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聞一
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在中央高壓反腐的背景下,近年來小官大貪、大官巨貪的各種案件仍時有發生,領導干部如何能夠在擁有高額財產的情況下受到委任甚至升官,只能歸咎于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的不完善與運行不暢。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是反腐敗制度,是通過規定財產公開義務以約束公務員的制度。學術界目前究主要圍繞隱私與公平正義論證其制度合理性、從各地的試點對制度可操作性進行研究。筆者認為,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也可隨技術創新而有所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加速,大數據與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取代原來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等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力。系統性的大數據概念最早是在2011年麥肯錫公司提出的,美國NIST①把大數據定義為數據的容量、數據的獲取速度或者數據的表示限制了傳統分析方法對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需要使用分布式處理機制以提高處理效率。大數據的本質作用即從海量數據中獲取數據的原有既定的價值關系,大數據的主要特征是4V,即Volume(大量),Variety(多樣),Value(價值),Velocity(高速)。
在2015年國家的大數據戰略發布之后,大數據產業獲得了高速的發展,數據產業年增長率約50%,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在2017年已達200億元。大數據正全面、徹底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商業應用如淘寶、滴滴打車等已經普及;公共管理領域的大數據應用也正加速發展,最典型的例子如大數據交通控制系統、糧食價格監管系統、征信管理系統、海上絲路指數等。在大數據時代,能否將大數據的思維、大數據工具引入公共管理各個領域,是政府公共管理優化的關鍵。
領導干部財產申報是為了抑制和消除各種利益沖突,防止領導干部濫用職權,貪污腐敗,通過立法來規定公務員的義務,強制性地要求其如實申報個人的財產以及各種投資活動等。由于我國的政治體系等原因,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手中的權力較大且不易監管,從源頭對領導干部的財產及投資情況進行備案以防止貪污腐敗現象就尤為重要。盡管如此,我國的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由于歷史等原因仍遠不能稱為完善,申報工作也未受到足夠重視與規范。
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最早起源于瑞典,英國議會最早以立法的形式將其規范,后聯合國《聯合國反腐敗公約》②成功締結,確立為一種國際通行的反腐敗制度。我國的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起步,經過初構、試點、頒布等,到現在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體系,只經歷了二十多年時間。目前我國關于領導干部財產申報的制度框架由《關于省部級現職領導干部報告家庭財產的規定(試行)》和 《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這兩個文件構成。申報的模式目前主要是登記式即同級公示,上級備案。申報的財產范圍應當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債權和債務。申報的對象范圍,既包括領導干部本人,也包括財產申報者的近親屬的財產,防止一些領導干部通過轉移非法財產的手段來躲避監控。
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是基于領導干部的申報財產對其實施監管以減少腐敗現象的鋪墊性制度,從法律效力上看,目前的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是一種政策約束而非法律約束,是以黨的政策來約束各級領導干部,這就使得其法律效力存在不足,沒有將其上升到法律層面;從實際操作上看,“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各級領導干部不主動、不積極配合申報工作,瞞報、漏報現象嚴重,公示制度流于形式,同級監督不易落實,核實工作存在困難,這就需要有一種新的申報監管體系與核實驗證手段。
大數據的本質作用即從海量數據中獲取數據的原有既定的價值關系,而對領導干部財產申報材料的驗證與核實正是驗證各種動產、不動產等與領導干部個人的關系,大數據工具與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是相關聯的。大數據作為定量工具,能夠發揮超越一般的定量工具的作用,構建起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新的領導干部財產申報體系。其作用主要有:
精確性與高效性是大數據工具最突出的特點,這是舊的人工核驗不具備的。財產申報材料大數據驗證系統對接社會信用管理系統、銀行系統、房產登記系統、醫療系統等,以大數據的手段對領導干部申報的財產、投資活動材料進行驗證,名下房產、存款、投資關系等除現金外的所有資產形式都不可避免地被逐一驗證,大數據工具的精確性能夠使瞞報、漏報行為失去其意義。大數據工具的高效性體現在使用大數據工具對材料進行驗證,只需通過輸入信息,系統自行匹配個人名下財產,輸出結果由大數據系統按算法自動生成,無需過多人工參與影響結果,同時也節約了驗證工作的時間投入。
過去由單個或個別數據系統的數據與人工核驗的財產申報驗證模式使得領導干部財產申報有漏洞可鉆,數據的不完整性使得瞞報漏報現象不易被察覺,人工成本的投入使得領導干部財產申報走過場現象嚴重。正是由于過去的驗證模式的缺陷,使得領導干部的腐敗成本不高,反向激勵其瞞報漏報行為。而大數據時代,領導干部由于大數據工具的存在,瞞報漏報幾無漏網之魚,瞞報漏報現象大量減少,不再抱有僥幸心理,也提高了領導干部的腐敗成本,貪污腐敗的期望被降低。大數據從源頭上對腐敗進行威懾,實現領導干部自律意識的提高,能夠有效減少腐敗的發生。
當前的財產申報體系,多為同級驗證與公示,上級備案的模式。大數據工具的引入,能夠改變同級驗證、上級備案為同級輔助、上級驗證這一新模式。使得原有低效的同級監管變成輔助手段,以大數據驗證系統作為主要的材料核驗手段,提高了申報材料核驗的有效性與效率,同時,大數據核驗系統的建立也需要一定資源,以更高級的權限與資源建立這一系統較為合適,也與具有決定權的上級部門的需要相對應。可以探索建立財產申報網上申報模式,以網絡申報取代書面申報,實現申報材料網絡傳輸與存儲,同時也便于申報材料的補充與核驗,減少經辦人員人工輸入申報材料的環節,也能夠減少關于申報人的隱私泄露的風險。
領導干部的財產申報為靜態申報,過去的核驗方式也為靜態核驗,而大數據工具可以對領導干部的財產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非正常的大額匯款、房產交易等將被引起注意。此外,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父母等財產也將被納入關聯人的范圍,防范轉移腐敗所得等行為。關聯人監管是過去監管的短板,大數據工具的引入,將有效彌補這一短板,實現全面、高效的監管,減少領導干部轉移腐敗所得的僥幸心理。
大數據時代的領導干部財產申報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利用大數據為工具,對領導干部的財產申報材料進行核驗,這種財產申報模式具有突出的工具效率性。但是其也存在幾個需要注意防范的問題:
最顯著的問題是侵犯隱私的問題,有調查顯示97%的領導干部對財產申報持反對態度,主要的理由便是財產申報涉及個人隱私,而大數據背景下,采用大數據工具對其財產申報材料進行驗證更是幾乎毫無隱私可言。但是可以發現,個人財產、投資其作為領導干部個人隱私意義不大,且財產公示及驗證非具有侵害意圖及未對財產構成侵害行為,對財產申報的材料進行驗證也非不信任領導干部個人而是普遍的非特定行為,在過去也例行公事進行驗證,大數據工具的引入只是提高了效率。針對隱私問題,還是應自上而下加強宣傳以及榜樣作用、談話等,以減少領導干部的不滿,配合如實進行申報財產。
大數據核驗系統的建立需要一定的財力、人力資源,并且由于大數據的驗證模式要求上級驗證與備案,加大了上級的工作負擔,或可能使核驗流于形式,因此可考慮以省為單位成立專門的財產申報核驗部門進行管理,減少中間層級的負擔,也使各級核驗工作不流于形式。大數據核驗系統對公應對接銀行、房產、醫療、信用等系統,對私也應對接私營公司如支付寶、微信等公司的數據庫,避免公共部門獨立運行,應實現廣泛數據調用的及時與準確性。
大數據核驗系統可以圍繞一系列嚴密的算法進行構建,輸入信息與數據后,系統根據算法得出結果,可將計算結果簡單分為存疑與無誤兩類,也可設計出一種以多級別分層次的評分標準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分,給出總體評價,上級對存疑者或評價較差的申報人再要求回復與申報材料補充。這一運行模式具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即系統運算得出的結論具有客觀性,對申報材料提出疑問的主體為機械的大數據核驗系統,而非審核員或上級個人,可以減少領導干部不被信任的疑慮;而核驗系統按照嚴格的算法暗箱運行并得出結論,也對其隱私起到一定的保護。
對于當前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工作存在的問題,通過引入大數據工具可以構建一個新的申報核驗模式,對問題的解決能夠起到一定作用,同時筆者也對這一新模式進行了思考,對于這一全新的申報核驗模式,還可能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有待試點后發現。本文提供了運用大數據思維解決公共管理問題的一個方向,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注 釋 ]
①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直屬美國商務部,從事物理、生物和工程方面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以及測量技術和測試方法方面的研究,提供標準、標準參考數據及有關服務,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②中國于2015年加入公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第五章第十二條:五、各締約國均應當考慮根據本國法律對有關公職人員確立有效的財產申報制度,并應當對不遵守制度的情形規定適當的制裁。各締約國還應當考慮采取必要的措施,允許本國的主管機關在必要時與其他國家主管機關交換這種資料,以便對根據本公約確立的犯罪的所得進行調查、主張權利并予以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