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司法價值及其中國特色*

2019-12-14 11:04:13佘發勤
法制博覽 2019年23期
關鍵詞:價值法律

佘發勤

肇慶學院政法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法律價值都是在其實施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而司法是法律實施的重要方式,因此司法價值離不開其對象——法律制度。司法與法律制度的關系決定司法價值與法律價值密切相關,法律價值構成司法價值的最重要基礎。因為,在動態運行意義上,司法價值就在于其實現法律制度的價值。但由于司法也承載著解決社會糾紛之功能,因而除法律的價值要求外,司法價值也離不開其功能。

一、司法價值及其評價的社會基礎

評價司法價值,離不開其社會功能,司法的社會功能是其價值的重要基礎。在主體需求的意義上,我們期望司法發揮其社會功能、給我們帶來積極作用,這決定了司法對于人類的價值。

但這并非意味著司法價值僅是社會主觀要求決定的,社會結構對于司法價值具有結構上的決定意義。如果我們承認社會結構并非是主觀構建的結果,而是遵循客觀規律的演化結果,那么,司法價值最終是由客觀的社會結構決定的,即社會結構對司法職能的要求決定了司法價值。換句話說,如果司法很好地實現了社會結構所賦予的功能,那么就具有良好的價值,否則其價值就有問題。

那么社會結構又是什么呢?亞里斯多德提出一切政體都具備三個要素:“其一是城邦一般公務的議事機能;其二為行政機能部分,即行政機能有什么樣的職司,負責的是哪些事務,以及他們如何選任,這些問題都應該逐個論述;其三為審判(司法)機能?!盵1]在他看來,這三個要素是“城邦”作為政治存在的基礎。作為三要素之一的司法,其職能就是裁判社會糾紛。當前主權國家的正式結構,依舊沒有超出希臘城邦的。

無論社會結構賦予司法的功能,還是人類追求的司法價值,都依賴認知與解讀,故而司法價值還是具有主觀性。因為,社會結構及其發展方向是需要人們去認知和把握的。缺少對社會結構的認知與把握,將難以正確認知、把握司法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也就難以正確地認知司法的功能與價值。

認知司法價值離不開其社會基礎,評價司法價值同樣離不開。由于司法作為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知司法的構造就必須認知其社會結構。司法不僅作為一個社會現象而存在,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而存在,作為組織,它由若干不同的要素組成。因此,雖然在整體上我們可以進行評價(也應當作出整體評價),但是如果能夠做到對其要素進行細致的分析與評價,那么,無疑將能獲得更加可靠與全面的結論。就司法而言,它應當包括以下幾個主要要素。

要素一是司法組織。作為實現國家司法功能的國家機構,其本身對于功能的范圍與發揮,具有基礎性。組織意義上的司法僅僅是作為國家機構之一而存在,在國家組織體系中的地位以及與其他機構之間的關系,決定了司法的功能及其發揮(正因為此,有時人們錯誤地將司法組織視為“司法”本身)。當一個機構的組織體千瘡百孔時,我們難以期待它給社會帶來積極作用。

靜態上,司法組織可進一步分為兩個部分:宏觀方面,作為社會正式組織的司法組織,它是政治國家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從國家機構以及與其他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的角度,來認知司法組織及其功能;在微觀方面,司法組織是一個社會組織,認知和掌握其內部要素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認識的必要環節。

要素二是司法行為。動態上,司法系統是在社會關系中與其他組織或個人發生作用的,這始終是要通過行為來實現。與一般意義上的組織或個人一樣,這種行為是有意志性的,但其功能決定其特殊性:法院主要通過司法行為來與社會發生作用關系,通過具有意志性的裁判行為來實現法律而與社會發生關系。因此,人們是通過認知和理解法院司法行為來認知法律制度。在英美法國家,甚至有人認為:公民首先是在法院而不是在立法機關感受到法律的利爪。[2]在中國,由于政治傳統和厭訴文化,在向社會展示法律方面,法院雖遠不如行政執法機關,但也使得法律在司法過程中得到一定的展示。因此,司法行為及其內容在評價司法價值中仍是一重要指標。這里所說的司法行為主要是司法裁判行為,而不包括司法人員的言行舉止,因為是司法裁決行為向人們展示法律、伸張法律正義。

要素三是司法過程。司法是一個多方參與的正式活動,它是一個動態過程。但為了分析的方便,我們必須從靜態上將司法過程分解為各種行為和活動。由于這些行為與活動是正式司法程序的某個環節,因此,這些行為與活動必然以正式法律關系表現出來。這就是說司法過程實際上是一系列法律關系的統一體,這反映出司法程序的法律本質。

二、司法的一般價值體系

正因為司法價值離不開司法在國家組織體系中的地位及其社會功能,以及為實現功能而與社會產生互動的動態過程。因此嚴謹分析司法價值,將不得不依靠對這些要素的分析。在現代國家結構之下,司法的三個方面最為核心的要素都說明,司法的一般價值體系包括獨立、權威與公正。

(一)絕非超然的司法獨立

獨立作為司法價值之一,源于其獨特的功能:居中裁判。這一價值在各國的憲法或憲法性文件中通常是明確的或者是間接的規定。德國《聯邦基本法》第97條規定,法國憲法第64條是直接規定的;而英國則是通過限制王權來體現的:《權利法案》第一條使用廣泛的措辭來限制王權以保障司法權的獨立。

拋開成文制度,英國司法獨立之傳統源于其司法文化。早在封建時期,王座法庭的法官們雖然基于國王的任命而享有司法權,但這些法官們往往不會基于這種任命關系而屈從于國王。久負盛名的布雷克頓的名言“國王不受制于任何人,但受制于上帝和法律”充分反映了這種傳統,這一傳統為司法之獨立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心理和文化基礎。

但無論法院的獨立還是法官的獨立,都并非一個超越歷史的范疇,也不是司法職能從其他國家職能中分離獨立出來的產物。西方司法獨立的價值理念,依托于“三權分立”的憲法制度。然而,三權分立也是歷史的范疇。被孟德斯鳩認定為真實存在著權力分立與制衡的十八世紀初的英國,并沒有實行嚴格的三權分立。后來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沒有實行像孟德斯鳩祖國法國那樣嚴格的三權分立。就法院或法官的獨立而言,英國很長時間以來也沒有實行現代意義上的司法獨立。作為議會的一部分,上院自1876年長期行使最高司法機構的審判職能,直到2009年10月1日英國最高法院的正式成立。

當然,法院的獨立地位,也并非總是明文規定在憲法之中的。如美國憲法及其修正案中都未提及法院以及法官的獨立,而僅在憲法中規定司法權歸屬最高法院和由議會設立的低級法院。在美國的憲法中也沒有提及“三權分立”,沒有使用“獨立”來描述或界定司法權或司法審判。但從其憲法的編纂邏輯來看,前三條依次規定的是“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歸屬與行使,體現了相互獨立的要義。

作為重要的價值,司法獨立或許并不會遭到太多質疑。但是“獨立”本身卻是一個有歧義的評價語,至少說它本身并不是一個外延確定的術語。如果我們承認萬物普遍聯系,或者承認社會是個有機體、網絡結構或一個系統,那么就沒有絕對的“獨立”。作為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司法系統必然與其他社會組織或社會成員發生互動。互動中必然受到其他社會存在物的影響,直接或間接、主動或被動地受到其他意志的影響。

法國歷史上,立法機關一直警惕著法官群體擁有強大權力。[4]同時,為了保障法官終身制、司法機關的獨立地位,成立了“最高司法委員會”,這個委員會負責對法官的監督與制約。然而這個委員會并非是由法官主導的,其主席是共和國總統,司法部長是“副手”,除了6名法官和6名檢察官外,總統、國民議會議長、參議院議長各任命一人,還有一名則是由最高行政法院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行政法院法官,[4]可見法官絕不是超然獨立的。

因此,討論獨立時,首先需要界定“獨立”。司法組織是社會結構的一部分,它必然和其他組織之間存在關聯性,這就決定司法并非處于社會結構的真空中。在結構意義上,是不可能獨立的。那么,在司法價值的角度討論司法獨立,要義只能是為保障司法公正與司法權威,法院以及法官在司法活動中應當保持工作上而非社會結構上的獨立性。

(二)外在于內在的司法權威

“權威”有著非常特別之處,卻也屬于非清晰的概念。司法權威的大致含義是清晰的:就處理社會糾紛而言,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方面具有權威,最終由司法機關裁決社會糾紛;同時也意味著在具體案件的裁判過程中,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以法律為依據,不受外來干涉,行使司法裁判權,對案件進行裁決,并且裁決具有不可拒絕之執行效力。

從法治觀點出發,司法權威來自“法律的權威”,其邏輯前提是法律具有權威,因此法定的法律適用者在適用法律時也就具有了權威。與其同時,維護法律權威,也必然要維護司法權威,因為司法是法律的當然適用方式。如果法律適用的過程與結論沒有權威,那么法律就成為“一紙空文”,談不上權威。黨中央一直強調:維護國家法制統一與權威,切實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梢娢覈惨S護法律權威進而樹立司法權威。

當然司法權威并不僅僅意味著:司法是國家權力而使人畏懼所獲得的權威。權威應當包括兩方面:一是權力的自上而下性決定司法權力對于社會具有支配性,但這僅是司法權威的外在方面;二是司法權威的內在方面:司法因為其獲得社會的普遍認可而獲得普遍尊重所產生的權威。內在權威的重要性是獲得認同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沒有內在方面,司法權威就墮落為權力暴力,歷史上的無數暴政早已為我們提供了充分的詮釋。

司法權威的價值在于為司法公正提供保障,如果司法失去權威,司法總是受到外來力量的干預,肯定不能保證公正司法。司法權威的價值也體現在它是司法效率的保證。司法機關具有權威,尤其是具備內在的權威,在人們內心中獲得威嚴性,司法裁判就更容易為人們所承認和遵守,執行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三)基于法律正義的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可能是最不需要厘清的司法價值了。法律是正義的化身,司法是實現法律的必要方式,因此司法本身就應當經受得住“公正”的考驗。十四屆三中全會也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因此司法公正是符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

當然,有必要闡明“法律”與“正義”的關系,因為沒了“法律是正義的化身”這一前提,“司法公正”也就失去支撐。雖然將法律上升為正義,具有法律理想主義情結,也很容易讓人想起自然法之陳詞濫調。但法律實證主義對自然法學說的挑戰,并非認為無需考量法律的正當性。實證主義所堅持的“實然法”與“應然法”的嚴格分離,并非否認法律是可以甚至應當用道德來評價。法律實證主義先驅英國著名法理學家奧斯丁的名言“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優缺點則是另外一回事”[5],恰恰說明實證主義一開始就沒有否認法律的優劣之別。實證主義者之所以堅持嚴格的實然法與應然法的區分,目的在于強調法律在效力上的自足性,否認根據道德評價來不遵守“惡法”,這就是另一重要的實證主義法學家邊沁所謂的“嚴格地遵守,自由地批評(to obey punctually,to censure freely)”。[6]

語言可以形成對比,對比也可以突出語言的特色。在一些具有“對比”意蘊的語言里,語言彰顯著自己的幽默性。正如有研究者所說的那樣:歐·亨利的作品獨樹一幟,在眾多的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作品中,他作品的風格不是對痛苦的刻畫,而是對痛苦的嘲弄。[3]本來痛苦應該引起讀者的憐憫,可是歐·亨利的語言卻使讀者感受到了事實對“痛苦者”的嘲弄。

因此,即便在強烈要求區分實然法與應然法的實證主義法學理論中,也從未排斥法律是可以被評價的。即使像哈特那樣對自然法充滿不肖的分析法學家也承認:每一個現代國家的法律工作者都明確表示受到公認的社會道德和道德理想的影響;社會道德與道德理想或者通過立法突然地和公開地進入法律,或者通過司法程序悄悄地進入法律。[7]正是因為法律的正義性,才使得法律成為極具價值的事業。正義性是道德評價,而道德評價是人類所有關涉行為的判斷的最后支撐點。在人類精神生活中,任何值得人們去努力的事業都應當具有倫理正當性。道德上的理由作為行為的最后支撐,是人類恒古不變的論辯。法律事業,包括司法,之所以值得人們去做,最終理由也必然落腳于道德層面。因此,法律具有正義性是人類追尋美德和正義的必然結果,并且也是人們不斷完善法律制度的動力和方向。

事實上,正義作為法律的價值由來已久。古羅馬人就斷言:“法學是關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識;是關于正義和非正義的科學”。[8]正義被視為法律的終極價值,從奴隸制的羅馬即已開始,這恰恰體現了道德作為評價的終極基礎,是人類亙古未變的律令。

作為一項基本的法律價值,正義是法的價值,那么作為法律實現的重要途徑,司法就應當是公正的。司法公正價值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司法體制在國家的憲法制度中符合正義。司法公正,就是通過司法行為恢復已經被破壞的法律正義,即恢復社會正義;其次,司法行為的公正意味著,司法過程中司法機關的權力行使也應當是恰當的,需要平等地對待訴訟參與人,保障訴訟參與人之各項權利;最后,就司法裁判而言,不僅要符合法律之規定,也要符合社會正義之要求。在處理社會糾紛的同時,恢復被破壞了的社會正義,使社會秩序重新回到正義的軌道上來。

三、司法價值的中國特色

雖然中國與當代絕大多數國家的國家性質與政治體制不盡相同,是特色鮮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但是,根據憲法,司法機關行使審判權,同樣具有裁決社會糾紛的功能。只要這一基礎功能與其他國家無異,那么上述司法的一般價值在中國也是存在的。換句話說,相同的功能與角色,決定了中國司法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同樣的一般性價值。但是,正如十八屆四中全會決議所述——當今中國最本質的特色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因此,這一憲法原則以及我國的特殊國家性質與體制,決定了司法的一般價值在中國也有其特殊的內涵與表現。

(一)公正司法的中國特色

雖然,如前所述,法律的正義價值決定了司法的公正價值,但是,如同正義一樣,公正也具有嚴重的形式特征,正義與公正,只在形式意義上是統一的,其實質內容始終是法哲學上的一個難題。[9]因此,對于司法公正的內容,在每個國家的傳統文化之下,其內容或者說標準肯定是有差異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币簿褪钦f中國的法治精神及其內核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那么作為法治中的重要環節——司法及其公正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因此,在根本上,司法公正的內容是由一個國家在特定時空中的經濟、文化、傳統、倫理實踐決定的,而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價值標準。中國如此,西方國家對司法公正也有其特殊的理解。若非如此,當今司法中的種族歧視問題時刻都在撕裂著美國人。

中國司法公正的內容及其實現方式是有其自身特色的。首先,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因此我們的倫理實踐必然離不開這些思想的指引,因此這些思想對中國的司法公正的內容產生直接的指引作用;其次,中華文化傳統悠久,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基因滲入每個人的行為之中,在對行為起著指引作用的同時,也影響著我們對行為的價值判斷;再次,當前中國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秩序和社會對經濟的理解和要求影響著人們對公正內容的理解;最后,正如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的:在立法上要“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人民意志”。這就意味著衡量中國法律是否公正的重要標準在于人民是否認可,這體現中國法律公正性標準的特殊性。立法如此,司法亦然,也離不開人民的評價。法律與司法的公正性標準不在于個別人、法律專家之手,更不在外國,而在于人民的認可。

所有上述原因都直接影響著人們對正義、公正內容的理解與認可。因此,當今中國的司法公正,只能是在形式上與一般性的司法公正保持一致,這種形式的一致也僅僅體現為這樣一個脫離內容的教條:司法要公正,司法要實現法律的正義。具體到正義的內容和公正的標準,則完全是當代中國式的。當然當我們說司法公正的標準與內容是中國式的,并不是對標準和內容的逃避。如同所有討論價值內容遇到的困境一樣,闡釋司法公正的標準與內容也存在難以厘清外延的困境。但是,內容與標準的含糊,并不意味著評價就不能進行。建立在合作基礎之上的論辯,可以實現人們的價值評價。[10]這同樣適用于對司法公正的評價。

(二)獨立司法的中國特色

如前所述,不同的司法體制,司法獨立有其特殊性,司法獨立并非司法在法律之下特立獨行。我國的憲法以審判獨立的形式確立了我國司法獨立的特征。

在司法機構及其組成人員——法官——的產生上,我國法官的產生依賴于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同樣,法院作為國家的司法機構,產生于人民代表大會,而向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但結構產生意義上的從屬,并不必然意味著否定司法獨立。任何國家的法官群體都不是一個自治的封閉團體,法官的產生依賴于其他國家權力機關,在美國則至少在形式上依賴于行政長官和參議院。

我國司法獨立的另一個特征是,根據憲法原則,黨領導社會主義中國的一切事務,因此黨的領導是構成我國司法獨立的另一個特色。黨的領導不是黨的干涉,因此我們不能簡單認為因為黨的領導而不能司法獨立。如果一種權力對于另一種權力是直接的上下級指揮關系,那么我們可以說被指揮者沒有獨立性;如果一種權力對于另一種權力是沒有制度上的、但有實際上的指揮,那么我們可以稱之為干預,干預的存在也可以說被干預者失去獨立。但黨的領導,作為一項憲法原則,卻并非具有制度上的直接指揮。黨具有領導國家事務的權力,這是黨的領導這一憲法原則的應有之意,但卻沒有黨組織或黨的領袖有著直接指揮或干預行政或司法的權力。混淆了政治上的領導和法律上的權力支配,是這種錯誤思想的源泉。

(三)司法權威的中國特色

中國傳統的中央集權,使得行政權力對于中國社會有著真切的權威,這導致司法權威在中國一直沒有社會傳統作為基礎。執法機構在中國實際生活中有著令人著迷的氣質,是因為長期以來的行政管理的強權性,加之幾千年傳統社會中,司法功能實際上也是行政機構的功能之一。傳統的法律威望依賴于“清官”,依賴于皇權的有效運行。

因此在中國建立司法權威是個艱難的歷程:

首先,法律文化傳統決定了法院以及司法在中國人的意識中地位不重要,人們很難對法院報有敬畏之心。同時在司法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司法人員的素養也有待提高。高素質的司法職業群體是建立司法權威不可缺少的前提。

其次,中國傳統的行政強權,使得人們對司法這種消極權力并不在意。行政權力和司法權力都是人們直接面對的,二者在人們的心中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實踐中行政強權始終真切地存在于權力與權利的緊張關系之中,為人們所直接體驗;行政權力對司法權力的實際權威也導致人們忽視司法的重要原因。

再次,如上所述,作為憲法原則,黨的領導并不必然影響司法的獨立與權威,但是無須諱言的是,在政治實踐中,黨組織或其某些領導對于具體事務的干預是確實存在的,加之人們對黨的政治領導與獨立審判權關系的錯誤認識,使得司法在人們的心中地位很低。這顯然不利于建立司法權威。

最后,如前所述,權威包括外在權威和內在權威兩個方面。上述不利因素是外在的,并不意味著就不能建立起內在的司法權威。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司法本身所體現出來的正義與價值。如果司法自身具有強烈的正義品性,獲得人們心中的敬畏,那么內在權威還是能夠建立起來的。兩個現象可以說明這一點:一是封建君權之下的英國司法,雖然大法官們受到英國國王的諸多鉗制與強權,但由于法官們一代又一代堅持對法律的信仰,使得英國司法獲得普遍的權威;二是,雖然現在宗教普遍沒有了世俗的權力,甚至還受到世俗權力的排擠,但在信徒的心目中,其依舊具有權威,這是因為宗教教義與宗教活動在信徒的眼中具有正義性。因此,當今中國司法權威的缺失本身還有司法自身的原因。

當然,在司法權威的內容上是有別于西方。首先,中國憲法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決定了司法權威一定是在人民主權之下的權威,也就是說司法權威不應當超越于人民主權,也不應當超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它的權威性應當是體現在法律及其適用上。這有別于西方的三權分立下的司法權威,不可能像美國法院那樣審查議會立法的合憲性;其次,雖然在法律適用上保持應有的權威,但憲法確立黨領導國家的原則,因此在政治層面,司法機關是不存在高于執政黨的權威的。

綜上所述,司法價值的一般性是指這些價值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形式,司法公正、獨立與權威,是人類價值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其統一性正是在于其形式性。即無論一個國家處在什么樣的歷史發展階段或者擁有什么樣的文化與歷史傳統,公正、獨立與權威作為司法價值形式,都是共同的。但由于各國的現實國情、文化與歷史傳統,尤其國家的政治傳統與現實上的差異,在內容上,司法價值是不可能統一的。價值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甚至于它們就是實踐的結果,因此司法價值在形式上具有共同性的同時,在實質內容上一定具有民族性。司法價值的中國特色就是這些價值在內容和標準上具有中國自己的獨特性。其特殊性取決于中國最本質的國情——“黨的領導”,以及政治、法律傳統與社會現實。

猜你喜歡
價值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國衛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讓法律做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青青草视频|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69免费在线视频|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毛片久久久| 999国产精品|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a欧美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国产拍在线|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欧美亚洲欧美区| 亚洲婷婷六月|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国产第一色| 色香蕉影院|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亚洲视频二|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你懂得|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午夜国产理论|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深爱婷婷激情网|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二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伊人久久婷婷|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在线中文字幕网| 青青草一区| 在线亚洲天堂|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日本日韩欧美|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国产福利大秀91| 国产在线啪| 午夜久久影院|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一级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一级毛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