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 要:當前,勞模創新工作室已成為職工自主創新的一股清流,2014年起,沈陽燃氣輸配分公司在上級工會的關懷指導下,成立了王祖來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員各有分工,其中3人重點負責技術創新,3人負責技術培訓,4人負責技術傳授。“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這是工作室成員開展創新工作的真實寫照,平日里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引領員工開展技術創新、進行技術培訓。當工作室集體研討時,大家集思廣益,智慧的火花競相迸發。把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成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有力促進了創新型企業建設和公司科學發展。
關鍵詞: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探索與實踐
一、成立勞模工作室的現實意義
(一)強化合力推進機制,營造創建環境。
集團公司對王祖來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建設高度重視,各級領導常關關注工作室的創建工作,在工作室設備購置時給予大力支持。集團公司工會主席多次視察工作室,就工作室創建工作給予明確的指導意見,主管分公司工作的副總經理幾次上現場指導解決創新研發中遇到的難題。集團公司技術部還制定出臺了《沈陽燃氣集團科技創新管理辦法》,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創新工作制度機制,使創建工作形成了黨政支持、工會組織、部門配合、勞模掛帥、職工參與,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優勢資源的創建格局。
(二)強化激勵導向機制,調動創建熱情。
員工的技術創新成果一經技術部門認證,公司工會就通過多種渠道為員工的創新成果申報各類獎項,對在技術創新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團隊,集團公司在評選勞動模范和優秀團隊時也給予了優先推薦。這些激勵措施,更加激發了員工的創新熱情。
(三)強化輿論宣傳機制,營造創建氛圍。
分公司將所有創建成果制作成展板,通過這種圖文并茂的展示,讓員工感受到技術創新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對在創新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團隊,分公司采訪報道后將稿件推薦到集團公司出版的《沈陽燃氣》報上刊登,讓廣大員工了解創新成果出爐的幕后故事,共同體味創新的快樂。
二、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需把握的關鍵
要形成和諧統一的理念,沈陽燃氣有著90多年的發展歷史,班組管理理念、工作方法比較傳統,而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理念及制度給班組職工帶來思想上的沖擊,因此,要通過宣傳示范、培訓交流,讓職工廣泛認同和理解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目的意義;要明確各自的角色定位,勞模創新工作室采取高技能人才科技帶頭模式,既要充分發揮勞模和高技能人才的優勢,同時又做到不越俎代庖,讓工作室和各個一線班組和都需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互相融合、配合默契,確保發揮1+1+>2的效能。
三、如何進一步推動勞模創新工作室
(一)瞄準創新“引爆點”,帶動新員工技能升級
一是技術分析人班組,夯實成本管理。二是評價體系進班組,點燃工作激情:近年來,企業在控員增效,新員工比例增大,勞模創新工作室要做好“領頭雁”的角色,用創新、用勞動感染帶動新員工的進步。
(二)提升項目“含金量”,推動攻關項目落地
勞模創新工作室雖說成立的時間并不長,但沈陽燃氣輸配分公司堅持開展五小創新和技術革新工作由來已久。從2005年至2014年就已研制出24項創新成果。工作室成立后,技術創新工作更是圍繞著生產工作中的問題、難題展開,在每年的技術創新課題立項時,都本著不怕小,貴在實;不怕少,貴在精的立項原則審定立項課題,使技術創新工作真正地做到為生產服務。近幾年,沈陽燃氣在新設管網中越來越多的采用了耐腐蝕、抗老化,使用壽命長,安全性能好的燃氣聚乙烯管(簡稱PE管),但沈城冬季室外溫度較低,進行PE管搶修或并網接頭施工時,不能滿足PE管焊接的施工條件。這無疑是此項新管材在實踐應用中遇到的一大技術瓶頸。2014年工作室通過組織技術人員經過廣泛調研和試驗發現工業電熱毯在升溫、保溫效果以及強度上都適合PE管預熱使用,而且可以通過溫控開關調節溫度,保證預熱質量。于是在冬季對待焊接的PE管采用了工業電熱毯進行預熱保溫的新工藝,有效保證了冬季PE管的熔接質量,為優質管材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
實踐證明,正是這種讓生產中難題變課題的創新工作思路,讓創新成果在企業生產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效能。員工們不僅是技術創新工作的實踐者,更是受益者。員工們創新的激情涌動,創新的火花競相迸發。技術創新讓藍色火焰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三)擴大勞模“影響力”,做好工匠技藝傳承
一是建好職工成才“孵化器”,做好工匠技藝“傳幫帶”文章,著力培養更多的高技能員工。為更好地培養和選拔優秀人才,分公司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在以往導師帶徒活動的基礎上推出了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簡稱“優才計劃”。該計劃通過為新入職員工和企業中優秀青年員工確立成長導師、量身定制成長目標,不僅推動了青年員工的成長、更為優秀的青年員工成才搭建了有效平臺。2015年有5名優才計劃中的精英成長培養對象被提拔到分公司中層管理崗位,越來越多的青年員工因此受益,加速成長。
二是辦好技術比武“實訓場”。分公司將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建工作與員工職業技能競賽緊密結合。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載體,組織開展技能比武和各項專業勞動競賽,提高了職工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2015分公司有3名員工在沈陽市燃氣管道工技能大賽上奪得了技術標兵,有2名員工在全國燃氣行業技能大賽上獲得了技術能手稱號。2016年創新工作室在上級工會的支持下圓滿完成了沈陽市燃氣搶修工技能大賽和調壓工技能大賽,有1名員工奪得技術大王的榮譽稱號,14名員工奪得技術標兵榮譽稱號。
三是當好服務推廣的“前哨站”。勞模創新工作室編寫案例集、制作視頻教學片、研發燃氣輸配專業課程,為員工技能提升提供技術支持。
工作室組織力量先后編寫了三部《燃氣管網及附屬設施搶修、維修、施工案例集》,通過工作中真實案例的總結和分析,不斷反思工作中的得失,舉一反三,不斷延伸各項工作的深度和維度。為豐富培訓形式,工作室將多媒體教學技術充分引入班組培訓課堂,分別攝制、制作了調壓器、閥門維護標準化作業指導及燃氣引入管內襯PE管施工工藝介紹的視頻教學片,對調壓器、閥門維護及引入管內襯的作業流程和標準進行了詳盡的記錄,為員工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操作規范提供便利。
工作室還著力通過培養講師,研發燃氣輸配專業課程,傳道授業。目前燃氣輸配基礎知識,燃氣調壓器運行原理,PE管和鋼管工程施工操作及管理3門課程已經完成了研發,開始給員工進行培訓。特別是燃氣輸配基礎知識已成為整個集團公司新入職員工的必修課,和廣大在職員工的選修課,每年培訓2000余人次。將創新工作室真正打造成為企業的“智囊團”、人才的“孵化器”、崗位的“創新源”,向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努力邁進。
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成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沈燃精神,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有力促進了創新型企業建設和公司科學發展激發全體員工的創造性,凝聚廣大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增強企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