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云
[摘 要] Excel是計算機中最為基礎且重要的一項工具,在人們學習、工作以及生活中常常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幫助人們進行統計、計算、處理數據等。在高職院校中,計算機課程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在計算機信息基礎課程中,就存在專門提高學生Excel使用能力的課程,但是很多學生忽略了Excel的使用技巧,僅僅把它當成了一個統計表格。基于此,談一談軟件Excel的一些進階技巧。
[關鍵詞] 計算機信息基礎;Excel;進階技巧
Excel電子表格的軟件能力十分強大,但是學生對于它的掌握卻非常淺薄,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運用也比較少,因此對Excel的使用技巧較為欠缺。本文將從輸入、數據的保護以及一些其他方面來介紹Excel的使用技巧。
一、輸入技巧
(一)數字串的輸入
在正常的單元格中,當數字的位數達到十一位時,就會出現不同的數字形式,比如在單元格中輸入9876543210123時,就會顯示9.87654E+12,表示9.87654乘以10的12次方。但是如果想要以數字的形式呈現,就需要掌握兩種技巧。第一,可以右鍵點擊相應的單元格,選擇“設置單元格格式”,然后單擊“數字”標簽下分類欄里的“數值”,同時可以在右側根據數據調節小數位數,最后選擇確定即可。第二,可以在輸入前先打出一個英語符號中的單引號,這樣就會成為數字串的格式。
(二)分數的輸入
在運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時,常常還會用到分數,但是分數如何輸入單元格中呢?在常規狀態下,輸入“1/3”會自動轉變為日期格式“1月3日”,此時就需要用到另一個輸入技巧,在分數前面先輸入一個數字字符“0”,然后空一個字符再輸入分數,即當你輸入“0 1/3”時,就可以把分數輸入到單元格中。
二、數據保護技巧
Excel常常用來統計數據和處理數據,這就難免會涉及一些比較機密的數據內容,或者是一些較為重要不可更改的數據,這時就需要掌握數據保護技巧來防止一些重要的數據被他人編輯。一般數據保護分為兩種,一種是保護整個電子表格,一種則是保護工作表中的一部分區域。
(一)保護整個電子表格
要想保護整個電子表格不被人查看,可以通過點擊“菜單”選項中的“工具”,然后在“保護”一欄的彈出列中單擊“保護工作表”,然后設置好自己的密碼,即可將整個電子表格完成保護,當需要重新編輯時,再次輸入密碼即可恢復編輯功能。
(二)保護工作表中的一部分區域
與上述方法類似,需要依次點擊“工具”“保護”“允許用戶編輯區域”,然后使用鼠標選取相應的區域,此時選中的區域就不能進行編輯和更改操作了。
三、其他技巧
(一)同行數據的快速對比
在比較兩列數據時,要想迅速找到前后不同的數字,可以在選中兩列數據之后,按快捷鍵【Ctrl+\】,此時兩列數據中不同的數據就會被選中,點擊填充底色為黃色,前后不同的數據就會顯示黃色的底色,而沒有填充底色的數據,就是前后一致的數據。
(二)合并單元格的求和方式
合并單元格是處理數據或者統計數據時常用的方式,可以讓表格更美觀和直觀,但同時也會造成一些數據處理上的麻煩。比如,在對合并單元格中的數據求和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定的麻煩。如果是正常的單元格,在選中該列或者該行數據之后,通過sumif函數,就可以輕松得到求和結果。但是在合并單元格后,該公式便不能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將求和后的數據填充在合并單元格中。比如在分別計算A2到A4、A5到A8以及A9到A13的數據和時,要求將結果填充在B列的合并單元格中,這時就需要在編輯欄中輸入公式:=SUM(A2:A10)-SUM(B3:B10),然后將鼠標光標移至公式后,采用快捷鍵【Ctrl+Enter】填充,就完成了所有合并單元格的求和。該公式所采用的原理為做差,第一部分內容為A列所有數據的和,第二部分內容為除去第一個合并單元格所在行之后的數據和,相減后即為所求數據和。
(三)中文漢字與英文字符的簡易分離
在使用Excel進行統計的時候,有時還會遇到中英文混雜在一個單元格中的情況,如果只有個別幾個,在進行分離的時候還比較簡單,但是如果存在大量的中英文混合,在進行分離時就需要一些技巧。比如,在單元格A列中為所有的國家中英文名稱,要想將其分離,首先將A1和A2中的英文字符粘貼到B1和B2,然后將鼠標放在B3單元格,再使用快捷鍵【Ctrl+E】即可將英文進行分離;而后可以將A1中的中文字符復制到C1中,鼠標放置在C2單元格中,再次使用快捷鍵【Ctrl+E】即可將中文進行分離。
綜上所述,軟件Excel擁有相當強大的功能和作用,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生需要充分掌握其中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使用該軟件方便自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文穎.Excel實用技巧集結[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8(8).
[2]王志軍.化繁為簡的Excel實用操作技巧介紹[J].課程教育研究,2018(3).
[作者單位]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