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
南通市通州區家紡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江蘇 南通 226314
案件一:某省某公司和個體超市商標出現侵權事件,法院工作者到此超市送達有關文件過程中,其登記的營業主以不在公司或者其他借口,且其經營場地只有員工,無任何管理工作者。那么從法律角度來說,由于這些員工沒有收到來自經營者授權受理文件,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送達文件只能滯留,等待下次送達。在受理過程中,此超市經營人員也沒有出席,法院也因此無法給出最終判斷結果。然而在一審判決之后,此個體超市所有者就可以以留置送達不滿足法律有關要求,或者未收到有關文件,因此提起上訴請求。
案件二:某省某公司和某個體批發企業出現的商標侵權事件。在工商部門所登記的,并沒有此個體批發企業的字號,只有其姓名和企業所在地。法院工作者根據工商所登記的地址送達有關文件的時候,發現同一地址出現多家企業,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確定被告企業到底是哪一家。咨詢原告人員之后,由于其前期調查工作并沒有直接參與,所以從法律角度來說,此案件無法明確被告主體是誰。
案件三,某省某企業和某商場出現商標侵權事件,法院工作者到送達文件到商場的時候,超市所有者在開庭中表示原告訴訟對象錯誤。隨后通過法院核查發現情況屬實,究其原因是該超市為門面租賃,并沒有在工商部門注冊信息,所以并沒有單獨的字號,其產品也沒有字號。
案件四:某省某企業和個體超市侵權事件,法院工作者送達文件到該個體超市,然而其經營人員表示沒有違反任何規定,并同時質疑法院工作者,將其驅趕出去,從而導致送達滯留現象。隨后,雖然通過警察核對其身份信息,超市工作者也向法院工作者致歉,然而還是導致送達延遲,威脅了司法權威。
總的來說,從上面的案件中可以發現,基層法院工作者在文件送達時會因為各類問題導致滯后。比如,工商登記不全、缺少專業知識產權知識、無權威性等問題,導致送達時效低。
首先,注重原告送達的責任。從立法角度來說,優化知識產權商業化維權案件中的送達延遲主要責任就是要確定原告所需要承擔的內容?,F在,我國民事訴訟形式已經逐步發展成當事者主義,然而在送達問題方面,還沿用以往的職權主義,這也導致送達滯留時有發生。所以,一方面要讓原告意識到送達滯留所存在的風險,另一方面要加強司法權威認識,以確保訴訟的順利操作。其次,健全我國目前送達方式。隨著社會經濟和體制的健全,民事訴訟機制的有關規定也在不斷完善。目前所采用的送達方式在大部分狀況之下都是立體交叉式的網絡形狀。然而根據現有操作來說,其送達機制還有待完善,比如:增加留置送達地點的面積、實施代收送達文書、明確有關法院之外的送達工作者主體位置、嚴格掌握文件送達條件等。一般來說,送達形式可以通過微信、短信、QQ、微博等多媒體平臺加以傳達。最后,創建阻礙送達的責任追究制度。我國現代依法治國的基礎原則就是禁止濫用職權。所以,在送達問題中,法院應當將其當做審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然后,制定送達機制,其主要的目的是確保當事人在訴訟中所獲得的地位是平等的,而法律的責任就是對雙方的共同保護。
首先,實施新的送達方法。隨著經濟環境的復雜性發展,民事訴訟送達方法要予以轉變。第一,添加張貼送達方法。相比于公告模式,張貼可以保證被告人在不在的情況下看到送達文書,尤其是個體商戶較多的今天,場所的增多,無法在第一時間聯系所有被告者;第二,創建依照職權或者授權為一體的送達制度。在法院根據有關職權送達文書的同時還需要確保此文件送達到當事者或者其律師手中。人民法院在確定送達范圍之后,可以將部分文書發送到其有關人員手中,以此,當被告因為送達滯留時可以通過其代理者已收判斷其法律效果。其次,創建送達保證系統。知識產權商業化維權事件成本較高,再加上無法獲得社會誠信系統的保證,使得必須要創建法院送達保證系統。其主要表現為:第一,要確保地方法院財政獨立,并全方面支持其人力和物力需求;第二,合理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創建以云計算、大數據為基礎的交流平臺,并以此為參考,創建社會征信系統。
在訴訟程序過程中,送達是否準時,直接影響著案件的發展,以及后需操作。從實體法角度來說,有效的送達,不僅僅確保當事者合法權益,還可以維護實體權益。在司法操作中,送達難已經成為法院受審的問題之一,而這無疑降低了司法權威。所以,本文就以上兩點分析,以期望有需要的人加以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