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娟
抓黨建要抓在關鍵處,促脫貧要促在實效上。作為有扶貧開發任務的非重點縣,安徽省南陵縣緊緊圍繞中央、安徽省委和蕪湖市委關于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精神要求,以“黨建品牌深化工程”為引領,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著力提升黨建質量,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
南陵縣委始終將加強黨的領導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把脫貧攻堅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
一是建立一抓到底的責任體系。高規格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高頻次開展督查調度,研究制定《全面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脫貧攻堅九大工程23項工作方案等“作戰方略”。堅持各級黨組織書記一起抓,壓實縣、鎮、村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一把手”責任,完善“縣領導直接聯系、單位包村、干部保戶”幫扶責任機制,并將抓黨建促扶貧工作成效作為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的重要內容及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是建設全面過硬的組織體系。以“美麗黨建”工程為載體,以標準化建設為龍頭,著力提升農村基層黨建質量。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協會等設立功能型黨組織4個,升格30個村(社區)黨支部、黨總支為黨委。加強基層基礎保障,累計完成138個2.1萬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擴建工程,統一規范“一旗兩墻三欄七室”設置,把村級組織活動陣地打造成為綜合性、開放式聯系服務群眾的平臺。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工作經費、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聯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設立1000萬元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提升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2019年,縣級共統籌4700萬元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由村級黨組織牽頭領辦33個扶優培強村級集體經濟項目。
三是健全規范完善的制度體系。依托“愛黨建”平臺,規范“三會一課”,全面推行“愛旗日”(黨員固定活動日)制度,喚醒黨員身份意識,固化黨員“政治生物鐘”。結合縣委巡察建立基層黨建專項檢查制度,制定基層黨組織換屆“二次提醒”、發展黨員“全程紀實”等9項工作細則,確保全面從嚴治黨落細落小落實。規范村級組織權力運行,健全村(居)務監督委員會,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組織群眾選擇確定產業項目、動員群眾參與工程服務監督的作用。在基層黨組織帶領下,全縣8個貧困村通過新建光伏發電、發展大棚蔬菜、水產養殖等產業扶貧項目,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69.8萬元。
堅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把最優秀的干部人才資源向脫貧攻堅一線聚集,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脫貧攻堅骨干隊伍。
一是選優配強“領頭雁”。以村“兩委”集中換屆為契機,堅持“鼓勵能人、發現新人、重視軍人、回避親人、拒絕庸人”,通過村內選賢、跨村交流、機關下派等途徑,選優配強村級組織“領頭雁”。其中,新任160人,占68.4%;復員退伍軍人70名,占29.9%;女性24人,占10.3%;平均年齡44.9歲,最年輕的村級組織書記28歲;大專以上學歷占71.6%,性別、年齡和學歷結構明顯優化。
二是穩步實施“雁陣”計劃。建立《村級后備干部縣鎮聯選聯聘辦法(試行)》,兩次公開選拔100名農村社會工作者,其中26人換屆后進入“兩委”班子隊伍,以“第一書記”、“兩委”干部、大學生村官、后備干部為主體的“雁陣”行列初具雛形。扎實開展名村掛職、學歷教育、雙技培訓等教育培養工作,依托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舉辦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全面完成新一屆村“兩委”主要負責人任職培訓,幫助他們精準掌握扶貧政策,理清脫貧攻堅思路,切實提升扶貧能力。
三是統籌聚合干部資源。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培養鍛煉和考察識別干部,選派12名優秀“春谷菁英”年輕干部到扶貧一線掛職鍛煉,提拔重用扶貧領域干部45人。堅持“選硬人、硬選人”,先后選派149名科級干部赴非貧困村任派駐扶貧工作組組長、298名鎮干部任派駐扶貧工作組成員,目前縣、鎮、村三級共1826名干部擔任幫扶責任人,實行常態化嚴格管理。
通過載體創新,激勵基層黨員干部擔當作為,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一是樹“扶貧先鋒”,講扶貧故事。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做合格黨員、爭當扶貧先鋒”主題實踐活動,兩年來,累計評選產生年度“扶貧先鋒”45名、月度“扶貧之星”47名。整理各級各類黨員干部的扶貧故事,與家風家教故事、入黨故事一并,深入186個黨支部開展“初心故事匯”宣講。拍攝《扶貧路上黨旗紅》專題片,發掘南陵扶貧精神,開展“鄉村振興我們怎么辦”大討論活動,在全縣上下凝聚起扶貧開發的磅礴精神力量。
二是辦“集結行動”,圓脫貧心愿。以“微黨課”“微先鋒”“微警示”“微感悟”“ 微心愿”等“五微+”為主要內容,開展“集結在黨旗下”活動,增強黨內組織生活的有效性。兩年來,全縣累計開展活動35場次,近萬人次參加。基層黨組織認領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提出的生活救助、就業培訓等各類“微心愿”311個,充分釋放組織的關愛與溫暖。
三是抓“黨群戶聯”,促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雙聯系”工作和“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總結推廣許鎮鎮黃墓村“黨群戶聯體”經驗做法,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原則,由機關干部、村干部、能人大戶、非公企業分別擔任戶長,組建項目收益型、志愿服務型、紓困解難型、互幫互帶型四大類“黨群戶聯體”85個。其中,全縣126家非公企業及其黨組織共計為脫貧攻堅捐款捐物230萬元,參與投資560萬元,帶動貧困戶1000余戶,開發扶貧崗位2248個,為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筑起堅實可靠的黨群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