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 李前
2019年是落實《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以下簡稱《2030年愿景》)的開局之年。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商務與投資峰會”)于2019年9月21—24日成功舉辦。在商務部、外交部和中國貿促會等組委會成員單位領導下,本次盛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繪合作愿景”為主題,深化經貿、互聯互通、金融、數字經濟和社會人文等多領域合作,推動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中國(廣西)自由貿易區試驗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重大機制和項目建設,為高水平發展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16屆東博會展覽總面積為13.4萬平方米,比上屆增加1萬平方米,總展位數為7000個。主場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設展位5400個,其中東盟國家展位數為1548個,區域外國家展位數為226個,國外展位占比為32.9%。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7個東盟國家包館。參展企業2848家,比上屆增長2.4%。
一是商品貿易高效對接。中國企業突出展示了參展重點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如5G應用等。東盟參展商品首次引入產品認證和溯源體系。行業貿易配對會、國別采購會等經貿對接活動火爆進行,首次推出線上貿易配對系統,各國買家采購意向強烈。
二是投資合作務實深入。本屆東博會舉辦了東盟各國國家推介會、中國有關省市推介會、投資合作圓桌會、東盟產業園區招商大會、民營企業家系列活動和國際產能合作系列活動等,投資合作富有實效。
波蘭作為首個來自歐洲的東博會特邀合作伙伴精彩亮相。波蘭特色食品、農產品、手工藝品和服務業產品等深受中國和東盟各國采購商青睞。波蘭國家推介會、國家形象展、中波企業家圓桌會成功舉辦,波蘭企業對加強與中國和東盟合作表現出濃厚興趣,有關企業在貿易、投資、機械制造和林業等領域開展了洽談合作。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商品呈現新特色。韓國首次以美容護膚品集中展示,波蘭、意大利、巴基斯坦、埃及、加納,俄羅斯和斯里蘭卡等其他沿線國家的參展商品也突出了本國優勢特色產業。共有20個沿線國家、131家企業在“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參展,展區面積比上屆增長59%。
“一帶一路”沿線專業觀眾更多。本屆東博會專業觀眾涵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來自東盟國家和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動中國和東盟與區域外經濟體的經貿合作。
一是推動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陸海新通道展區重點展示了沿線中國各省(區、市)的物流、港口和園區等合作商機。陸海新通道沿線中國13省(區、市)參加專題貿易投資洽談會,簽署了相關協議。本屆東博會的中國“魅力之城”成都市和陜西、河南等新通道沿線或輻射的省份紛紛舉辦相關專題交流推介活動,現場簽約項目涵蓋水果、煤炭和機械等多個產業。
二是推動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首次設置試驗區展示區,介紹了試驗區的試點任務、片區范圍、功能定位及其在深化沿邊開放和引領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首次舉辦試驗區推介會、投資合作洽談會,南寧、欽州和崇左3個片區進行了推介,幫助各國企業分享試驗區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新商機,簽約項目涉及國際電子商務、電子科技、口岸貿易、加工制造、跨境物流、城市綜合體、跨境貿易、跨境旅游購物和國際專業市場等領域。廣西分別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務實合作推進試驗區建設。
三是推動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行長在開幕大會上發表演講,表示亞投行將積極參與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幫助東盟國家發展金融市場。中國和東盟國家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世界銀行等負責人出席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暨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峰會,圍繞基礎設施投融資、跨境人民幣結算等達成了新共識。保險論壇、投融資項目對接會成功舉辦,促進了銀企對接。參展的中國和東盟國家金融機構展示了金融開放門戶建設背景下的新商機。
四是助力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本屆東博會積極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通過展覽和一系列專業對接活動,推動大灣區與周邊地區深化區域合作并輻射東南亞地區。香港貿易發展局、澳門投資促進局分別設立專門展區。一大批粵港澳企業參展參會,如香港的優質電子電器企業、澳門的建材企業和建筑設計機構、廣東的商業超市和跨境電商企業等,舉辦了電子電器行業專場采購對接會、跨境電商專場貿易配對會、中國—東盟國際設計領袖高峰論壇等活動,大灣區企業與周邊省份及東盟國家在產業對接、園區招商、服務業等方面開展了洽談合作。

五是推動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中國與東盟國家電子商務知名企業、跨境電商平臺、電商園區踴躍參展,如BD沃客、順豐優選、螞蟻洋貨和南寧綜合保稅區等,開展了線上線下聯動交易;成功舉辦了中國—東盟電子商務論壇、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峰會暨中國—東盟信息港合作伙伴簽約儀式,阿里云、華為、中科曙光、浪潮和科大訊飛等知名企業參加了人工智能峰會產品展,務實推動了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
本屆東博會框架下共舉辦33場高層論壇,其中會期舉行國際產能、農業、金融和環保等領域的25個論壇。通過多層次、多領域交流活動,完善了各領域的合作機制。例如,中馬產能與投資合作論壇的舉辦,促進了中馬產能合作機制和“兩國雙園”建設;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工作會議聚焦陸海新通道,豐富了中國—東盟海上互聯互通機制;系列論壇的舉辦,豐富了“南寧渠道”,推動了《2030年愿景》在各領域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