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生
山東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
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法學教育非常重視,提出了很多新主張,出臺了很多新舉措,為法學教育的發展增加了動力,指明了方向。可以說,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四個全面戰略提出以來,我國的法學教育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對法學專業建設而言,創業正逢其勢,發展正逢其時。
2017年5月3日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總書記在百忙之中,特地來到中國政法大學,在關于法學教育的座談會上指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就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總書記把法學教育提升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高度,這是法學教育的時代使命與歷史擔當,也為法學專業建設準確定好了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政法大學的座談會上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
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座談會上指出:法學專業教師要堅定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做好理論研究和教學的同時,深入了解法律實際工作,促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多用正能量鼓舞激勵學生。
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發展方向。法學教育不是法學院校一家的事情,是全社會尤其是政法工作機關部門與法學院校共同的責任,對于教師隊伍,要堅持走多元化來源的道路,法學院校敞開門,吸引優秀法官、法學研究機構、社會科學院、國家智庫、知名律師等優質的法學教育人才為法學教育所用。通過掛職、兼職、指導論文等多種方式參與到法學教學中。對于法學專業教師鼓勵更多的社會實踐經理,按照國家培養卓越法律人才的計劃,鼓勵優秀教師到司法部門兼職,鼓勵雙師型教師。
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召開的關于法學教育的師生座談會上指出:在法學學科體系建設上要有底氣、有自信。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和解決好為誰教、教什么、教給誰、怎樣教的問題,努力以中國智慧、中國實踐為世界法治文明建設作出貢獻。對世界上的優秀法治文明成果,要積極吸收借鑒,也要加以甄別,有選擇地吸收和轉化,不能囫圇吞棗、照搬照抄。因此,法學學科要立足國情,找準定位,兼收并蓄,突出特色。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這為法學的教學方法指出了方向,法學是實踐性學科,法學培養的是實踐型、應用型的法治人才,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習總書記的話可知,青年法學學生應該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養成科學的思維能力,對法學學生來說法學是一門邏輯性與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將來當法官檢察官,進公司當法務,進律所當律師都要把學會用法律的思維與法治的觀點思考。把學習法律理論同思考、觀察實踐同思考、庭審過程同思考密切結合起來。要養成了理性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邏輯思維的習慣。更要學會動手動筆,做到知行合一,因此獨立思考,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是法學專業關鍵的學習方法。
多年來困擾法學專業教育的一個棘手問題就是教材選用,課堂使用教材與司法考試推薦教材之間不一致,給老師和同學們造成了許多的困惑,以哪個版本教材為準左右為難,也造成了學生購買教材的成本增加。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組織編寫和全面采用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納入司法考試必考范圍。教材的權威和統一能夠為統一的法律職業考試奠定基礎,也有利于形成統一的法律標準,法律思維,形成共同的法治理念。
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對一個專業給予這么高的重視,給予這么多的支持和關心讓我們無比振奮,唯有辦好法學專業才能肩負起這個時代責任。
2016年12月20日政治局集體學習上的講話,對于總書記一些列關于法學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要入腦入心,做到確實學懂弄通做實。對目前法學專業面臨著辦學指導思想不統一,專業發展方向模糊的問題。目前應該統一思想,解決為誰辦學,誰來辦學、怎么辦學的問題。
德法兼修就是德才兼備。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既是法學教育發展的要求,決定著法學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同時,德法兼修還是2016年12月7日召開的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要求。對法學專業而言,老師與學生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包含法學專業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變枯燥的的法律條文為生動的社會實踐,反對滿堂灌、照本宣科。法安天下,德潤民心,法是成文的道德,講述法的課程,完全可以兼具道德理念的傳播。要重視講課方法,法學課程從不缺乏案例來源,要用好案例教學讓課程生動活潑起來。
在健康中國戰略推進過程中,在國家推進醫改的大的背景之下,考慮到我校是全省唯一單獨設立的醫學高等院校的校情,也考慮到全省醫學院校開設法學專業一共三所院校,不能滿足我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求。因此,法學學科建設要服從服務這個大局,堅持醫法結合,醫法兼收并蓄,從而打造我校法學專業特色。目前來看法學專業建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要作好落實教育部的學科質量標準與打造專業特色之間的關系,既要滿足作為法學專業的基本課程要求,又要體現醫學院校法學專業的獨特優勢。當前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開足開好標準要求的基礎課程,主要作為必修課,對于打造專業特色,最重要的就是打造醫學選修、醫法結合選修課。
從歷年的畢業生和社會需求來看,法學教育還是應該定位于培養法律家,少數人會成為法學家。初步統計,我校法學專業十一屆畢業生從事法學研究的畢業生比例很少,在近千人的畢業生總人數中不足20人的博士生。通過這個比例不難看出,法學作為應用型學科,在打牢打實法學通識教育的基礎上,要更加重視法學實踐教學。下大力氣培養學生的法律操作能力。繼續做好三大訴訟法實務課程的教學改革,讓實務類課程比重更高,課堂組織更高效,學生參與比例更大,評價機制更科學,達到教學效果更好。還要把學校學院積極支持建設的法律診所建設好利用好,盡快推出展現我校法學專業特色的“臨床法學”。
從學生的學法來看,要善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建立起法律、系統思維,歷史思維。在教學與課堂上,應該注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開展問題導向式教學,嘗試探索對分課堂式教學,讓學生萌發出思維的火花,善于表達出自己的思考。縱觀法學專業的發展史,歷史最好的發展機遇就在面前,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法學專業師生只有真抓實干,加快發展才能迎頭趕上,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