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優
關鍵詞沙因組織文化理論 基層檢察機關 檢察文化建設
埃德加·沙因(Edgar H_Schein)是組織文化研究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其所著《組織文化與領導力》中賦予組織文化如下定義:“在解決組織的外部適應和內部整合問題的過程中,基于組織習得的共享的基本假設的一套模式,這套模式運行良好,非常有效,因此,它被作為對相關問題的正確的認識、思維和情感方式授予新來者。”在沙因看來,無論思維習慣、言語模式、內隱規則等只是文化表征的片面顯現,均不能反映文化的本質,而當“組織”與“文化”相互勾連碰撞,組群文化系統的意義方始衍生。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檢察機關歷經人員分類定崗、員額制管理、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內設機構改革等重大變革,在各項改革舉措的背后,同時隱藏著檢察文化事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目前,檢察文化在價值標準、經驗理念、心理建設等方面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同樣面臨著如何適應外部改革環境迅速成長、如何調整內部布局提升能力這兩大類問題。這與沙因組織文化的問題基點不謀而合。
在沙因的理論體系中,他將組織文化劃分為三個層次:人工飾物、價值觀、基本假設。
根據沙因的層次劃分可以看出,文化的型塑與進階往往經歷從顯到隱的過程,具有外在實驗性和內在蘊藉性,是物質建設、價值觀塑造和潛意識共識所共同推動的結果。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抓引領樹形象,抓整體樹典型,抓亮點樹品牌,需要相對穩定的文化結構與之對應,沙因組織文化層次理論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意義。
(一)人工飾物功能借鑒——器物文化建設
第一層次人工飾物(人為事物)是文化的表層體現,它構成了代表文化初印象的物質環境。檢察文化最直觀的建設成果即活動平臺、載體形式與形象呈現,承擔著對內教育引領和對外宣傳推廣的重要功能。
根據沙因理論,物質層處于文化層次的基礎位置,從視覺上即可體現出整體文化系統的結構和特點,需要具備鮮明的特色以及容納能力,檢察文化器物建設在以下方面可以由此借鑒:一是凸顯檢察職業特色。充分發揮職業的司法屬性優勢,將抽象的文化概念注入具體的業務工作中,打造能夠延伸司法職能、具有續航能力的文化陣地。二是加強陣地實用性。在設計打造時需將平臺的利用效率考慮在內,可以通過設立讀書角、道德講堂、業務課堂等將學習型檢察院建設目標融入其中。三是以文化符號編織記憶點。通過不斷豐富、更新、強化標識符號來增強文化記憶點,塑造獨特的組織個性,使之成為展示檢察風采、區域形象的生動名片。
(二)支持性信念功能借鑒——價值觀建設
第二層次是組織所支持的信念和價值觀,主要包括組織的戰略、目標、質量意識、指導哲學等,屬于文化的表達層面。從所處的內部氛圍與外部環境來看,檢察價值觀文化具有導向性、吸納性和約束性,既是激勵團隊形成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針對成員行為方式、自我管理、思維模式的軟性約束。
1.倡導核心文化。堅持“一條主線”打基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重要理論武器,堅持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到文化創建工作全過程,推動形成更加成熟、完備的工作制度體系,確保檢察工作正確政治方向。
2.規范行為文化。規范文明執法行為,在干警中牢固樹立文明司法三大理念,即: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并重、全面客觀收集審查證據與堅決依法排除非法證據并重。定期走訪律師、當事人,聽取意見建議,督促干警文明執法,遵守執法禮儀,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
3.深化道德文化。整合道德講堂、黨群服務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陣地資源,建設完善文明實踐場所,搭建理論宣講、教育服務等平臺,形成講思想、講政策、講文明、講文化、講健康“五講聯動、知行合一”的實踐格局。
(三)基本假設功能借鑒——滲透與外延
第三層次是組織文化的核心層次。這種深層文化可能包含下意識的信念和觀念、組織共同的愿景、核心價值觀、職責使命等,是組織價值觀和行動的最終動力與源泉。
1.建立共同的職業愿景。注重加強隊伍建設,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作風建設為根本,以文化建設為助推,優化干部隊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著力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實現檢察干警綜合素質的均衡發展。
2.發揮文化輻射效應。在檢察業務層面,聚焦“學習型、復合型、奉獻型”先進典型的培育挖掘,使先進干警在關鍵崗位、關鍵時段迅速成長;在精神文明創建層面,重點關注集體和干警的政治素養、思想品德、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水平,選樹兼具真實性、群眾性和榜樣性的模范典型,使老典型歷久彌新,新典型層出不窮。
3.強化文化宣傳外延。宣傳教育是引導文化氛圍形成的重要手段,可以結合實際工作,做好“三個結合”:一是傳統媒體宣傳與新興媒體宣傳相結合。二是集中宣傳和日常宣傳相結合。三是組織宣傳和群眾宣傳相結合。
在目前的建設過程中,檢察機關按照檢察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積極探索符合工作實際、突出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設模式,逐漸形成了“檢察職業文化、檢察機關文化、檢察特色文化”。三位一體的文化格局,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如下問題:
一是檢察文化精神內涵建設不足。在某種程度上,仍存在著對檢察文化內涵認識不清、定位不準的問題。二是過度重視物質建設,功能延伸不足。具體表現為,認為檢察文化的實現主要依靠物質載體的建設,著重改善活動設施、強化物質功能,未能充分發揮文化的引導、自律、凝聚等功能。三是選樹新典型的力度不夠。先進典型的選樹,與前期的教育培養、實踐檢驗、挖掘引導等環節密不可分。根據沙因組織文化三層次理論,首先,要強化理念引領,以物質載體為依托,廣泛開展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國家觀、文化觀教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宣傳、引領的主陣地作用,將檢察價值文明、制度文明等內容滲透進檢察干警的工作與生活。其次,加強素能建設,關注干警的成長潛能,從業務素質、思想素養、個人品德、社會貢獻等多角度挖掘引導,將個人價值觀念與集體的建設目標緊密結合,培養責任意識與集體認同感。再次,推進文化鑄魂的進程,堅持以文育檢、文明建院,準確把握文化的時代性和規律性特點,找準自身文化建設的著力點,打造文化建設亮點工程,深化檢察文化的輻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