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莉娟
目前,新疆大力推廣機采棉種植模式,北疆片區、兵團區域機采棉種植模式基本達到全覆蓋,南疆地方行政轄區也大幅度提高機采棉種植模式。近幾年隨著土地整合、棉花種植及采摘機械自動化的進一步提高,機采棉將成為棉花資源主流產品,所以提高機采棉加工質量至關重要。筆者就工作經驗,對提高機采棉加工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機采棉交售形式有散花和籽棉包兩種。首先要堅決杜絕收購超水棉,也要牢記籽棉交售時回潮率不是完全穩定在某個數值上,甚至回潮率在成批或成包籽棉的不同位置存在較大的差異。同一塊棉田地,如采摘時間段不一樣,回潮率也存在差異,一般是凌晨和早上因露水原因,采摘的籽棉回潮率就大。所以遇到干濕不均勻的籽棉一定不能盲目收購,即使收了,也要做好晾曬、烘干,然后再做后續處理。回潮率大,籽棉容易發生霉變,嚴重影響周邊及整垛籽棉質量,造成加工皮棉質量嚴重下滑。籽棉回潮率大,也不利于籽棉存儲安全,垛體積溫過高時,可能會引發火災。其次,籽棉存儲有條件的加工企業,可以根據機采棉試軋后的物理指標大體分類堆垛。建議先考慮同一品種,然后結合馬克隆值、含雜率進行合理堆垛,然后根據不同籽棉垛質量,合理調整加工設備參數,做到因花配車,優化加工工藝,從而提高皮棉質量。
籽棉在加工成皮棉時要經過多個不同工藝和環節,現除去機械設備的差異性,結合棉花物理特性進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皮棉的質量。一是可以利用棉纖維吸、放濕平衡原理。棉纖維具有在同一環境條件下吸濕快放濕慢的特性,所以加工籽棉時回潮率要把控在6.5%至8%之間,這樣不僅有利于排除雜質,也可以在棉花加工時降低機械力對棉纖維的損傷,從而有效保持棉纖維的長度和強度值。回潮率較高時,可以利用干燥天氣加工,或相對每一天空氣濕度較低、陽光充足的時間段來加工。對于相對干燥的籽棉,可以利用夜晚的溫度和濕度加大籽棉的回潮率。一般在加工前4小時提前將籽棉攤開,或打開籽棉包讓棉纖維及時吸濕后加工。還要合理調整籽棉烘干設備參數,做到待加工籽棉回潮率與烘干力度相匹配。在加工忙季,有些加工企業烘干設備參數設定后幾乎不變,這樣不利于提高棉花加工質量。二是利用棉纖維與雜質吸濕放濕有較大區別,做到合理排除雜質。棉花含雜率多少,直接影響棉花加工質量。機采棉的雜質多半是葉屑,在吸濕性上明顯區別于棉纖維。同樣的回潮率在烘干設備運行時,棉纖維和葉屑失去水分的比重不一樣,這樣更有利于排除籽棉中的雜質。
機采棉最忌諱采收時間不長而立即加工,因為現收的機采棉干濕不均,棉葉及雜質不能有效與籽棉分離,不利于排雜。再加上棉葉帶有一定水分,在加工時受機械擠壓會造成棉纖維有淡染綠的斑點現象,直接降低皮棉顏色級別。還有一些企業籽棉收購量大時,為了臨時解決場地困難,來不及堆垛就直接卸到喂花口加工了。這樣加工的皮棉品質較差,因為皮棉含雜率較高,纖維長度、強度一致性較差,尤其是強度值。所以,收購籽棉要先堆垛一星期左右,這樣做到籽棉垛內干濕均勻加工后的皮棉一致性好。
影響機采棉加工質量的原因還很多,只有收購優質原料、提高加工工藝、注重技術人才和監督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棉纖維整體加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