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柏
華北電力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
隨著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國內的發展面臨著重要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積極應對經濟發展中遭遇的問題和困難,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在提升本國綜合實力水平的基礎上推動了全球的經濟發展。然而發展的目的是什么,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造福世界,也就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大學生作為推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全面發展受到了整個社會的關注和展望,除了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研究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外,研究法律理論對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影響也至關重要,這表明大學生在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方面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條件下,大學生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相對優越,但是他們的品味和生活質量沒有與之相應。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集體生活沒有概念,不懂得如何與自己的舍友共同生活,也有部分同學把自己的生活拘泥在一個人的圈子里,不參與班級或者集體的活動,致使自己的大學生活十分無趣、毫無光彩,到畢業的時候又一味抱怨自己在大學里郁郁不得志。在對剛入學的大一新生進行調查時發現,有30%的同學對自己的大學沒有太多期望和目標,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幻想,但是對具體的計劃和未來選擇卻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小部分學生在大學中有自己的明確目標和未來規劃。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也經常能從各種信息渠道中發現有關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負面新聞,因為生活落差感、情感問題或者考研失敗等就選擇墮落,甚至是放棄自己的生命,讓社會對之惋惜。大學是對大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和提高的地方,大部分的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前對大學生活充滿憧憬和期待,但是,大學又是一個小的社會縮影,難以避免有時會體驗到社會的殘酷。因此,在進入大學之前,新生不僅要做好在大學里迎接成功和期待的準備,更應該練就一顆強大的心臟,努力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站在這個角度,學習一些法律理論知識對大學生來說十分必要,既能增長自身的法律知識和保護自己的意識,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國高等教育追求實現的目標,教育部門不僅應該在專業理論知識上對學生進行培養和關注,更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修養和素質,從根源上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人全面發展的涵義,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應用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進程。我國的快速發展讓人民的思想境界有了一定的提高,過去的一些教育方針和策略已經達不到現代大學生對自身全面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尤為薄弱,我國的高校應該據此不斷地做出相應調整和創新以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從而更好地探索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大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促進作用。而法律理論的應用能夠讓大學生更好地適應國際發展變化帶來的挑戰,成為綜合性的未來人才。
我國是社會主義法制國家,遵法、守法、懂法是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義務,但現狀并非如此。目前,大多數的大學生相對缺乏法律積累,沒有維護自身權利和義務的意識,對危害自身利益的行為處于一種懵懂狀態,即不懂得如何識別侵權行為和堅守自己的利益底線,也不知道怎樣用合適的手段進行權利維護,自然也就無法識別和監督實踐中遇到的違法亂紀行為。因此,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和手段對大學生來說十分重要,這將極大地提升大學生的保護意識,同時也將發揮大學生建設法治國家的積極作用。通過對法律知識和理論的學習掌握,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將有意識地使用這些知識理論維護自身權益,依法辦事,能夠提升在學習、生活甚至求職過程中的話語權,爭取到更好的利益條件。另外,在法律知識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大學生也應該對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否與法律規定相符,若有差距,則要及時對自身進行調整,以適應國家的法律規定和發展需求。此外,大學生還可以多多參與一些有關我國法律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幫助國家營造一個懂法知法、遵法守法、愛法用法的良好社會大環境,進而提升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與國家將得到同步提升。一方面,大學生可以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以響應國家依法治國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法律意識增強的大學生將給推進法治的國家注入新鮮血液與全新的助力,加快國家建設的步伐。
我國市場經濟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上比較普遍的就業者,畢業后會廣泛活躍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對大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理論的普及和宣傳能夠讓大學生用法律來規范自身的行為,防止出現非法的市場競爭現象,還能讓大學生在市場經濟活動中遇到違法行為時,及時地發現和向有關部門反映,和國家一起營造一個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與之相反,如果大學生不具備應有的法律素養與法律知識儲備,那么他們很難分辨正當競爭行為與不正當競爭行為,自然也無法對非法競爭行為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或制止效果,甚至可能在不知情的條件下參與到非法競爭活動中,助紂為虐。與此同時,我國已經成為僅次于歐盟的第二大經濟體,國家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以提供支持,這一國際現實就對現代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標準。復雜經濟形勢下,大學生只有具備更加扎實的法律素養和相對淵博的法律理論才能從容應對各種新問題,才能用更高層次的眼光來審視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發展自己。因此,大學生不僅要在專業知識和理論方面有一定的建樹,還要注重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再加深對法律的認知和理解,根據市場經濟形勢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盡可能地完善自己,從而為我國的未來發展和不斷前進貢獻力量。
大學生是高校為社會培養的專業人才,而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法律素質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作為建設祖國的主力軍,大學生群體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乎我國的法治國家建設,對國家長治久安具有特別意義。在建設法治社會的關鍵時刻,作為社會一員的大學生應該知法、守法,更應該以法律作為自己的行為標尺,時刻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嚴守法律底線。這一切都需要法律素養的支撐,而提升法律素養又依賴于法律教育。大學生正處于接受教育的人生階段,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法律教育,進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理論就顯得尤為迫切。因此,大學生有必要持續學習法律理論,從而自然而然地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對國家的法治要求有一個更為準確的了解,個人的法律素養和綜合素質也將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不管是利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來研究人的全面發展在教育和社會未來建設中的意義,還是從法律理論對大學生發展的影響入手,提升大學生在維護自身權利和義務方面的能力,為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中國和維護國家秩序安全運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