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娥
[摘 要] 目前職業教育對知識、技能的教育較為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往往被忽略。但職業道德教育是對職業知識、技能學習的推動力。通過闡述職業道德教育對中職農村醫學生專業課學習及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當前中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來探討醫學基礎課教學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關鍵詞] 中職農村醫學生;醫學基礎課教學;醫生職業道德教育
中職院校醫衛類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視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態度等職業素養的培養往往被忽略。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與醫學專業知識教育、醫學專業技能教育在內容上并不矛盾,而且應該是相互推動的,所以在醫學基礎課教學過程中滲透醫生職業道德教育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職業道德教育對中職農村醫學生的重要性
1.促進職業知識、技能的學習
中職學生從初中進入中職院校后,受年齡以及閱歷的影響,對自己還不具備一個很清晰、很完整的認識,對以后將要從事的職業沒有清楚的認識。所以他們缺乏學習的動力。對中職的學生來說確定明確的學習任務、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可能還存在一定困難,也就是中職生經常提到的處于一種認知困境。而職業道德的教育對中職學生在校期間了解自我,以及認清自己將要面臨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能夠很好地促進中職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2.引導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在校期間的這幾年是中職農村醫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閱歷不夠豐富、思想不夠成熟容易受到非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因此加強中職農村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中職農村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形成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必要條件,并且不僅僅可以促進學生職業道德的提高,而且還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正確和可靠的價值取向及價值習慣。
二、當前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材缺乏專業針對性
目前職業道德教育所用的教材是中職職業院校通用教材,都是泛泛的講述沒有專業針對性,甚至對于醫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要求沒有介紹。所以現階段職業道德教育所用教材缺乏專業針對性。
2.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內容脫離實踐
中職衛生學校職業道德教育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為課堂講授法,是教師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一般會忽視學生的情感,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和對知識的理解不是教師關心的問題。有部分教師上課知識將教材中的相關理論復制到課件,多媒體課件成為電子教材的一種形式,課堂教學成了照課件念,授課內容中沒有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生動案例,例如現在非常敏感的醫患關系問題涉及少。
三、醫學基礎課教學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良好的醫生職業道德是指導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基本思想和行為準則,在醫療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醫生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必須具備的思想品質。目前中職衛生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模式和內容并不能滿足醫學生以后的崗位需求。所以為了更好地提高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水平必須加強專業基礎課職業道德教育的功能。
實際上,醫生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和醫學專業課授課內容有許多相互聯系的地方。在醫學專業課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會更加形象、具體。另外,作為醫學專業課教師,大多數教師本身就是執業醫師或從事醫院工作,除授課外,還擔負學校以外的醫療工作,對醫生職業道德在醫療實踐中的作用有著親身經歷,也有更多具體實例。所以醫學基礎課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可行的。
四、在解剖學課堂教學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1.理論課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生最早接觸的醫學基礎課程,具有醫學啟蒙作用,在教學中有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醫生職業道德,是解剖學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例如緒論里介紹解剖學發展簡史時提到的一些為解剖學發展做出貢獻的醫學前輩們,通過對他們的介紹讓學生們認識到醫學事業的偉大。
2.實踐課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實驗課前,組織學生集體向“大體老師”默哀,從而逐漸克服對“大體老師”的恐懼心理。剛上課,要求學生穿著整齊衛生,神情肅穆,然后集體默哀3分鐘,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心懷感恩的品德。從而敬畏生命,以至將來臨床工作中始終以尊重患者為最基本原則,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永成.中職護理專業護生職業道德培養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3:8-10.
[2]鐘焱.高職院校醫衛類大學生職業素養的現狀分析[J].衛生統計,2019(3):180-181.
[3]黃潔玲.探索提高農村中職學校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9):123-124.
[4]柳世娜.職業學校學生職業道德培養探索[J].職業,2012(11):120.
[5]王明霞,李莉,陳艷玲.職業院校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2(8).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衛生學校
(編輯: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