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馨怡
摘 要:在鄧小平的思想體系中,雖然沒有關于“國土資源”的概念表達,但對國土資源認識、國土資源節約、國土資源科技、國土資源合理利用等問題的論述,包含著重要而寶貴的“國土資源”思想內涵。本文就鄧小平國土資源觀的形成背景、主要內容及其重要價值進行簡單的探討,以推進我國國土資源工作理論和實踐新發展,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關鍵詞:鄧小平;國土資源;形成背景;主要內容;重要價值
什么是國土資源,理論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學者認為國土資源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土資源,是指存在于國土領域內的所有資源,它包括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狹義的國土資源,主要是指一國領土范圍內的自然資源,主要體現在國土資源的基本概念與類型以及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上。筆者認為,國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一個主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對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國土資源觀是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對國土資源工作問題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些具體主張、觀點和理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伴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資源與經濟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者——鄧小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開創的偉大歷程中和鄧小平理論的創立過程中,圍繞國土資源認識、國土資源節約、國土資源科技、國土資源合理利用等問題,鄧小平發表了很多論述和看法,形成了其特有的國土資源觀,對當下我國有效開展國土資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性作用。本文希望通過梳理和探究鄧小平的國土資源觀,比較系統地淺析鄧小平國土資源觀的形成背景、主要內容和重要價值等,以填補學術界對其研究的空白之處,對推進我國國土資源理論和實踐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并希望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的國土資源觀,對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鄧小平國土資源觀的形成背景
國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國土資源對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就已經開始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全局和未來發展前景來考慮經濟發展問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自1958年以后近20年間,在“左”傾思潮的支配下,強調趕超、急于求成,以革命熱情代替科學精神,造成人、財、物的巨大浪費,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環境質量急劇惡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鄧小平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20年經驗時指出:“建國以來我們犯了幾次錯誤,都是由于要求過急,目標過高,脫離了中國的實際,結果發展反倒慢了?!编囆∑秸J為那段時間沒有按照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辦事,結果生產力不但沒有順利發展,反而受到阻礙。他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后指出:“我們要按價值規律辦事,按經濟規律辦事。搞得好,有可能為今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打下基礎?!薄斑€是要扎扎實實,講求實效,穩步協調地發展……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痹趯嵤虑笫钦J識中國現實情況,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面對資源與經濟之間的矛盾,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十分關心國土資源的相關問題,提出了若干國土資源思想??梢哉f,這些思想是鄧小平理論在國土資源領域的生動體現。尤其是在創立鄧小平理論過程中,圍繞國土資源認識、國土資源節約、國土資源科技、國土資源合理利用等問題,鄧小平發表了很多論述和看法,形成了其特有的國土資源觀。
二、鄧小平國土資源觀的主要內容
鄧小平的國土資源觀,主要體現在對國土資源、國土資源節約、國土資源科技、國土資源合理利用等問題的認識和論述上。
(一)國土資源認識觀
鄧小平對國土資源的認識包括二個方面。一方面,鄧小平認為我國自然資源豐富。1979年,鄧小平在會見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社公司編委會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林達光等的談話中指出:“中國地方大,在能源方面,在礦藏方面,無論是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還是稀有金屬,中國沒有的很少。這些資源要是開發出來,就是了不起的力量?!蓖辏囆∑皆谥泄彩?、市、自治區委員會第一書記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有稀有金屬,有各種礦藏,有油水?!?987年,鄧小平會見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政府經濟貿易代表團時談話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绷硪环矫?,鄧小平也深刻認識到我國人多,資源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特點。鄧小平從中國的現實情況出發,指出:“要使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至少有兩個重要特點是必須看到的: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這就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考慮的特點。”1987年,鄧小平在接見荷蘭首相呂貝爾斯時說:“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在世界上是比較少的?!蓖?,在接見意大利共產黨領導人約蒂等時由說:“長期以來,我們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農村勞動力被束縛在土地上,農村每人平均只有一兩畝土地”。同時也認識到我們基礎工業薄弱,缺少電和原材料。這些思想客觀、全面地認識到我國國土資源的整體情況,為經濟社會建設合理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性作用,對我國合理開發、利用國土資源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國土資源節約觀
鄧小平在強調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也很重視資源的節約使用。1957年4月8日,鄧小平在陜西省西安市人民大廈會議廳召開的省市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說道:“現在我們的企業,特別是中央搞的大企業,浪費現象是很嚴重的?!覀冇行┢髽I規模很大,占地很多,每一個工廠,都有一個很大的廠前區、一個辦公大樓。沒有這些是否可以呢?是否簡陋一點也能指揮生產呢?很多錢是花得不適當的。”1980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的講話指出:“無論是生產建設以前,生產建設過程中間,還是在生產建設得到了產品以后,都不允許有絲毫的大手大腳。”1986年,鄧小平在聽取幾位中央負責同志匯報當前經濟情況和明年(1987年)改革設想時的談話中指出:“要注意消費不要搞高了,要適度?!边@些思想對我國經濟社會建設過程中,合理開發、節約使用資源起到了積極性作用。
(三)國土資源科技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鄧小平的著名論斷,在他看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作用是無窮無盡的。鄧小平多次指出,“中國要發展,離開科學不行”“實現人類的希望離不開科學”??萍际琴Y源開發利用的強有力支撐,開發利用資源必須緊緊依靠科學技術。鄧小平高度肯定科技現代化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沒有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也就不可能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泵鎸Y源環境問題,鄧小平也主張依靠科學技術,“解決農村能源、保護生態環境等等,都要靠科學?!痹谡劦脚c資源息息相關的農業產業時,他說:“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茖W技術的發展和作用是無窮無盡的?!薄皩磙r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痹谒磥?,“最終可能是科學解決問題??茖W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視科學?!边@就是說,解決資源環境問題、有效開發利用資源最終要靠科學技術。這些思想使鄧小平科技思想具有了資源色彩,也為我國國土資源工作注入了科技含量。
(四)國土資源合理利用觀
鄧小平客觀、全面地認識和論述過我國國土資源的整體情況。一方面認為我國自然資源豐富;另一方面也深刻認識到我國人多,資源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特點。針對我國資源能源問題,他指出:“能源不夠,不僅是‘六五期間的問題,也是今后相當長時間的問題。火電上不去,要在水電上打主意。水電大項目上去了,能頂事”“核電站我們還是要發展,油氣田開發、鐵路公路建設、自然保護等,都很重要。”在強調開發利用資源的同時,鄧小平也很重視資源合理利用,提出過不少主張.例如,杜絕各種浪費,提高產品質量是最大的節約;提高洗煤比重,要搞坑口發電,搞煤的綜合利用;提高煤炭和石油的價格,促使使用單位節約;對浪費電力和原材料的企業,要堅決關一批,行動要堅決。1983年3月,鄧小平在視察江蘇等地回北京后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的談話中指出:“住房的問題解決了,人均達到二十平方米,因為土地不足,向空中發展?!币蕴岣哂邢尥恋刭Y源的利用率。這些思想對我國合理開利用資源起到了積極的促進性作用。
三、鄧小平國土資源觀的重要價值
鄧小平的國土資源觀具有毛澤東國土資源觀的繼承與創新,鄧小平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土資源觀的理論來源,我國有效開展國土資源工作的思想武器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毛澤東國土資源觀的繼承與創新
由于當時的歷史因素和條件限制,在毛澤東國土資源思想中,“地大物博”長期占據著統治地位,對社會產生了雙重影響。一方面,它有利于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正如毛澤東所說:“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塊大地方,資源那么豐富,又聽說搞了社會主義,據說是具有優越性?!卑l展我國的工農業經濟,建立門類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它又助長了人無節制地向自然開戰,而不尊重自然規律,會遭受自然的報復。例如,大煉鋼鐵等做法,造成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資源環境的巨大破壞,最終也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遏制,人民遭受到自然的報復。這些經驗和教訓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對鄧小平國土資源觀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參照和警示。鄧小平實事求是地認識中國現實情況,在認識到“地大”的同時,也認識到,我國人口眾多,國土資源平均下來就很少了,特別是耕地少。
所以,鄧小平在一定程度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的“地大物博”思想,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客觀、全面地認識到我國國土資源的現實情況,主張國土資源節約、國土資源科技、國土資源合理利用等思想。可以說,鄧小平國土資源觀不僅繼承了毛澤東國土資源觀,而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豐富和深化了毛澤東國土資源觀。
(二)鄧小平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
鄧小平理論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本理論問題,圍繞社會主義這個理論主題,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深刻回答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它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是涵蓋經濟理論、民主政治理論、文化建設理論、社會建設理論、軍隊和國防建設理論、外交理論以及黨建理論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可以說,鄧小平理論是一個融合了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等眾多思想內容為一體的完整的、科學的理論體系。而國土資源又是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基礎和原料,否則,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也不可能真正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梢?,鄧小平的國土資源觀是鄧小平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土資源觀的理論來源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既是鄧小平理論回答的基本問題,又是20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中提出的重大時代課題。筆者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土資源觀是鄧小平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國土資源思想的前提下,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開創的。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關于國土資源問題上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探索,是圍繞著“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土資源觀,怎樣有效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土資源工作”這一基本的時代命題來展開和深化的。從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再到建設“兩型”社會與和諧社會,進而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社會建設,可以說,鄧小平的國土資源觀是我們黨關于國土資源問題的理論與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土資源觀的開創和初步探索。
(四)我國有效開展國土資源工作的思想武器
在實行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面對國土資源與經濟社會建設發展之間的矛盾,鄧小平曾說:“城市規劃中的問題也不少。規劃是必需的,不規劃是不妥當的,問題是怎樣規劃。規劃也有指導思想問題,規劃得不好會造成大的浪費。據說現在西安市城市規劃的圖紙上已擺得滿滿的,實際上里邊空的地方很多,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填起來。我看到一些紗廠和二機部的一些廠子,每一座廠房相隔很遠,廠內占地很大,建設要花很多的錢?!苯瓭擅裢驹?999年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對國土資源,總的原則是,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資源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積極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從粗放向集約轉變,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資源節約型的經濟發展新路子?!焙\濤同志在2004年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國土資源工作,要堅持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可見,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關于國土資源問題的認識是一脈相承的,是不同時期實踐基礎上的理論總結,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有效開展我國國土資源工作上的生動體現和思想武器。
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加快發展的黃金期,但也是各種矛盾的凸現期,我們正在面臨著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涉及國土資源方面的問題顯得日益突出,并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放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我們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在努力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新的起點,必須把有效開展好國土資源工作放到愈加突出的位置,認真學習和切實領會鄧小平關于國土資源的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解決在國土資源工作方面的問題不斷提高國土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程度,進而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澤民.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999-03-13.
[6]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4-03-10.
[7]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新時期環境保護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中央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9]曾培炎.學習鄧小平經濟理論二十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