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維
摘 要:長時間以來,會計核算失真現象的出現將會給企業運營發展帶來直接影響,一旦出現會計核算失真狀況,不但會損壞投資者的自身利益,同時也影響國民經濟穩定發展。本篇文章首先對會計核算在企業中起到的作用進行闡述,從治理體系問題、組織結構問題、會計監管問題三個方面,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失真成因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企業會計核算失真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企業 ?會計核算 ?失真成因 ?治理對策
從會計核算失真角度來說,主要是財務賬簿及報表展現出的財務核算結果和實際之間的偏差,不能真實反映出會計主體經營狀況和成果。在這種情況下,將會使企業不能根據現有的數據信息制定精準的發展決策,阻礙企業更好發展。所以,加強對會計核算失真成因探究,針對探究結果提出對應治理對策,在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同時,也能夠給企業發展決策制定提供精準的數據,從而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一、會計核算在企業中起到的作用
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及經濟體系改革不斷深入的環境下,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新的要求。近幾年,我國部分企業存在的會計造假現象,導致會計核算失真現象頻頻出現,嚴重阻礙企業快速發展。會計核算信息失真將會給企業運營發展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做好會計核算工作,及時對各種造成會計核算失真現象出現的因素進行防范處理,采取有效的治理對策,能夠從根源上避免會計核算失真現象出現的同時,還能保障會計核算質量,對推動企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企業會計核算的失真成因
(一)治理體系問題
企業內部治理體系不完善是導致會計核算失真現象出現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部分企業沒有根據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在企業設立專業的內部治理結構,受到企業領導層人員主觀意識影響,企業權力集中在少數管理人手中,“內部人”管理問題較為嚴峻。其次,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為了滿足自身利益目標,一般會采用“粉飾”會計信息方式損壞企業整體利益,導致會計核算失真。最后,現有的內部治理體系不完善,無法給企業治理工作開展提供指導。并且,企業投資人員不能對企業運營情況有所了解,使得一些經營者出于對自身利益思考,通過會計弄虛作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造成投資者利益受到影響。
(二)組織結構問題
為了保證會計核算工作順利開展,減少會計失真現象出現,在企業內部組建專業的組織機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從目前情況來說,部分企業沒有給予會計核算工作高度注重,更沒有結合會計核算要求,設定會計核算管理部門,無法給會計核算工作開展提供支持,引發會計核算失真現象。與此同時,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綜合水平有待提升,面臨會計信息統計和法律認可度不強的狀況,缺少完善的競爭和激勵體系,不能對企業管理人員工作行為進行規范和監管,從而導致會計核算失真。
(三)會計監管問題
會計監管體系的缺失,是引發會計核算失真現象的根本所在。首先,我國相關的法律政策不全面,現有的監管體系不滿足企業運營發展要求。這些現象的出現,使得企業會計核算失真現象出現。首先,即便我國部分法律制度對會計信息弄虛作假行為進行了處罰和規范,但是因為市場體系的不全面,缺少高效的監管體系,諸多法律制度還不能發揮應有的監管作用。其次,我國其他會計監管部門,如工商部門、財政部門、稅務部門等,對企業會計監管通常是以自身角度入手,各個監管部門之間存在交叉等狀況。所以,企業會計將會通過相關職責部門監管漏洞弄虛作假,無法保證會計核算結果的真實性和精準性。
三、企業會計核算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完善治理體系
治理會計核算失真現象的主要對策在于,從會計信息主體企業入手,通過科學設定企業內部治理體系,從根源上防止會計核算失真現象的出現。首先,企業應該把現代企業治理體系當作標準,構建完善的企業內部治理體系,特別是構建高效完善的董事會體系,在董事會部門的領導下對企業日常運營活動進行監管,在企業決策制定中發揮應有的價值,防止發生“內部人控制”的狀況。其次,企業應該建設激勵體系,從根本上處理舞弊問題,規范管理人員行為,從而防止會計核算失真問題的出現,保證企業正常運營。
(二)優化組織結構
優化組織結構是保證會計核算工作順利進行,防范會計核算失真現象的主要對策。首先,企業應該給予會計核算工作高度注重,組建專業的管理團隊,由專人負責會計核算工作,將會計核算工作落到實處,對會計核算過程進行監管,及時找出問題并處理,提升會計核算效率,減少會計核算失真現象出現。其次,加強企業職工管理,規范職工工作行為,完善激勵體系,將職工績效和工薪相結合,加強對企業管理人員日常工作的監管,規范企業經理人工作行為,提高企業會計造假成本,從而避免管理人員出現弄虛作假現象。最后,在企業內部科學構建組織結構,并合理分配專業治理工作人員,全面負責企業治理工作,賦予其相應權限,保證治理工作順利進行。
(三)加強會計監管
完善的會計監管體系,可以從內到外對會計核算過程及會計質量進行監管,從而防止會計核算失真狀況的出現。首先,國家相關部門應對現有的會計監管法律體系進行優化完善,對會計核算失真現象嚴格處理,同時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會計信息造假成本。其次,政府管理部門,如財政部門、工商部門等應該加大對企業會計信息監管力度,及時做好交流工作,規范監管企業在內部設定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最后,規范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完善法律體系,并且將其落實到實處,發揮監管作用,防范會計信息虛假行為的出現,保障會計核算質量,給企業發展決策制定提供參考。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會計核算失真治理作為一個比較繁瑣且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在完善法律體系的正確引導下進行,從根源上防止會計核算失真現象的出現,保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安全。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部分人員為了維護自己利益,一般會通過虛假會計信息的方式粉飾報表,便于給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損壞投資者及社會的利益。所以,為了避免該狀況,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從完善治理體系、優化治理結構、加強會計監管等方面入手,加強會計核算過程監管,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維護會計信息應用者權益,給企業制定決策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從而讓企業運營發展朝著理想的方向前行。
參考文獻:
[1]陳雪松.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對策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9):97.
[2]王維娜.會計信息失真的深層原因與應對策略[J].中國商論,2019(17):170-171.
[3]秦杰,張子杰.全面質量管理對會計信息質量管理的啟示[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9):285-286.
[4]段琪.會計核算的失真原因分析及治理[J].納稅,2019,13(2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