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刊我們做了一期中國葡萄酒專刊,視角主要集中在國產酒的變化,因為采訪和調研時間,還有內容和篇幅的限制,我們選擇了以寧夏這個越來越受矚目的產區先開始切入。畢竟,中國葡萄酒這幾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這已經是我們第四次以專題的形式深度關注國產葡萄酒的變化,仍然覺得對中國葡萄酒如今的發展局面的了解還存在很多的局限!調研越多,采訪越多,你會發現當中的發展和變化有著更多你所未曾想到的進步和小驚喜。
正如著名的葡萄酒大師Tim Atkin MW在2017年12月刊我們中國葡萄酒專題《高歌猛進的中國葡萄酒》中所說:“國外百年產業,中國只需二三十年!”當我們越來越了解中國葡萄酒,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葡萄酒開始顛覆了過去的舊有印象和認知,開始釀成了很多人所喜歡的樣子!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70歲生日,我們也迎來了真正屬于我們“中國葡萄酒”為主賓國的專場。10月18日,金樽獎主賓國論壇—《中國葡萄酒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著名葡萄酒顧問及釀酒師李德美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現狀,并為行業的未來發展作出了解讀與深度分析,我也從媒體和消費者的視角,透過Wine-searcher的大數據,為大家分析了當下消費者對中國葡萄酒的消費觀念及中國葡萄酒的機遇和潛力,廣東省酒協的彭洪會長更以最接地氣的廣東人務實的風格給我們剖析了廣東葡萄酒市場的特色,并以寧夏為例,探討了寧夏葡萄酒在這片市場上的機遇,被中國葡萄酒界稱為“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的活地圖”的伊國濤老師也為我們講述了寧夏葡萄酒產區發展的歷程。
論壇之后李德美老師還帶來了中國葡萄酒大師班,以來自中國寧夏、遼寧、新疆、秦皇島、四川西昌、河北張家口6大產區9款葡萄酒,帶大家領略中國葡萄酒的多元與個性,聽得在場的聽眾連連熱切提問,只嘆現場時間太過有限!會后陸續有聽眾跟我反饋他們收獲的驚喜、疑問,還有贊嘆,也陸續有人來索要我當天在產業論壇上分享的數據。無獨有偶,論壇的幾位嘉賓不約而同地在各自的演講中都談到了國產葡萄酒的機會,甚至在圓桌論壇環節也就此機會與挑戰進行了一番深入探討……如同李德美老師在活動結束后在朋友圈總結“關鍵詞:中國葡萄酒的機會”。
那么,中國葡萄酒的機會在哪里?除卻寧夏產區,國產酒還有著怎樣的變化?這一期,我們再度深入中國國產葡萄酒,以媒體和消費者的視角,帶著大數據調研的結果,再一次帶大家探索國產葡萄酒如今的進程和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