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政府發布了許多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使小微企業日益壯大。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很多小微企業擁有的資金不足,導致資金鏈斷裂,即將倒閉。這極大地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并且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小微企業融資難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此我們在本文中通過研究小微企業融資難現狀、成因的分析,從而得到解決此問題的方案,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鍵詞:小微企業;發展狀況;對策
一、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一)小微企業的特征
1.生產規模小
小微企業由于資產少,開發新技術能力低,籌資難,信用程度低,因此難以擴大生產,所以生產規模相對較小,小微企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數量大
一般來說,小微企業是屬于比較基礎的行業,大部分分布在第二、第三產業。而且在美國,經數據統計,小微企業的數量占全美國企業總數的98%。由此可見,小微企業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是基數最大的群體。
3.分布行業廣
因為小微企業是最面向市場跟消費者的企業,所以在批發零售業中占的比重最多,其余依次是:工業、租賃及商務服務業,科技型。
(二)小微企業的作用
1.小微企業提供大量就業渠道
小微企業占據了全國企業總數的98%,提供了85%的就業崗位,在小微企業就職的員工大約有2億多人。大部分在小微企業就職的為年輕人。包括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以及大部分的下崗工人,極大的緩解了就業壓力。而且在經濟蕭條時,大中型企業為了減少損失會采取裁員的方法,而小微企業在這方面的影響較少。
2.有助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小微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基礎,由于改革需要的資金少,而且能更快的引用新的機制,并且操作方便,往往在市場經濟改革中扮演實驗區的角色。小微企業大多數為第三產業,面向的用戶廣,在市場中占有的份額大。小微企業的各項改革成果有助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并且對于大企業的改革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三)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1.小微企業融資供不應求
盡管小微企業占據了我國90%以上的市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但是我國小微企業自身持有資金少,需要大量的資金維持運營,所以需求不斷增加,而供給的數量遠遠低于需求量,導致很多公司面臨破產倒閉,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且隨著時間的增加,供求差距越來越大,致使小微企業融資供不應求的狀況愈演愈烈。
2.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單一
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主要靠親戚朋友、銀行、供應商臨時賒賬、民間借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且這些方法也有限制條件,難以滿足小微企業的需求。融資渠道的單一致使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更加嚴重。
3.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
由于小微企業融資供不應求且渠道單一,致使融資成本過高,融資成本主要為融資費用和機會成本。所以許多小微企業將目光放在了民間高利貸上,然而民間高利貸雖然放款迅速,但是由于其利率高且沒有法律保障,一旦企業經營不善,資金無法滿足還款,則企業面臨倒閉的危險。而小微企業由于自身原因很難滿足銀行貸款所需條件,即便通過審批,耗時耗力,面臨機會成本喪失的風險。
二、小微企業融資難成因分析
(一)從小微企業自身層面分析
小微企業創辦者缺乏決策經驗,在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中投入的資金不夠,致使生命周期短。且企業一般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決策人員沒有接受過良好的培訓,在面臨風險的時候,無法抵抗它的發生,致使企業破產、倒閉。企業能否持續經營下去很不確定,所以銀行一般不愿意向小微企業貸款。
(二)從金融層面分析
我國的大型金融機構主要面對的對象是國有企業或其他大型企業。因此我國銀行的制度偏向于大企業、大資金的需求。小微企業由于規模小,抵押物不足,銀行很少考慮放貸。在銀行貸款縮緊時,小微企業可能首當其沖受到不良后果的影響。
(三)從政府層面分析
小微企業除以銀行貸款進行融資外,還能吸引的資金就是民間資本。由于目前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差,小微企業難以借用民間資本擴張自己的產業,無法充分利用民間資本。而且民間借貸處于合法與不合法之間,在市場經濟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存在著認識上的局限和不良習俗的慣性以及對利益的片面追求,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信用觀念帶來了負面影響,導致違約、違規、甚至詐騙等失信現象屢見不鮮,容易觸犯法律的條款。
三、小微企業融資難解決對策
(一)企業自身方面
我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管理混亂、會計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會直接威脅到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小微企業的經營者必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經營者和管理者應當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對企業融資的重視程度。其次,還可以設立融資的專用崗位,如果不允許,可以聘請中介機構,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輔助企業進行融資。再次,企業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應該重視維護企業自身的信用,為企業累計良好的信用度。最后,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系,在以后需要融資的時候能大大的提高貸款通過率,減輕工作量。
(二)金融機構方面
銀行的信貸機制主要面向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大型企業,很少有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降低了雙方的合作可能性。針對小微企業自身需求的特點,銀行應為小微企業添加適合的金融產品,精簡信貸程序,為發展提供持續的財政支持。
小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信息透明度相對較低,因此金融信息失真極為嚴重,金融機構得不到正確的小微企業信譽資料,無法對小微企業進行信用評估從而進行放貸。所以我們必須要完善法律規定和小微企業征信條例,并且明確征信的方法、途徑、適用范圍。建立健全小微企業信用等級的評定,并且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保證征信系統的有效性。
(三)政府角度方面
國外為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建立了服務于小微企業的政策性機構,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成果。我們應該加快建立服務于小微企業的政策性機構,(1)發展國內資本市場,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能力。(2)深化銀行體制改革,增加創新能力。(3)大力發展小銀行。(4)加強企業自身吸收直接投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靖.對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6,(05).
[2]徐潔,隗斌賢,揭筱紋.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7,(04).
[3]譚蔚林.貴州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分析[J].金融經濟,2016,(14).
作者簡介:劉忠玉(1996-),男,漢族,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