確保24小時內都有工作人員值班,以便確保有關部門在火線發生的第一時間,便能夠采取合理、迅速的行動。
4.4.2 病蟲害防治
此項工作的重點,便在于能否準確預報森林可能發生的各類病蟲害。這就要求有關部門應當設立專門的預防小組,實時掌握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趨勢,在林區以及周邊地區全面落實防治病蟲害的工作,嚴格控制有害生物的成災幾率,全方位提升森林整體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5 結語
總之,當前社會對于森林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多,這對于促進社會發展十分重要。雖然森林資源自身屬于可再生資源,然而其自然生長的速度已經很難追上人類對其的砍伐速度了,加之溫度、氣候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使得森林資源越來越稀少,更使其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所以,有關部門應當從多角度出發,加大對其的保護與管理力度,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采取最合適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逢吉.可持續發展角度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19,13(05):55-56.
[2] 吳啟發.可持續發展理念下來鳳縣森林資源保護措施研究[J].河南農業,2018(35):30.
[3] 楊天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對森林資源管理的途徑思考[J].新農業,2018(2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