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玲伶
中共重慶市萬州區委黨校,重慶 404100
隨著國家監察法的深入實施及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有效實現了國家監察對全體公職人員的全覆蓋,這要求全體公職人員法紀水平與之相適應,實現同步提升。然而,在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六類公職人員的實地調研中發現,其對崗位法律紀律知識的掌握及依法履職能力與形勢要求有較大差距。因此,強化公職人員法紀知識教育和法治能力培訓勢在必行。
調查發現,一些公職人員雖然對本職工作十分重視,也認可崗位職責應在法治軌道上依法而行的觀點,但卻沒有認真學習與其崗位職責相關的具體法律法規,對自身哪些職務行為可能觸犯法律紀律底線基本不知,這種現象在國企管理人員、專技崗位履行管理職能的人員中較為普遍。更為關鍵的是,這些人對不掌握相關知識抱有毫不在乎的態度。
調查顯示,不同類別公職人員對所處崗位相關法紀規定,非常了解的不到2.4%,一般了解的占到90.1%。如此心態,毫無疑問會嚴重影響公職人員法治思維的形成,甚至導致其在崗位上“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嚴重阻礙了國家公權力有效運行。
一些公職人員對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知識是明顯抱著“知而不信”,甚至對違法心存僥幸的態度,更有個別為此而自鳴得意。調查結果表明,一些公職人員法治意識沒有全面樹立起來,法治理念還沒有達到指導行為的程度,在其從事或參與管理事務過程中,對于違法違紀操作置若罔聞,為利益以身涉險,導致了“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情形。
調查發現,一些公職人員對所從事的行業和崗位的法紀知識是比較熟悉的,但是,當履職時如何做到“依法而不違法”時,則顯示出一種茫然狀態,對自己與單位的法律關系理不清,自己所在崗位應當承擔的職能職責不甚了然,更是缺乏開展工作所必需程序意識,其依法履職的能力嚴重不足。
公職人員加深法律紀律知識的掌握,不光依靠自己主動學習,更需要通過外在法律紀律知識的教育培訓。但是,目前的崗位法律紀律知識培訓還存在諸多問題。
法紀知識是形成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基石,直接影響公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執法和守法能力。調研數據顯示,除了極少數人有較為系統的法律紀律學習經歷,其余的絕大多數人表示均未參加過系統的相關知識培訓。調查發現,目前公職人員接受法紀教育培訓主要是通過單位法紀知識專題講座、干部培訓機構專題研討班等方式,雖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公職人員隊伍的法紀素養,但普遍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即使個別單位進行了系統性培訓,但往往忽視崗位法律風險防控能力的培訓。在各種法紀培訓中,面對面填鴨式居多,情景模擬、旁聽庭審等實踐性直觀性較強的方式基本沒有。
目前許多行業、許多部門、許多單位也在開展崗位法律紀律的教育培訓,但普遍沒有真正做到將理論培訓與實用知識培訓有機結合,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學不到真正需要的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警示性的法律紀律知識。在培訓老師選取方面,一些水平較高的外聘教師往往由于不經常接觸這些公職崗位的實際工作,對學員亟待學習的法紀知識了解不夠充分,導致授課內容缺少實際性和針對性;如果從單位內部選取有工作經驗的人員來講授,又存在因缺乏系統的法律紀律理論知識,出現就事論事的情況,難以培養公職人員法治思維體系。
法治理念決定法治思維,法治思維決定法治方式。公職人員要依法履職,而不出現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就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自覺將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貫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終。然而現實情況是,法治理論和法治理念教育基本上就沒有開展,即使有開展也是流于形式。樹人必須塑魂,提高公職人員崗位法紀知識水平,必須將加強法治理論和法治理念緊密聯系起來。
在培訓過程中,培訓主體對崗位法紀教育過程缺乏科學管理,造成學習管理過程中存在不規范情況。表現在:一是培訓計劃制定不夠科學,執行教學計劃不夠嚴格;二是培訓實效不夠明顯,授課質量有待提高;三是培訓紀律不夠嚴肅,學風管理有待加強;四是培訓效果評價考核機制不夠完善,對受訓后缺乏跟蹤管理。
責任清單就是從法治角度讓公職人員明確自己“應為”的職能職責,即明晰自己在法律意義上應該或者必須完成的崗位職責。
負面清單就是讓公職人員從法治角度,明確自己所在崗位“勿為”的紅線,即自己在履行職能職責時不能突破的法律紀律底線。
明確公職人員崗位職能職責和法紀紅線,方能提升法律紀律知識和依法履職能力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形勢下構建全員職務涉法培訓體系,要立足提升依法行使公權力與規范管理的工作目標,注重法紀培訓的計劃性與系統性,根據公職人員職務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按照“把握核心、以點帶面、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一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頭雁”效應。領導干部履職所需的基本法律法規、各種法律關系及法律程序應納入單位的年度學習規劃中,通過自學與集體討論學,定期測試與年終考核相結合,建立長效化學習機制,強化領導干部辦事依法、決策問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四法理念”。領導干部要發揮好“關鍵少數”作用,不僅要帶頭學法,還應帶頭普法,定期在工作轄區范圍內開展普及法紀知識專題活動,將依法履職意識融入到廣大公職人員思想和工作中去。二是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深入推進鄉鎮黨委和政府、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制度,拓展其履職范圍,將經常性普法作為其開展顧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三是通過針對性培訓,提升重點行業和關鍵崗位公職人員法紀風險防控能力。梳理六類人群關鍵崗位明確風險重點,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育培訓,落實好法紀風險全程管理。四是把握基層需求,提升公職人員法紀素養。部分基層公職人員,雖未擔任管理職務,但在從事或協助具體的管理工作,同樣存在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崗位風險,需要全方位地開展法紀風險意識教育。
一是加強培訓需求調查。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別的公職人員進行培訓需求的針對性調查,以需求為導向,構建完善的知識培訓和能力培訓的規劃和內容體系。二是采用專家講授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線上學習和線下互動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公職人員依法履職必需的法律和紀律知識培訓。三是以情景模擬方式為主,實現專家實地指導,學員現場模擬,觀眾觀摩點評的培訓模式,進行實戰演練。四是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以各級紀委監察委公布的職務違法犯罪案例,系統梳理業務工作法紀風險點及防范措施,開展分層次、分領域典型案例法律風險防控培訓。五是創新黨?,F場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充分依托廉政教育中心、檢察院、法院、監獄等的設施和條件,對公職人員進行法紀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