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蓮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層次不斷提高,對各行業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發展模式的影響,我國多數企業自身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各種缺陷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完善。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國企的實際情況,重點針對私募股權基金融資風險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有效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路徑,具體如下。
關鍵詞:私募股權 ?基金融資 ?優化路徑
一、融資失敗風險及其優化處理路徑
(一)商務談判過程中觀點不一致風險的處理路徑
就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如果要開展融資活動,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編制可行性發展計劃,并開展全面的分析活動,正確理性的對待股權融資活動,對預期的收益進行合理的預測。只有確定了企業的基本估值以后,才能夠直觀的了解企業的價值與價格,對其他方面的商務條件進行正確的處理。
(二)存在實質性的法律障礙的處理路徑
企業在進行融資之前,務必要了解與投融資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只有正確的解讀可能存在的法律障礙,并對融資活動進行全局性的分析,才能夠避免風險問題發生,還要注意在投融資的過程中,一定不能設置太多的交割條件。
(三)政府的審批流程難以通過風險的處理路徑
企業要想促進投融資活動的順利開展,就一定要與政府部門進行交流與溝通,并了解我國相關政策的變化情況。在熟悉了政府對企業所處行業的管理方式之后,調整企業的發展計劃,并編制應急計劃。主要目標就是為了應對各項經營活動無法通過政府審批的問題。
(四)增加投融資雙方互信的優化路徑
企業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交流機制,善于使用溝通方面的技巧,才能夠有利于雙方的各項談判活動順利開展。在完善企業談判機制的同時,了解小組成員的基本工作職責,樹立責任制。逐步明確基本的授權范圍,開展全面的協調控制工作,了解各項經營活動的運行情況。為投融資活動編制準確的時間表,減少人力物力的消耗。
二、商業秘密泄露風險及優化處理路徑
(一)投資前盡調工作導致商業秘密泄露的優化路徑
就投融資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項目投資人員會對投資方做更加全面的了解,逐步開展盡職盡責的調查,還可能會涉及到許多融資方的機密。為了保證融資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就要簽訂保密協議,對投融資的整個活動過程進行絕對的保密。在對保密合同條款進行健全與完善的基礎上,了解雙方的基本保密范圍。
(二)缺乏有效約束方式或保密約定履行不到位方面的優化路徑
由于融資方的保密意識較差,在投融資活動談判之前,缺乏有效的約束與控制措施。即使已經簽訂了保密合同,如果對其中的條款沒有明確的解釋,就會對后續的員工履行基本職責產生直接的影響。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利用分段分布的方式,提供出更多的保密資料。融資方需要結合融資的進度,提供重要的信息,還可以在適當的范圍內披露企業的核心機密。
三、違約風險的優化處理路徑
(一)陳述與保證不準確的優化路徑
投資方的因素:投資方沒有開展對融資企業的全面調查工作,無法更加準確的分析企業的發展情況。融資方的因素:企業在開展各項活動之前,如果還沒有做好準備工作,相關工作人員不允許將真實的信息披露出來。要想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保證企業披露出來信息的真實性,還可以從外部聘請更多的專業律師。在簽訂投資協議時,融資方要對限制條款進行分析,并對保證款項的基本范圍進行控制,保證有效范圍能夠越來越小,避免因融資方違約而面臨的風險問題。
(二)股權變更后未能按時達成承諾目標風險的優化路徑
融資方在變更了股權之后,如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原先的承諾并沒有兌現,融資企業可能會受到自身因素的影響,無法實現長遠的發展目標。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減少違約賠償的基本職責,就要解決由于披露事項導致的違約問題。如果是因為投資方的疏忽,并且沒有對融資方披露的部分提出明確的要求,就可以免除其違約責任,盡可能在投資合同賠償條款部門當中,明確作出賠償的金額。
四、公司融資后運行困難問題的優化處理路徑
(一)投資人可能有否決權方面的優化路徑
通常情況下,一般的投資人為了從根本上保證自身的基本權益,在開展投資活動時,就要對各項重大事項實行一票否決權。因此,融資企業在規定合同條款時,要約定使用一票否決權的使用范圍。在不影響雙方利益的基礎上,使用一票否決權,應當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為基礎目標,并結合投資人持股的比例,給予相應的否決權利。
(二)直接參與經營管理方面的優化路徑
企業在投資成功之后,投資人會要求直接參與到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當中。通常表現為各項重大經營決策、資金使用與派駐財務負責人,并共同行使決策權。所以,建立僵局解決價值,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出現因經營決策導致投融資雙方出現意見不一致問題時,經常會出現對峙時間段。為了保證后續時間內,企業能開展正常的運營與生產活動,就要給予投融資雙方足夠的時間,開展有效的探討工作,保證處理意見的一致性。
五、影響上市隱患的主要原因及優化處理路徑
(一)投資人額外權利違反“同股同權”問題的優化路徑
就行使表決權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雖然要求同股但是不同權。通常情況下,投資人會結合所持有的股權,采用數倍的表決方法,履行基本的職責。將公司法作為重要的依托,并對投資人提出明確的要求,拒絕所有不符合同股同權的基本原則。在了解投資協議條款約定的基礎上,如果融資企業申請了上市,就表示其不再享有額外的權利。
(二)對賭調控風險的優化路徑
在開展股權投資活動時,投資機構往往都會使用對賭條款,并開展對融資企業的管控。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賭條款的簽訂與股權比例也存在許多的不同之處。在基本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融資企業要避免與投資人簽訂對賭條款。一般情況下,對賭條款可能會出現不利于融資雙方的問題。如果無法真正避免出現對賭條款的問題,就要選擇雙向對賭的方式,結合我國的法律法規,申請上市時,取消所有的對賭機制。
六、結束語
總之,私募股權融資是企業融資方式的一個重要手段,有利于企業成熟壯大,推動企業上市,促進產業發展。但由于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起步較晚,監管力度不足,導致風險問題頻發,這就需要企業自身加強風險防控,避免風險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朱杰.民營企業私募股權融資風險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7.
[2]梁曙光.私募股權基金對民營企業公司治理的影響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3]張紅茹.論私募股權融資于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性[J].商場現代化,2016(0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