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鑒
山東國人律師事務所,山東 青島 266071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進步,建筑工程合同中的缺陷也日益增多,而且暴露出的大大小小的問題也數不勝數,最為代表的就是違法分包及掛靠行為。據北京律師中心對國內江蘇地區、四川地區、吉林地區等諸多地方的調查,數據中顯示,有關于違法分包、掛靠此類案件的數量增長十分駭人,就江蘇而言,2015年關于違法分包的案件數量達到了684起,到了2017年,則達到了1070起。關于掛靠糾紛案件的數量,2015年就高達950起,至2017年增長至1173起[1]。僅一個地區的案件數量就如此龐大,這種違法行為的存在也進一步的加劇了民事糾紛案件的發生頻率很多的工程事故隨之而出。
國家對于該種違法違規事件的懲罰力度在不斷的加大,而且違法分包和掛靠的行為方式也越來越隱秘和錯綜復雜。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國家已有多部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抑制,已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法律體系,其中的《建筑法》、《合同法》更是在此體系中處于上位法的重要地位,比如有國家的國務院頒發的諸如《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最高人民法院也緊隨其后頒布了《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關于相關的法律規定的注解,都是以這兩部“大法”為基礎所建立的。諸多法律的出臺,打擊了違法分包、掛靠違法行為,認定的過程更加的細致,也為相當一部分的公司企業借助法律手段實現自我檢測提供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幫助[2]。法律在不斷細化,違法行為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為針對此類行為的產生,法律也隨著更加細化,有關部門對違法分包、掛靠此類問題的打壓從未停止,因為這種違法行為不僅僅會對建筑企業公司的整體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而且也不利于市場管理的穩定,對于大眾、社會群眾的個人生命財產安全等都有很大的影響。為了給群眾帶來更加優質的環境,非常有必要大力懲罰這些違法犯罪行為,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企業擺脫法律方面的風險,也為建筑行業的進步注入新鮮的血液。
相關法律的大量頒布,是有關部門對違法行為處罰的意志的良好體現,也更好的提醒了相關的企業公司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視違法犯罪的風險,在整個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關于法律方面的風險也是當前建筑企業發展中比較在意的問題。參考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們不難發現,違法分包、掛靠等都會使得法律協議失效,鑒于建筑工程自身就具備一定的個性化特色,法律協議無效之后會出現嚴重的支付問題、質量問題、安全生產問題、工作人員自身權益保障等多方面的問題,所以本文主要對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
當建筑工程的相關法律合同不起作用之后,如果工程在最終的竣工結算的時候,發包人和相關的承包人依舊需要嚴格的遵守合同中相關的規定來進行價格的支付。在這種類型的問題糾紛中,從原則上來看,相關的當事人更需要走法律程序進行訴求,但是相關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中明確指出,準運相關的施工人員在合同失效的狀況下跨越合同的相對性,可直接向發包人提起訴訟,發包人應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對施工工人承擔責任[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中明確規定,因違法分包、掛靠從而使工程脫離原定的標準所造成的損失,相關的施工單位以及相關的施工人員需要承受一定的賠償。對于建設單位而言,鑒于質量并不符合相關的法律合同限定的標準,進而導致第三方出現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雖然其并沒有導致工程直接出現問題,但是依舊可以進行先行的賠償,最后再向真正導致事故發生的第三方索賠。
違法分包會導致工程層分包的問題出現,進而導致施工工人喪失了相應的管理能力,“包工頭”也就形同虛設。在施工過程中雇用農民工進行施工,進而會出現不能夠按時發放農民工工資的問題。為了更好的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中指出:“在工程建設中,施工的承包企業對所承包工程項目的農民工資支付負全責,分包企業對農民工的工資支付負直接責任,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和扣除農民工的工資,不得將有風險的工程款發放給農民工。”
在建筑工程中,安全是最為關注的問題,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建設中承包施工的單位,需要對施工場地的安全進行負責……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發給其他單位的,要明確各自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及義務,總承包的一方要對依法分包的一方的安全生產承擔連帶責任。”總的承包商所負安全生產的總體責任符合法規的情況時和分包方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在實際的工程中如果出現違法分包、掛靠等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時候,同樣需要雙方具備一定的限制能力。不僅如此,假如由于項目安全管理的問題對雇傭的對象產生傷害,兩者需要共同的承擔相關的責任。其中不包括民事性的責任,由于違法性的分包、掛靠等沒有對安全生產盡責的情況,使得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相關的部門機構更需要受到嚴格的處罰。
從前述四個主要問題中可以分析得出,一系列法規都明確的規定了各自應負的責任,從而有效的避免了部分單位在混亂的背景下想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同時對其他的建筑公司而言也是一個警告,應該在運營中杜絕和警惕違法現象的發生。
二零一四年八月至九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繼頒布了有關于治理工程問題及規范市場的文件,想要創設“提升工程質量,增長工程建設水平”的積極氛圍。同年的九月一日,又發布了《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力懲違法行為。二零一七年二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頒布,其中明確要求有關部門要繼續嚴懲嚴查違法分包的行為。違法分包所產生的事故屢屢出現,給人們留下了血的教訓,部分事件對社會的影響十分惡劣,有關部門在給予責任方嚴厲的處罰的同時,更要追究其刑事責任,通常以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為罪名,判處應有的刑罰[4]。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建筑市場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在正式形成良好的科學的以及競爭穩定的建筑市場初期,違法性的分包、掛靠等行為依然會存在,而且這些不良問題的存在也會直接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帶來消極的影響,相關的部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并且付諸于行動,做好企業的基本管理,進一步的做好風險管控。承包人更要從長遠考慮,不僅要做一個“老店”,更要為社會的人民,工程的質量、安全等問題負起應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