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一
吉林警察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在一定條件下,細節決定成敗;偵查細節決策優化,是偵查指揮人員為了完成確定任務,在行動細節上分析出多條方案,并從中選出最佳方案的決策過程。當當前細節決策不一定是最佳的,或按當前決策方案無法完成任務目的,可能由細節決策不當引起時,偵查指揮人員應當進行細節決策優化。
偵查細節優化問題,包括偵查細節實施目標、準則等抽象觀念的優化,偵查細節實施具體過程等的優化及偵查細節實施時間、空間等的優化問題。不論對那種細節問題優化,都是分析出兩個或兩個以上備選方案,并在其中選出最優決策方案。
對偵查細節實施目標、準則等抽象觀念與關系問題的優化選擇,是偵查細節優化的基本內容。
在偵查任務主目標已確定的情況下,還需要對從屬的細節目標及實現細節目標準則進行優化,作為抽象的觀念性優化,對偵查細節目標決策優化是具體細節實施過程優化的前提。在一次基本任務完成中,可確定兩個以上的細節目標。基本目標的完成是該偵查任務的完成與成功,而細節目標未完成可能成為該任務未完成與失敗的隱蔽原因。不但指揮決策時不能遺漏任何有價值的細節目標,而且細節目標的確定必須符合實際、在客觀條件允許的范圍內;遺漏任何一個有價值的細節目標,都可能嚴重制約任務的完成,如需要攜帶武器的偵查行動,沒有將武器的可用性檢驗作為細節目標,可能在使用武器時出現紕漏。另外,在細節目標任務完成過程中該做什么,絕不做什么的準則,是細節決策優化時需要確定的。對保障細節目標實現的準則的違反,是對行動細節目標的違反,因為細節目標的準則是細節目標實現的保障。
偵查細節實施過程,涉及到的人的行為、動作、語言、表情、態度,攜帶、使用物品的種類、位置、數量、狀況及人與人、物、事件關系及人、事、物與時間、空間相互聯系等。
細節實施過程的決策優化,是具象細節手段優化基本部分,是偵查細節指揮決策優化的核心內容;對具象細節手段的適宜性必須反復思量。細節手段決策優化,需要考慮、選出細節手段的最佳方式與過程,包括動作樣式、語言內容與形式、表情、態度,攜帶、使用物品種類、位置、數量與狀況等多方面內容。忽視任何一面內容,都可能嚴重制約任務的完成,如在細節實施人選的從屬關系方面沒做調整優化,可能在這方面出問題。
偵查細節實施時間、空間,是細節行動需要的時間、空間,包括細節行為所需的很短的時間、很小或不引人注目的空間。
偵查細節決策優化,必須優化確定細節行動需要的最佳時間長度與位置節點;應確定在較短時間、最佳的時間位置節點內完成細節行動,但前提是必須保證任務完成的質量;拖延時間可能制約細節任務的高效完成,或者使細節任務的完成前功盡棄。
偵查細節實施空間,是細節行動開展的空間問題,如行動空間路線問題。這些問題規劃不當,會造成時間的拖延與行動成本的增加;優化后的偵查細節實施的最佳空間,應該能夠節約偵查時間,提高偵查任務完成的效率。
偵查指揮人員應該將偵查過程劃分為多個細節,逐個細節進行優化,使整個偵查行動構成得到優化。
對所要優化的細節首先應確定其價值、意義。細節的價值、意義一般由是否有益于任務主目標的完成來確定,但有時在一個偵查過程里可能包括不同的目標,這時與主目標的目標不同的偵查細節的價值、意義有其獨立性,即一些偵查過程可以一箭雙雕,偵查細節過程不僅可從屬主過程,也可作為的具有獨立目標的在主過程實施時同時實施的過程,這一細節過程的價值、意義如何,是否必要,是否妨礙主過程的實施,是細節決策優化時必須考慮的。
對偵查細節優化的第二步是對需要優化的偵查細節相關問題考慮出多條抽象的或具體的方案;確定兩個或以上備選方案,也是決策優化的必要步驟;只有偵查細節的備選決策方案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才存在決策優化問題。在偵查指揮中,需要對各種細節問題進行認知與解決。對每一個偵查細節問題,如實施的目標、準則、過程、涉及人與物、需要的時間與空間等問題,可能有多種認知與解決的方案,有的方案費時費力、面臨風險,還可能解決不了問題,而有的方案卻省時省力,容易安全,能夠低成本,因此,偵查指揮人員細節決策時,必須進行分析與選擇,若隨意決策,很可能由于細節策劃不是最佳,而費時費事,甚至貽害大局。
偵查細節決策優化時必須使大腦處于一個或長或短的醞釀過程。醞釀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步驟之一;解題時不過早閉合答案,對答案多樣的問題一直開放思考,使問題處于模糊未解的醞釀效應,恰恰預示著創造性突破。除完成細節任務目標時需列出不同方案,在具體實施細節及時間、空間上也必須列出不同的選擇方案,為之后比較不同方案的利弊,使認知的醞釀效應持續,選出高效能的細節決策方案創造前提條件。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必然有一條是最佳的。優化選出最佳的細節方案,必須具備“安全”與“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優化標準。形成最佳偵查細節決策方案,首先要認定先前列出的各種細節方案無遺漏,之后權衡比較各種細節方案的優劣與可行性,選擇確定安全概率高、成本少、“耗時耗力最小”的細節決策方案。在擇優方案時,必須把案件與偵查作為系統整體對待,使偵查在全面推進時,優化細節決策、把握細節重點,盡量實現偵查由細節而突破。
細節決策方案的權衡優劣,有時需要在偵查進展中,在實踐的檢驗中逐步完成。
渴望創造是一切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活動的前提條件。“細節往往因其小,而容易被人忽視,掉以輕心”[1],偵查指揮人員具有高效完成任務的渴望與責任心,必然會想盡辦法對各種偵查細節進行決策優化,避免由細節不當引起的失誤。
細節信息是思考細節問題的前提條件,缺乏必要的細節信息無法進行準確的細節思考;在獲取事件細節信息,并對其進行辨別時,應特別注意在雜亂細節信息中找出對偵查決策細節優化有意義信息。
具備利用信息必要的物質條件能夠幫助簡化或實現決策細節優化,彌補決策細節漏洞。“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為求解最優化問題和決策提供了有效手段,大數據的出現,又為最優化方法和決策理論帶來新的挑戰”[2],如在決定達到目標的最佳行走路線時,利用智能地圖的導航功能,可自動劃出最短、最省時線路,節省思考時間,避免因街路不熟悉帶來的困頓而無法正確決策的情況。“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國王,輸了一場戰斗”[1],如果沒有補上丟失那個釘子的釘子及錘子這些物質條件,怎能優化決策補釘子的細節行為?
在偵查細節決策優化時,要考慮到“萬一”。萬一情況突變怎么辦,必須留后路,在時間、空間的細節上嚴格把關,反復思岑,一定不要圖省事而略過一些必須考慮的問題,因為恰恰可能在圖省事被略過的細節問題,在將來變為實際問題,造成很大的不利。策劃時圖省事,可能為后來的行動帶來大的麻煩,因此,要把可能出現的細節問題毫無避諱地擺出來,一一加以認真考慮,才能為細節策劃的實施杜絕后患。
決策是在不同的條件下做出的,這些條件會對決策者的情緒、意志、注意、觀察、記憶、思維與行為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干擾,特別是在不利的條件下,決策者的心理可能受到嚴重干擾,一些干擾排除不了,決策者對細節問題可能無暇考慮,對每一個決策細節的可選方案無法列出,或無法準確選出最佳細節辦法,致使決策細節隨意,或不是最佳的選擇。
在偵查指揮決策者受到不利條件干擾時,必須亂中求靜、亂中求精,對決策細節內容的周密性與精準性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反復思量;在時間緊促時也不要慌亂,決策時盡量做到情緒穩定,迅速調出關聯記憶的知識,使思維清晰,迅速對細節列出各種可行辦法并從中作出最佳選擇。
在決策細節優化時,要急中生智,迅速聯系大腦中有關知識經驗,調動邏輯、辯證、直覺與形象思維,思維做到活而不亂,從各個側面擴散思考,列出各種可能選擇,聚合各種信息,深入辨析優劣及施行時可能遇到的問題,盡力做到所優化選出的細節決策方案是安全與效益最大化的,形成未戰而先勝的細節決策優勢與一發動全身效應,如,2017年山東省昌邑市公安局歷時22年,偵查的一起傷害致死在逃案件:前期偵查沒有窮盡細節、優選破案路徑,致使此案22年懸而未決,重新啟動偵查后,發現之前忽略了調查獲知案犯有一個私生女兒,小名叫小楠這一細節,通過分析案犯姓劉,因此,案犯女兒應該叫劉X楠或劉楠,偵查指揮人員決定將調查此私生女兒的情況作為細節突破口。通過案犯潛逃時間段大量戶籍信息的查詢與調查,確定了其私生女兒的身份及其現在河北保定某地。通過秘密觀察,發現其經常與一名老年化名男性聯系。因為時過多年,嫌疑人又是化名,偵查指揮人員在確定嫌疑人身份這一偵查細節上又通過決策優化,決定跟蹤密取其指紋。跟蹤人員在該男性觸摸過的樓梯扶手上提取一拇指紋,與22年前案犯劉X遺留在行兇煤鏟木把上的指紋一致,隨后將其抓獲,破獲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