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沈峰
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技能勞動者總量不足、技能水平不高和就業結構性矛盾等問題日益凸顯。調查統計顯示,2020年,我國高技能人才需求將比目前增加990萬人,且不包含現有存量缺口440萬人。而我國未來的發展創新,最關鍵的要素在于形成人才結構的全面規劃,培養合格的職業化人才。目前,國內各地已在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這有利于更好地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進一步拓展職業培訓工作領域,創新職業培訓模式,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國家只有擁有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才能繁榮富強。特別是,隨著社會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高技能人才在各個崗位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許多技術成果最終需要高技能人才去實現。特別是,步入信息時代,大力發展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更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做支撐,必須不斷完善現有職業教育體系,滿足市場需求,助力未來勞動力實現從數量支持向質量支持的飛躍。
為此,各地要以培養企業新型學徒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打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的通道,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