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周嬡麗
日前,《自我保健》雜志社接到來自浙江的金女士來電,其家屬得了一種怪病,渾身骨頭疼得只能靠吃止疼片才能緩解,幾乎整日癱倒在床,后經過檢查,才得知患了骨結核病。該病屬于肺外結核。以下是湯正好主任介紹的有關結核病的知識。
骨結核病其實屬于結核病的范疇。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潛伏期4~8周。80%的結核病發生在肺部,即肺結核。其他部位(如淋巴結、腦膜、腹膜、腸、皮膚、骨骼等)也可感染,即肺外結核。呼吸道傳播是肺結核的主要傳播方式,肺部以外的結核病不會通過呼吸道傳播。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以及合并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的基礎病患者、HIV感染者等,容易感染結核菌,或原有潛伏的結核菌再次繁殖活躍而導致結核病。結核病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肺結核患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咳嗽、咯血、胸痛等呼吸系統表現。肺外結核因感染的部位不同而表現不同。如:腸結核常表現為慢性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腹膜結核常表現為腹痛、腹腔積液等;脊柱結核常有腰背部疼痛或脊柱變形;結核性腦膜炎常有低熱、頭痛、惡心、嘔吐,甚至昏迷、抽搐等。
肺結核根據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都能確診。肺外結核確診相對較困難。有助于確診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涂片檢測:將患者的痰或其他部位的體液制成涂片,抗酸染色后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存在結核菌。
結核菌素(PPD)試驗:用結核菌素做皮試,陽性表示有結核菌感染,但不一定發病。
淋巴細胞培養+γ干擾素釋放試驗(T-SPOT):這種方法比結核菌素試驗更敏感、更特異,不受既往卡介苗注射干擾,但也不能區分是結核菌隱性感染,還是活動性結核病。
分子生物學方法:用聚合酶鏈反應(PCR)的方法檢測痰或其他體液中的結核菌脫氧核糖核酸(DNA),這種方法比較特異,陽性率低。
結核桿菌培養:取痰或其他體液進行結核菌培養,是結核病的確診依據,用時較長。
病理檢查:取病變部位組織進行抗酸染色鏡檢有助結核病的診斷,如淋巴結結核、椎體結核、腸結核等。
X線、CT、磁共振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肺結核或肺外結核,也可對病變部位、范圍、變化和治療效果作出判斷。
結核病的治療一般包括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兩種方式。
藥物治療:抗結核藥物治療是結核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抗結核藥物一般分為兩類,即一線抗結核藥和二線抗結核藥。一線抗結核藥包括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鏈霉素等,能有效治療大部分結核病。二線抗結核藥包括對氨水楊酸、乙硫異煙胺、卷曲霉素等,可用于對一線抗結核藥產生抗藥性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抗結核藥物治療要遵循以下原則,即早期、適量、聯合、規律、全程,這樣才能確保治療徹底。
手術治療:某些結核病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前后病人也都必須應用抗結核藥。需要手術治療的結核病患者包括:藥物治療無效的空洞性肺結核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結核球患者;毀損肺經規則抗結核治療仍有排菌、咯血或繼發感染者;大咯血經內科治療無效者;自發性氣胸多次發作者;骨結核、腸結核等其他器官結核經抗結核藥物治療無效者。
大部分結核病患者都能治愈。少數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如重度免疫缺陷者,則愈后差。感染耐藥結核菌的患者治療相對困難。少數重型結核性腦膜腦炎患者,可能會危及生命或留有后遺癥。
肺結核病人為什么不適宜吃菠菜、茄子
文·周美麗
食物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離開食物是無法生存的。尤其當人在患病期間食物就更加的重要,而且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那么當人患上結核病之后,結核病人的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不可吃菠菜,菠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是人體健康的益友,但肺結核病人卻不宜多吃。原因是菠菜富含草酸。據測定,每100克菠菜中含360毫克草酸。而草酸進入人體后,極易與鈣結合生成不溶性草酸鈣,不能被吸收,影響人體鈣的吸收和貯存,造成人體缺鈣,從而延緩病體痊愈進度。因此,肺結核病人應少吃或不吃菠菜。若非吃不可的話,可先將菠菜在熱水里焯一下,使部分草酸溶于水,然后再撈出食用,這樣人體就可減少一些對草酸的攝入了。
忌吃茄子,結核病患者在抗結核病治療過程中,吃茄子容易造成食物過敏。隨機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吃茄子的一組結核病人全部在40分鐘~60分鐘內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如顏面潮紅、皮膚瘙癢、煩躁、全身紅斑、胸悶等過敏反應。結核病人吃茄子后出現此種癥狀,輕者可服抗過敏藥物治療,并在一段時間內不再吃茄子及其他同類食物;嚴重者應請醫生搶救治療。
結核病人應攝入富含鈣、鐵和鋅的食品,從而幫助結核病灶鈣化、補血(特別是咯血病人需適量補血),身體痊愈。如芹菜、莧菜、番茄、杏子、紅棗、紫菜、黑木耳、黑芝麻、豆制品、金針菜等。
作為一名肺結核病人,一定不要因為自己的的口舌之欲導致自己的病情加重,以免造成不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