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超,焦佳悅,劉佳樂,曹 倩,王紅蓮*
(華北理工大學理學院,河北唐山 063210)
我國是世界茶業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茶樹栽培歷史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產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舉足輕重的傳統優勢產業,其在新世紀新階段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態勢?,F如今市場常表現出供大于求的買方特征,茶產業也出現了發展速度高于市場的消費水平的現象[1];其次,茶葉市場的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2],產品千篇一律,存在著模仿跟進的現象。上市茶企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若想獲得長久的發展,就需要提升企業自身的綜合競爭力,以科學的方式建設成為更加具有發展潛力的茶企業,這對加速上市企業快速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收集相關數據,選擇12家茶企2018年數據作為本文分析的樣本企業,所用數據均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
為評價茶企的綜合競爭力,現從上市茶企的發展態勢、盈利能力、償債能力三方面設計了11項指標:總資產報酬率(X1)、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X2)、主營業務利潤率(X3)、每股收益(X4)、總資產增長率(X5)、凈利潤增長率(X6)、凈資產增長率(X7)、應付賬款周轉率(X8)、凈資產收益率 (X9)、資產負債率(X10)、營業收入(X11)。
在進行因子分析前,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接著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其中KMO值為0.519,大于閾值0.5,說明原始變量適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檢驗的Sig.值小于0.05,說明變量間存在相關關系,可以用因子分析方法進行分析[3]。
利用主成分法進行抽取,從總方差的解釋結果(表1)來看,經最大方差法旋轉后可提出三個公因子,其旋轉平方和載入的方差累計貢獻率為87.922%,說明提取出的三個公因子可以解釋87.922%的原有變量,解釋的效果較好,將其分別命名為F1、F2、F3。

表1 解釋的總方差
依據因子載荷矩陣(表2)對主因子的影響系數,對公因子進行命名。

表2 旋轉成份矩陣a
第一成分F1載荷較大的指標包括X2、X5、X6、X7、X8,將F1命名為發展趨勢。
第二成分F2載荷較大的指標包括X8、X3、X4、X9,將F2命名為盈利能力。
第三成分F3載荷較大的指標包括X10、X11,將F3命名為償債能力。
利用成分得分系數矩陣(表3)計算各個因子得分計算公式分別為:

表3 成份得分系數矩陣

各茶公司的綜合得分為:


表4 綜合得分排名表
從發展趨勢因子看,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首要條件是促進企業的發展,需在影響發展趨勢的各個變量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從發展趨勢與綜合競爭力之間的關系看,發展趨勢排名前4位的茶企綜合競爭力得分有3家進入,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發展趨勢對于綜合競爭力的影響。
盈利能力因子考察上市茶企的創收能力。有4家茶企盈利能力因子得分是正的,占41.7%,表明整體樣本茶企的創收能力一般。得分在0.5-1之間的企業有著優秀的盈利前景,而云南白藥和今世緣的得分在1-1.6,表明這兩家茶企的盈利創收能力在行業中極為出色。
由償債能力因子考察上市茶企的財務競爭力,樣本企業中得分為負值的茶企只有5家,說明盈余質量良好的企業略占多數。其中維維股份雖然有著優秀的償債能力,但由于其發展趨勢以及盈利能力較差,故沒有給其帶來良好的綜合競爭力得分。
上市茶企企業綜合競爭力和償債能力指標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可以證明償債能力是影響上市茶企企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要加強茶企企業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就應在從事茶葉生產、加工或銷售過程中,利用多種資源進行發展,向國內外的消費者提供品質更優的茶葉制品[4];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創造能力,開發更多種類的產品,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把握顧客的消費心態[5];此外,在提升企業利潤的同時,也應注重企業文化的發揚和企業管理體制的健全,將企業文化與茶業產品相結合,向消費者展現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精神風貌,進而增強茶企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