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摘 要:我國地緣遼闊民族眾多,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施方法也各有特色、不勝枚舉。本文致力于分享鄉村振興戰略的方法舉措和形式,為各地區的農村發展和工作進行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農村振興 ?經濟發展 ?思路模式
一、當前鄉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現狀
(一)城鄉二次元結構依然存在
城鄉二元化問題是我國農村發展急需突破的重要瓶頸,嚴重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進程,要素的流動方向通常是農村單方面進入城市,而農業和農村的腳步與時代前進步伐的不協調則是導致城鄉分化日益嚴重的元兇。
(二)農業發展水平落后
農村的發展水平落后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城鄉融合發展勢必不可阻擋。據調查,我國農村農業的發展水平和國家經濟發展的規劃嚴重不協調,一方面,農業農村中的產品存在生產結構的不合理并且階段性產能過剩;另一方面,農產品的價格和成本甚囂塵上導致了部分地區的中下層收入群體無法正常消費。
(三)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
高素質勞動力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農村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流向了城市,同時將農業技術和知識帶走,造成了農村的生產發展匱乏專業素質和技術能力,從而影響了農村的生產發展。此外,高素質人才選擇在城市扎根,不愿意回歸農村,也導致了先進農業技術無法帶回到農村,造成了農業生產的方法原始和效率低下。
(四)農業發展環境問題突出
環境問題導致了農產品的質量不高,制約農業收入影響農村發展。綠水青山已不再是人們對農村環境的固有印象。農村的發展和興旺需要技術支持和資金輸入,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才是農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五)農產品牌不足,經濟價值較低
農產品的品牌建設不足,制約其經濟價值的實現,影響農村經濟長久發展。農產品品牌效力低,則沒有附加值和消費粘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農產品的質量品質不高,是質量優秀的農產品被消費者購買之后也會因為成本的等一系列原因導致農村的經濟收益不足。二是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單一,從而導致農產品走出去困難,農產品售賣極易出現滯銷和虧損的現象,農產品的效益不穩定影響農村的發展。
二、如何有效促進鄉村經濟振興發展
(一)堅持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共同發展才是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首先,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支持,鄉村城市的融合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和推動。此外,政策支持需要為鄉村的經濟發展提供資金融合途徑,對農村農業的發展提供服務支持和稅收優惠,讓更多的社會資源和資金流向農村廣袤的發展天地。
(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特色才是農產品發展的王牌,更容易在農產品的發展中形成獨特優勢。農業發展過程需要牢記特色二字,盡可能發揮特色優勢,培育特色農產品而促進本地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致力于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三)培養新型農民
專業技術的缺乏是農村發展一直以來的瓶頸,而新型農民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技術能力,與新型農民的專業技術相伴而來的是先進的科技設備,將不愿意從事原始勞動的年輕勞動力吸引回來,實現農村經濟的長久發展。
(四)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人才是農村發展的關鍵,而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力建設隊伍,鄉村興旺需要一批有能力有才能的人才隊伍。其次,需要培養專業的基礎農村管理團隊,需要打造專業化的農村生產經營團隊,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上述措施建議旨在激活農村資源,打破發展瓶頸,為農村的振興發展提供新的可能。
(五)建設農業示范園區,強化鄉村環境治理
農村示范園區的建設可以促進特色農產品的不斷發展,讓生態環保技術得到新的推廣和發展,從而實現農業生產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農村的人均居住環境和鄉村的生態質量也逐步得到恢復,鄉村將恢復昔日的活力,人們心目中的美麗鄉村、富裕鄉村將實現。
綜上所訴,農村經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村的發展穩定助力于國家的穩定和諧。鄉村振興的戰略下,我國需要更加注重農村的經濟發展,加強資源幫助,優化基礎設施,促進城鄉融合,讓農村經濟在城市經濟的強大帶動作用下煥發新生活力。并且,鄉村管理層需要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口素養,讓農村經濟的發展在高水平勞動力的支撐下展開華麗新篇章。
參考文獻:
[1]管必英.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OL].現代農業科技,2019(18):212[201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