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變玲
摘 要:信息技術將我們帶至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財務機器人、共享中心、協同辦公等財務流程自動化服務為財務會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財務數據的精確性和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要求企業基礎管理規范化標準化,財務人員有更多的精力處理比如制定管理策略等更有價值的問題,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關鍵詞:新技術背景 ?財務會計 ?管理會計 ?轉型
一、新技術背景對企業基礎管理及財務會計的影響
新技術背景對財務會計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對企業的基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傳統財務會計原始憑證主要通過人工審核,對財務原始憑證、基礎資料的標準化要求以主觀性判斷為準,沒那么嚴格,而新技術時代背景下,大部分數據的處理主要依賴信息系統,原始資料稍有瑕疵則很難通過審核,對基礎資料的格式化、標準化要求較為嚴格,這就要求企業基礎管理過程的標準化、流程化和規范化。也是企業基礎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以建筑企業為例,BIM技術、裝配式建筑的出現必然要求企業在人工、機械等基礎作業時更為規范,在材料使用方面采用限額領用,采購員在采購材料時以預算好的計量數據作為主要參考依據,材料員在處理材料入庫、出庫工作時更為審慎,更為規范。因此新技術對財務與會計提出更高要求的背后實質是更為規范、標準的企業基礎管理在做支撐。
以往財務會計注重對過去資料的分析與整理,對已有的數據進行總結,而新技術背景下的財務與會計工作不局限于過去,更側重于對未來工作的預測和指導,更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
從2017年5月中旬開始,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財務機器人相繼問世,程序化的財務工作被機器人替代,財務流程自動化服務不僅節約了絕大部分的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為企業管理提供了更為精準、高效、高質量的數據支撐。但是這些數據處理技術不能自主思維,不能制定管理策略,所以傳統計量核算的財務人員只有具備更加豐富的知識結構,有人工智能不具備的能力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二、新技術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的障礙
(一)管理觀念的制約
新技術背景下,財務會計人員的職責范圍因此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工作重心從最初的簡單重復工作,延伸進入到了市場、人力資源、生產以及銷售等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搜集、整合、處理與分析數據。財務會計工作趨向綜合化,要求從業會計人員能夠轉變觀念,形成綜合管理意識。
(二)管理會計制度不成熟的制約
相對于財務會計制度不斷走向成熟,管理會計則處于新制度的形成階段。只有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發展到與財務會計同水平階段,財務會計制度才能與管理會計制度有效對接,這樣涉及多部門配合的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三)知識結構的制約
管理會計應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財務專業知識之外的行業知識、管理知識、人力資源等各方面的知識必須相應配套,而現實中財務會計在短期內很難做到全面通,也直接影響轉型的實現。
三、新技術背景下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
多元化信息的需求。傳統財務會計以貨幣計量和會計周期作為前提,通過財務報表中的經濟數據對決策者負責。但是新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背景下,會計信息表達的格式和形式變得多元化,涌現出大量半結構化甚至非結構化類型的數據形式,這些數據需要在經過分析與加工基礎上才能夠提煉出對企業有價值的信息。
決策視角的轉變。財務報告形式相關性增強,財務會計所建立的具有結構化特征的數據,并不是投資者決策的唯一支撐,投資者在決策的過程中會對海量數據進行模擬、檢測,并從業務、市場、區域特征等多渠道搜集整理匯總信息。而傳統財務會計掌握信息主要是事后獲得,報表反映的是過去信息而非實時信息和未來信息,無法為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前瞻性和控制性信息。例如,無法反映客戶未來需求情況、市場偏好、區域特性等核心信息。因此,傳統財務會計工作的價值必然遭受質疑,也必將被新技術背景下的管理會計拍死在沙灘上。
對財會人員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會計職責就是結合會計核算以及圍繞核算的工作劃分出來的。新技術背景下,需要財務會計人員從認知統計性向管理價值型方向轉變。向傳統財務會計人員提出了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的挑戰,財務會計不再只是記錄和統計,而是需要更加豐富的知識結構去實現企業綜合管理。
加強風險識別和控制。新技術背景下,通過大數據預測的方式,管理會計應加強企業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
四、新技術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措施
(一)拓展知識結構,適應轉型要求
作為新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背景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財務會計人員,不再是審核單據、錄入憑證、計算報表這么單一。需要具備信息技術人員對信息整合的熟練、需要專業財務會計人員對財會專業的精專,更需要多元的語言和計算機基礎以及對行業知識的全面了解。必須有針對性地制定詳盡的培訓計劃,比如計算機、信息語言、財務軟件、企業管理系統、業務常識等內容的培訓和指導。
(二)加強溝通,提升財務會計服務水平
財務會計應注重溝通和交流,加強服務意識。除了掌握和不斷更新會計法規知識體系,提升財務會計專業水平,更要學習企業所在行業的基礎知識和了解行業特性,抓住重點,在不破壞原則的基礎上隨機應變,提升財務會計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堅持原則,把好財務核算監督底線
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專業化部門,財務會計人員要守住法律的底線,堅持原則,在保護好財務人員自身的同時自覺維護財經法規的嚴肅性和威懾力,但要學會變通,不能死搬教條,做好企業管理的服務者。
(四)加強學習,努力成長為骨干人才
傳統財務會計中最普遍的就是會計核算人員,中堅力量和高端專才較為稀缺,隨著新技術的落地、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要想從普通變為不普通,從普遍變為精英,就需要實現業財一體化。不管是業務流程還是財務流程都應爛熟于心,孰能生巧。還需要對信息化管理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有一定的了解,培養擴散性思維,從企業整體層面對流程與信息化整合,逐步將自身培養成為集業務和財務為一體的骨干型人才。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是基于當前新技術背景下逐漸成熟并成型的,要求財務會計人員參與到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能夠更好搜集、匯總并整理信息,對核心信息進行挖掘與分析,并且能夠利用信息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支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是一種必然趨勢,逆勢而為必將面臨淘汰。
參考文獻:
[1]陳東玲.大數據時代下管理會計面臨的挑戰及對策探討[J].宏觀經濟管 理,2017(S1):113-114.
[2]全新月.創新發展理念下人力資源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研究[D].甘肅政法學院,2017.
[3]王明亮,以共享服務中心推動財務管理升級[J].新理財,20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