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潔
中共喀什地委黨校,新疆 喀什 844000
任何一個時代,每一個公民都想要一個法治社會。法治,對于廣大人民群眾來說,有著切實的保障,而我國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法治的要求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十九大報告更是將依法治國與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確立為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依法治國是在黨的十五大被提出,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把法治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針,黨的十九大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上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十九大報告中,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多次提到“依法治國”,并提出要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落實到位。依法治國是一條方針、一條政策,不能空喊口號,而不落實,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再到官員,下至普通民眾,上達下效,將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落實到位,人人都堅守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加強政府管理工作,提高民眾的法治意識,所有人團結一心,共同打造一個法治社會。
(一)依法治國是我們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從實踐中總結,從我國法治建設經驗中得到教訓,從而做出的重大選擇與決定,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其戰略地位也在逐步得到提升。在十九大以來,其戰略地位更是上升了一步,被放在黨的發展的前面。
(二)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來,依法治國是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將依法治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結合起來,緊密聯系在一起,是當今新時代的主要發展趨勢。
(三)依法治國是新時代的基本方略之一。依法治國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被提到,可見依法治國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中的重要性,全面促進法治社會的發展,加深民眾的法治意識,推進中國整體的法治理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從嚴治黨。
(四)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重要保障。法治是一個國家治理社會的重要途徑和強有力保障,良法之治,就意味著有一個好的社會現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群眾的利益保障。
我國要走法治道路,在現今的國情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唯一的道路,也就是堅持黨的領導,跟黨走。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成立黨中央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將黨在依法治國方面的作用發揮到最大,起到帶頭作用,同時也是起監督作用,督促每一位領導與黨干部都要依法治國,每一位民眾都要依法處事,建設一個全新的法治國家。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結合中國基本國情和現今的發展態勢,黨中央不斷的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法治中國,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將中國的法治推向一個新高度。從我國主要矛盾的轉化來看,可以看出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和進步,這些要求在某些方面與法治理論息息相關。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我們要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創新發展。
提高全國人民與各民族的法治素養和道德理念。一個國家人民群眾的道德素養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從封建社會到今天的法治社會,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而全民普法和守法則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養,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底,將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上日程,作為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人民群眾是國家的基本組成元素,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今有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群眾是國家組成的一份子,也是國家的重要一員。有從新中國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發展日漸加快,變化日新月異,蒸蒸日上,一步步走上更輝煌的地位,文明富強的今天的中國離不開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基本方針的提出,是對人民、對社會有利的政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是現代社會所決定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發展趨勢。
在新中國迅速發展的今天,中國的法律已經日趨完善,無論是代表國家的憲法,還是代表勞動人民的《勞動法》,亦或者是保障婚姻的《婚姻法》等等,這些法律的制定與頒布,都是為了給人民群眾一個保障,勞動保障也好,婚姻保障也罷,這都是給人民群眾的一層保護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古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遑論和平世界的21世紀。共產黨員更應該起帶頭作用,尊法守法懂法用法,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義務與權利是相輔相成的,公民享有知情權、人身權、名譽權、選舉權被選舉權等,這些權利都是我國公民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公民在履行自己的義務時,也依法享有自己的權利,更是有著自由權,不得隨意剝奪他人的自由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權利和自由,都是“依法”的,在法律的基本條件下,依法享有相應的權利和自由,“依法”享有,“依法”使用。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權利是個好東西,有了權利好辦事。正是由于有這樣的思想存在,才使得我國的權利機制有些混亂,許多的不法行為也正是由此滋生出來。因此,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強對權利運行的制約和保障,讓權利使在該使的地方,讓人民監督,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公開,敞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的提出,即是用來使用的,在該使用的時候,則應該正確地使用,維護自己的權利,各司法機關要公平公正,嚴格執法,群眾在遇到問題時也要善于拿起法律保護自己。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順應中國的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又對中國法治道路問題再次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施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黨的領導,從我們基本國情出發,從我國實際發展狀況出發,走中國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實施全面依法治國。法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急不得,但是也停不得,必須得堅持一定的正確道路穩步向前走。堅持黨的正確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結合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新思想,實施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奮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是由我國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也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不能摒棄的,依法治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必定的過程,它需要黨組織全面領導,群眾全面學習,由上而下,一級一級地全面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依法治國會帶給中國一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