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國成
JG/T 194-2018《住宅廚房和衛生間排煙(氣)道制品》于2018年6月26日發布,2018年12月1日實施,由于新標準剛開始執行,許多內容是各個相關方不熟悉的,所以本文主要對新標準展開研讀及討論,并對一些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
排氣道標準由起草團隊對標準編制進行宏觀把控,按照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要求,加入隔熱性的指標。起草單位按照隔熱性的要求對舊標準進行了修改,耐火性能試驗方法的起草、判定也沒有大的問題。但是使用標準中5.2條規定的水泥、細石、砂、輕骨料和鋼筋等材料生產的15mm厚產品,是無法滿足隔熱性要求的。而生產隔熱性產品就需要使用新材料,新材料制品的價格比起水泥制品要貴6~8倍,這么貴的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自然無法落地,即便落地也沒有銷路。而且如果更換新材料,也會超出標準規定的范圍。如果對標準進行修訂,可能會增加其他材料制品,使可用生產材料的范圍更廣。
排氣道制品內部加強筋分為鋼絲網和玻璃纖維。現在如果新標準JG/T 194-2018《住宅廚房和衛生間排煙(氣)道制品》的耐火性能項出現大面積不合格,或許可以啟用舊標準JC/T 854-2008《玻璃纖維增強水泥排氣管道》對產品進行檢測。雖然玻璃纖維制品是落后的淘汰產品,但是在新舊標準青黃不接的狀況下,生產玻璃纖維排氣道制品或許是讓工作繼續開展,且不會出大問題的一種方法。
其實本標準的問題還不只是耐火性能的問題和原材料問題,對于標準中的關于耐軟物撞擊(抗柔性沖擊)的描述也是說法不一,具體詳見表1。
通過上表可以了解到,本標準可能存在一些標準表述問題、技術參數問題。下面會談到標準交叉重復矛盾問題:如果允許非隔熱的排氣道生產,就和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需要符合隔熱性的要求相沖突。從邏輯關系上來說,要么降低標準要求,允許非隔熱制品能夠通過驗收;要么整體提高該類制品行業整體的生產、銷售成本,以便使用高價格的新材料造出符合隔熱性要求的產品。
其實很早以前通風管道標準起草人也解讀過排氣道制品的檢測方法,比較適和用GB/T 17428-1998《通風管道耐火試驗方法》標準的實際受火狀況進行檢測,滿足完整性即可。排氣道產品不適用于新標準GB/T 17428-2009《通風管道耐火試驗方法》的外部受火條件進行檢測。筆者認為即便對制品有溫度要求,也應按照試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屈服強度的平均值來對承載能力進行要求,現目前要求制品平均溫升不超過140℃,最高溫升不超過180℃,顯然過于嚴苛。我們也進行了多組試驗,經過多種條件試驗的反復驗證,發現水泥制品均不能通過耐火性能檢測。

表1 新老排氣道產品標準問題描述
綜上所述,建議本標準可以進行修訂,修訂內容有以下3點:
1. JG/T 194-2018《住宅廚房和衛生間排煙(氣)道制品》標準中耐火性能試驗圖A.2中4-熱電偶T1的位置,由現目前的300mm改為1200mm,也就是熱電偶布置在第二根管道上面。這樣調整后,由于空氣冷卻加上分段冷卻,可以使溫度控制在標準要求的范圍內。
2. JG/T 194-2018《住宅廚房和衛生間排煙(氣)道制品》標準中5.2原材料條款中增加5.2.7條,排氣道制品可以使用其他無機不燃材質的材料進行生產,性能應符合相關材料的標準要求。
3. JG/T 194-2018《住宅廚房和衛生間排煙(氣)道制品》標準中耐軟物撞擊試驗應以圖集的形式進行表述,明確沖擊位置并畫圖示意,以便等邊長、雙腔體、多腔體、變徑尺寸等多種規格型號的排氣道制品可以進行準確確定沖擊部位。
如果按照現有標準開展大規模的監督抽檢,大批量產品不合格將造成負面的行業輿論甚至社會輿論,會給排氣道行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為了更好的開展新標準的推進工作,還希望標準盡早啟動修訂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