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廓

托小說《三國演義》的福,手持方天畫戟、胯騎赤兔馬的驍將呂布形象,可以說是深入人心,并成為三國武將中的代表性人物。在歷史上,呂布也算得上是漢末軍人勢力的標志性人物。 呂布出自與“涼州軍團”齊名的并州軍。即便是在當時漢末最精銳的正規軍部隊(并、涼州軍)中,呂布也是以武力著稱的佼佼者?!度龂尽返淖髡哧悏墼u價呂布為有“虓虎之勇”。在董卓以武亂國之時,呂布曾是其重要助力。但同時,呂布的性格缺陷在并涼軍中也是最突出的。陳壽評價其“輕狡反復,唯利是視”。他先是在董卓的唆使下,殺了對其“大見親待”并州軍首領丁原,后來在王允的勸說和支持下,殺了對其“甚愛信之,誓為父子”的董卓。
然而,在董卓死后的漢末亂世里,已經發展為中小型軍閥的呂布,本該憑著其武勇大展身手,結果卻一直遭受挫折,顛沛流離,甚至寄人籬下,一直沒有一塊穩定的基業。最后,呂布更在建安三年(198)的十月,命喪白門樓,被曹操下令縊死梟首。呂布的命運,其實也是原來并涼軍隊里那些中小軍閥命運的縮影。
為什么會這樣?我們還以呂布為例,具體說明一下。
首先,歷史上的呂布真的很能打!據《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呂布弓馬嫻熟且氣力過人,被人稱為“飛將”。
呂布射術的精湛,可以從歷史上著名的“轅門射戟”中得到驗證?!安剂铋T候于營門中舉一只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斗。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呂布騎術精湛,戰馬優良,也是公認的。“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
而且,呂布還有極強的戰場突擊肉搏能力。呂布曾經跟董卓的驍將郭汜有過一次單挑作戰,結果“布以矛刺中汜”,后者的親衛拼死上前才將其救回。由此可見,呂布的騎戰能力突出。
為什么殺了董卓還不被接受?
說到這里就要說一下呂布除了驍勇善戰外的另一個特點了。那就是反復無常和唯利是圖。因此,在《三國演義》中,游俠氣十足的張飛最看不起呂布,罵其三姓家奴。這不是羅貫中一個人的觀點。歷史上,很多人都對呂布的這種品行有過異議。比如南朝梁蕭介說“臣聞兇人之性不移,天下之惡一也。昔呂布殺丁原以事董卓,終誅董而為賊”。又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豪蘇轍也以呂布殺丁原、董卓之事比附呂慧卿之奸:“昔呂布事丁原則殺丁原,事董卓則殺董卓?!?/p>
說到這里,有個事情要具體說說。呂布殺害丁原,絕對是其人生上最大的黑點之一,洗都洗不掉??烧D殺暴虐兇殘的董卓這事,明明有功于漢室和國家,為什么還不被大家所接受,甚至被敵視呢?對于這個問題,呂布自己也沒想明白。他曾經很委屈地問過劉備,關東群雄都曾起兵討伐董卓,可為什么我殺掉董卓后,出奔到關東,關東諸將卻不肯接受我?甚至“皆欲殺布耳”。
這個問題或許可從下面這個角度進行分析,俗話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眳尾細⒌舳?,其出發點既不是匡扶漢室的大義,也不是出于對董卓殘民以逞的義憤。呂布殺掉董卓,其實就是出于自保之心而已。
雖說董卓對呂布“甚愛信之,誓為父子”,但暴虐成性、喜怒無常的董卓經常拿呂布當出氣筒?;蛘呤且驗樾∵^錯,就拿手戟(漢代的一種短戟,可以隨身攜帶)向呂布扔過去。多虧呂布身手好,躲過去了。然后呂布還得努力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沒繼續下死手?;蛘呤呛茸砹司凭土R呂布,甚至“以刀劍擊之”,最后也是因為呂布身手好才沒被真干掉。
再加上呂布還利用職務之便,跟董卓的侍婢私通。這三個情況加起來,呂布肯定是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的。而從心理學上講,當一個人的恐懼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憤怒的形式爆發出來!所以,呂布弒董卓,其實就是為了自保而已。這種行為在關東諸將眼中,不過是并州人與涼州人的火拼,甚至是“狗咬狗”而已。在當時人眼中,呂布的行為也最多是“事出有因”,但未必是“情有可原”。
呂布第一個投奔的是南陽袁術。一開始袁術“待之甚厚”,結果呂布就此開始得意忘形,“恣兵鈔掠”。于是兩人鬧掰。
呂布第二個投奔的是袁紹。兩者合作擊敗了張燕。結果呂布再次得意忘形起來,“輕傲紹下諸將”。他又要求袁紹給自己增兵,繼續“將士鈔掠”,結果使得袁紹“患忌之”,導致后者暗殺和追殺呂布。兩人也就此翻臉。
呂布第三個投奔的是劉備。結果呂布在袁術資助軍糧的誘惑下,偷襲下邳,玩了一招“反客為主”,奪取了劉備的徐州。
之后,呂布與袁術盟,卻又多次打亂袁術吞并劉備的計劃;答應袁術的政治婚姻,卻又反悔,更出賣前來聯姻的使者。他接受了東漢朝廷的“左將軍”,結果不久后又復歸謀逆的袁術。
這種在亂世里只看眼前利益、得志便猖狂、寄希望于左右逢源且反復無常的品行,只怕在其他諸侯心里早就對他下了一個“只能利用,不能重用,更不能合作”的評語了。
也就是說,無論是跟上級、同事還是合作者、部下,呂布都沒處好。一句話,呂布在戰場之外的能力基本為零。其實這個特點,也是那些由東漢正規軍直接轉化為軍閥的并涼武人的共性。
歷史學者方詩銘曾評價,呂布屬于“輕俠之士”,是游俠中低層次的存在。他們驍勇、尚力氣,喜歡攻劫,但同時又有勇無謀、容易被人利用。總之,他們大都是靠著本能在漢末亂世中生存,所以也就表現得唯利是圖和反復無常。以上那些短板,也讓他們常常后繼無力。于是,在僅僅十年時間里,這些曾經的利刃就已經淪為歷史的塵?!?/p>
(摘自《國家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