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也搭乘全球化這一快車進行不斷地交流與發展。電影作為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媒介,已經走進全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恐怖電影體裁在世界電影藝術中也是百花齊放。本文主要以跨文化的視角,選取了票房成績都不錯的國產恐怖片《京城81號》與在美國上映的《招魂》作為案例,對比分析中美恐怖電影的異同,以期促進恐怖電影文化更好的借鑒交流與發展。
關鍵詞:跨文化;恐怖電影;《京城81號》;《招魂》
1 引言
《京城81號》,原名《朝內81號》,是一部改編自于雷所著的小說《朝內81號》的驚悚電影,由葉偉民執導,故事改編自據稱鬧鬼的朝內81號大宅,位于中國北京朝陽門內街81號。朝內81號是一棟三層的法國巴洛克式房屋,由清朝官員在19世紀建造。傳說這所房子在1949年中國共產黨革命結束后鬧鬼,當時住在那里的國民黨官員的妻子自殺了。人們相信她的靈魂仍然縈繞在房子里。該片主要講述了現代女作家許若卿來到京城老宅后引出前世陸蝶玉與霍家三兄弟之間發生的恩愛情仇的懸疑離奇故事。
《招魂》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美國超自然恐怖電影,導演是詹姆斯·溫(James Wan)。故事講述的是20世紀七十年代,羅杰與卡羅琳兩夫婦帶著他們五個可愛美麗的女兒,搬到了位于羅德島哈瑞斯維爾的一幢舊宅居住。由于接二連三的怪異事件相繼出現,他們輾轉找到當時最負盛名的沃倫夫婦。后來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準備工作之后,沃倫夫婦開始了一場驅魔儀式。最終,親情戰勝了惡魔,全家得以安寧。
2 中美恐怖電影結構對比
電影結構是由不同的一些要素、方面、層次和形態構成的復雜系統,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由于結構系統的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身調整性,不管內部結構發生怎樣的變化,它作為電影的基本特性卻一直保持住了。電影結構系統包括造型結構和劇作結構。從這兩方面入手,對兩部電影進行對比分析。
2.1 造型結構
造型結構包括影像結構、色彩結構和聲音結構。本文主要從色彩結構對恐怖電影進行分析。
色彩結構在電影中是帶給觀眾最直觀感受的一部分。一部電影的色彩對主題的表現和情節的推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京城81號》中,電影主要采用了紅色與黑色搭配的基調。觀眾看到顏色都會聯想到某種事物,紅色在中國本象征著喜慶與幸福,在片中的體現是女主角的一身紅嫁衣,婚嫁本是幸事,但卻被卷入一場陰謀中。黑色象征著邪惡,霍家把陸蝶玉騙來與病死的二少爺舉行冥婚,這個巨大的陰謀就像一場黑色的交易,掩蓋在婚慶的喜事下的是未知的命運,人們對未知的東西有著本能的恐懼。這種冷色和暖色通過對比,營造出了寒氣襲人的恐怖意境,在視覺效果上給觀眾以沖擊,這也是國產恐怖片常用的色彩結構。而在《招魂》中,電影大面積的采用灰白色的主色調,也少不了恐怖電影必備的黑色。導演在影片的開頭一直在渲染一種揮之不去的陰霾感,不論是陰森的地下室,或是房外枯老的大樹,這些畫面都被一層濃郁的陰霾籠罩著。沒有國產恐怖片的色彩沖擊感強烈,但是卻給觀眾心理上的壓抑,對惡魔的恐懼,對受迫害的一家人的同情。白色在西方象征著純潔,并且帶有宗教色彩。影片中黑灰色代表了污穢,代表惡魔,白色代表祥和安寧。特別是最后沃倫夫婦進行驅魔儀式的時候,白色的布景代表的正義純潔的愛,最終戰勝了邪惡黑暗的惡魔,使影片主題得以升華。
2.2 劇作結構
電影的劇作結構又分為意念結構、時空結構、情節結構、人物關系結構和場景結構。本文選取以下幾個結構來探討。
時空結構:《京城81號》講述的是前世今生的故事,涉及到穿越的題材,運用蒙太奇的手法,在現實的敘述中插入過去的回憶。讓觀眾在前世和今生的故事中來回“穿越”,體會不同時代的愛情故事,更好地把握劇情的發展和恩怨因果。這種插敘手法的運用,讓以前的人仿佛再生在現代,不免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現實與虛幻的交替出現,讓觀眾更能投入到劇情以及故事的走向中。而在電影《招魂》中,故事的展開是以順敘的方法,從發現靈異事件,到調查,再到解決,一步步地將故事情節展現在觀眾眼前,劇情更為緊湊、高效。
情節結構:情節結構僅僅是指情節的結構,是事件的因果聯系所體現出來的組織方式。《京城81號》的故事源頭是前世的恩怨。以前世的陸蝶玉與霍家的怨仇為恐怖故事展開的基礎,以女主人因錯吃丈夫前妻的藥而產生幻覺收場。沒有什么人鬼的情仇,只是虐戀貪癡。國產的恐怖片大多數都是這樣的結局,鬼魂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與幻覺中,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心懷鬼胎的人,諷刺人性的冷漠和心胸狹隘,讓觀眾感到恐懼的是一幕幕偽裝成鬼魂的人。而《招魂》的故事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在影片中,惡魔是真實存在的。導演并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直截了當地告訴觀眾這一家人被惡靈附身,并且在被一步一步的蠶食。這正是導演的高明之處。影片中,導演用一種極盡真實的方式經行拍攝,黑暗和封閉空間(老宅、地下室)加之詭異的聲效營造,使得原本就有的恐怖感更顯真實。而在影片一開始,用大量的報紙信息構造的美國七十年代有關靈異事件的真實報道,讓影片濃郁的復古氣氛凸顯。
3 中美恐怖電影宗教元素對比
人們對于宗教總是帶有敬畏心,宗教本身作為一種精神寄托,其神秘莫測為恐怖電影的情節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京城81號》中,影片運用了些佛教義理,如,人生有八苦,六道輪回永無止境,真假虛實無界限等等,還引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國產恐怖片大多包含一些佛教或是道教的元素,一是因為其中關于輪回轉世的觀點對恐怖故事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和情節靈感;二是因為佛教仍然是我國最有影響的宗教,由于電影的商業特性,佛教的理念能被更多的觀眾所理解和接受。《招魂》中,宗教方面有著非常多的情節上的體現。例如,艾德·沃倫便是天主教唯一認可的驅魔師,在為被惡靈附身的女主人進行驅魔時,他右手拿著十字架,左手拿著《圣經》,念出驅魔的語句和惡魔的名字。在西方,但凡知道了魔鬼的名字就能制服它,因為基督教說上帝為萬物命名是為了便于管理。《圣經》是西方人心目中永恒的深化,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種種丑惡與犯罪,影片的創作者試圖在宗教上尋找根源,導人向善,這是對西方圣經文化的傳承與回應。
4 結語
中外恐怖電影存在的背景以及發展歷程有著明顯的差異,造成差異的原因是社會背景和文化因素的不同。這些差異也是世界電影多元化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恐怖電影,都為世界電影發展起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洪瀟楠.華語恐怖電影中的“女性恐怖”角色及其文化意義[J].文藝爭鳴,2014(03):222-225.
[2]紀穎,李思瑤.中外恐怖電影存在的社會因素及文化審視對比[J].文學教育(下),2015(11):58-59.
[3]茅忠德.論恐怖電影海報中的色調意境[J].電影文學,2011(22):154-155.
[4]王楠,王喆.試論國產恐怖片的本土策略——以《京城81號》為例[J].當代電影,2016(06):129-132.
[5]顏純鈞.電影結構新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3):138-146.
[6]楊春宇.西方恐怖電影的宗教淵源——圣經[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12):73-74.
[7]張翀.論恐怖電影聲音元素的造型手段[A]..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科技論文集[C].:,2002:6.
作者簡介
孫華麗,英美文學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