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河
關鍵詞立案監督 偵查活動監督 工作情況
(一)經驗做法與工作亮點
1.采取的主要監督措施
一是樹立監督主業意識,提升監督工作軟實力。近幾年來,高檢院、市院對監督工作設置了較高的考核指標權重,我院更加強調監督作為主責主業的地位,從院領導開始高度重視,不定時開展監督業務培訓,組織人員向先進院考察調研,及時研討和總結典型案例和調研成果,講方法、有節制、重成效,不斷樹立每一位辦案人監督主業意識,切實扭轉“辦案強、監督弱”的局面。
二是拓寬監督線索來源,切實增強監督品質和效果。立足各類型案件,全院各部門聯動配合,延伸監督觸角,開展常態監督。通過受理人民群眾的檢舉、控告申訴、來信來訪等發現線索,通過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嗅出線索,通過辦理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案件挖掘線索,通過派駐公安派出所檢察室捕捉線索,通過“兩法銜接”平臺獲取線索,聚焦有案不立、有罪不究、違法立案等情形,強化刑事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工作。
三是完善“兩法銜接”機制,深化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活動。貫徹落實《關于辦理環境污染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食品藥品領域違法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等文件,加強與公安機關、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等部門溝通協作,重點監督環境污染、食藥領域問題突出的地區,形成整體打擊合力。建立派駐區市場與質量監督管理局檢察室、利用“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審核行政處罰決定書,著重拓展監督渠道。
2.長效機制建立情況
一是以提前介入、引導偵查為突破口,前置監督活動。在介入偵查的第一時間,重點開展對偵查行為的法律監督,從立案標準、證據采集、口供獲取、偵查行為合法性、采取強制措施種類等各方面開展,及時制止和糾正公安機關不規范偵查行為,從根源上預防冤案、錯案發生。同時,區院建立派駐派出所檢察室以來,不斷探索建立檢察室與公安機關的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推進監督機制改革。
二是以兩法銜接平臺為切入點,實現監督信息聯通?!皟煞ㄣ暯有畔⒐蚕砥脚_”正式上線運行后,我院結合工作實際,統一研究部署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工作,選派專人負責共享平臺的案件審查和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登陸、查看平臺內本區各行政機關抄送的行政處罰信息,審查食品、藥品領域行政處罰決定書,實現違法犯罪案件信息互聯互通。
三是以區市場與質量監督管理局派駐檢察室為著力點,形成打擊合力。通過會簽《關于在市場監督管理局設立派駐檢察室工作辦法》,完成了派駐檢察室的掛牌工作,本著“參與不干預、引導不主導、配合不越位”的原則,監督協作、增進共識、深入融合,逐步聯成打擊食品、藥品領域違法犯罪的工作合力。
四是以溝通協調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為重要抓手,推動兩法銜接工作常態化。積極溝通協商,建立證據研討機制。通過召開聯席會、定期走訪調研等多種形式積極探討案件,完善案件移送的證據標準和程序標準,為行政證據轉化為刑事證據打好基礎,切實解決案件移送等難題,達成執法共識。
(二)原因分析
一是受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影響,工作銜接處于適應期。自2018年開始,全國檢察機關進入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檢察改革交匯貫穿的關鍵時期,區院開始實行“捕訴合一”辦案新模式,刑檢部門人員配置發生較大變化。迭代換新必然引起陣痛。不同于先前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分部門辦理、節奏單一的情形,“捕訴合一”模式要求辦案人在兩套證據標準、兩類辦理流程和兩種辦案節奏之間游走,需要一定的時間予以適應和代入,在此情況下,精細的監督工作難免暫時受到削弱。
二是案件量持續攀升,案多人少矛盾進一步顯現。新類型案件、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有所增加。盡管內設機構改革,部門人員調整,但總體辦案人員數量基本與改革前持平,人均辦案量仍然處于高位。在總體數量、新型案件、重大疑難案件均增加而辦案人數量不變的情況下,辦案人更多的精力用于完成案件的辦理,尤其是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等硬任務,難以顧及監督工作。
三是因前期專項活動效果明顯,立案監督來源從根源上有所減少。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開展了三次為期六年的“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有效地打擊了環境和食品、藥品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起到了較好的震懾作用。而2019年尚未開展大力度的監督工作,目的在于總結提煉2018年經驗教訓,以期更好地指導下一步的監督工作。
(一)工作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完成內設機構改革的當前工作形式下,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中的常規監督分散于區院刑檢各個部門,兩個專項監督由于分別屬于《刑法》第三章和第六章內容而分布于兩個部門當中,這樣排列布局的好處是特定案件特定部門處理,讓檢察官專注于某一類或幾類案件的全過程辦理和監督工作,將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責貫穿于刑事訴訟整個過程,提高監督質效。只是在短期內還需進一步改變傳統的“重辦案、輕監督”觀念,加強辦案人員整體監督水平,形成各部門與上級多個部門的有效協調以及與公安機關和相關執法機關對口銜接,逐漸完善檢察機關監督工作體制。
(二)工作開展中的實際困難
一是獲取線索渠道較單一。目前開展監督工作主要通過辦理審查逮捕案件和審查起訴案件進行監督,從提前介入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和受理相關檢舉、控告、申訴、來信來訪及執行逮捕情況等方面進行監督的比例并不高;實踐中配合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多,對公安機關偵查活動過程中出現的違法行為監督較少,尤其是被害人申訴控告的監督案件,大多時候傾向于認同公安機關的處理;因歷來注重與公安機關和相關執法機關協作配合,憑借派駐公安派出所和市場監管局的檢察室進行監督的途徑也受到一定限制,上述種種原因都導致偵查活動監督線索來源渠道較窄。
二是相關部門配合度較低?,F階段對行政執法機關行政處罰的監督主要依靠兩法銜接平臺,而相關執法機關接受監督觀念不強、案件錄入意識不足,在兩法平臺上移送行政處罰案件線索的單位較少,只有工商部門、農業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少數幾個機關移送行政案件處罰線索,而作為行使行政處罰權較多的稅務、綜合執法、公安機關等部門并未移送相關案件線索;移送的行政處罰案件,大部分違法數額較少,違法犯罪程度較輕,導致監督移送和監督立案的兩項監督案件中批捕和起訴率較低。
三是信息共享機制不暢通。借助“兩法銜接”工作,區院與市場監管局等重點行政執法部門逐步建立了工作機制,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共享平臺、信息通報、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但在實踐中,執行的效果不佳,往往流于形式,行政機關自覺性和主動性不足,且由于審查逮捕案件數量居高不下等,導致在開展“兩個專項”時不能如實掌握行政執法機關的案件辦理情況及行政處罰情況。
(一)完善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的對策建議
一是部門銜接,擴展案源。加強區院各部門的溝通,注重從群眾反映的線索中尋找案源,及時發現偵查機關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予以有效監督.力口強與上級院和兄弟院的溝通,注意總結其他院的經驗教訓,不斷規范和精細監督;加強與其他相關執法部門的溝通,建立銜接機制,建議移送相關領域違法犯罪線索。
二是提前介入案件,前移監督觸角。對重大疑難復雜敏感案件及時組織人員介入,對公安機關的偵查取證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工作中發現的法律規定應當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情形,及時監督糾正。
三是加強分類管理,強化監督。對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案例進行整理歸納,總結各類監督案件的工作規律和方法,從而有效指導監督實踐工作;圍繞監督業務,開展多種形式、有針對性的培訓,盡快讓各部門辦案人熟悉監督業務技能,提升整體監督水平。
(二)需要高檢院和市院解決的工作需求
一是加強監督類的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能。
二是由于該項工作在基層院分屬于不同的兩個部門(二部和三部)建議市院督促基層院成立專門的監督工作小組,由兩個部門派專人及時匯總數據,開展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