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中鐵十七局集團上海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施工合同涉及到發包人和承包人,屬于為完成雙方商定的建設安裝工程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一份合同,很多發包人會為了自身利益在合同中設置隱形漏洞,所以加強施工合同的法律風險防范十分必要,不僅可以規避風險,更重要的是在遇到無良企業惡意勒索時可以利用法律回擊,維護自身利益。
任何類型的合同都具有自身特點,同時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建設工程合同法律風險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合同中的風險是始終存在的,從合同招標立項開始便存在于合同中,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就要進行合同的審查,由于建設工程的特殊性質,一旦開始很難中止,隨著工作進程的持續推進,風險會逐漸暴露,并伴隨合同終止。
履行合同是一個動態行為,法律風險防范工作也是一個動態過程。由于建設工程的合同與其他合同存在一定意義上的區別,合同內容會根據建設進程隨時修改變更和改進,所以針對合同風險的防范措施也會為了最大程度減少風險以及風險造成的損失而隨時調整更改。
合同的產生意味著簽訂合同的雙方的經濟利益捆綁在了一起,對于合同的任意改動調整都牽扯著雙方的利益問題,考慮到不可抗力等因素以及人為原因對建設進程的干擾,法律風險存在不同程度的等級劃分,為保證最大程度完成工程,最大程度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工程進行時要隨時監督進程進展情況,確保工程質量,爭取工程如期完成,保證發包方和承包方的利益不受損。
很多企業存在歹心,在有可以貪圖利益的地方便不顧及法律肆意妄為,導致如今建筑合同的法律風險越來越高。如今一份合同的透明性越來越高,盡管法律逐漸完善,企業認識到利用法律保護合同的重要性,卻疏于對合同管理制度的修復與完善,導致合同風險直接上升到另一高度,阻礙施工進展,甚至建筑行業的進步。
如今很多部門的監管力度不足,工程看似如期完成,可質量往往不過關,從質檢、規劃、稅務等管理審批來看,層層削減,直接影響了工程質量。如今建筑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對現場的環境問題、住建問題的關注度都不夠,導致合同法律風險提高。
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本應互相扶持相互制約,然而由于很多企業法律意識薄弱,沒有專門的法律部門參與決策,且企業內部管理不嚴格,在合同制定時沒有專門負責人進行工作對接,導致后續施工進程中出現問題找不到負責人,影響施工進程。
我國目前針對建筑方面所立的法律還不足夠完善,很多情況發生后找不到相應的法律規范進行辯護,而我國的法律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行改進和完善的,及時推出更加具體的法律條例可以高效的解決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建筑合同糾紛問題。
為了避免簽訂合同的相對方主體無相應的簽約資格,導致合同的效力存在瑕疵,可能不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因此,簽訂合同前要審查相對方主體是否具有相應簽約資格。如與發包人簽約,則需要審查營業執照、立項批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證照載明的主體是否與簽約主體一致,如不一致,則需要取得相應的授權委托書;如與分包人簽約,則需要避免分包人以項目部、工程隊、施工班組、個人等名義簽約。
一個合同,各項條款的內容應合理安排,很多糾紛都是由于雙方針對合同條款順序意見產生分歧引發的。目前,部分合同中的條款內容混亂含糊表達不明朗,或內容解釋反復拖沓,讓人一時間抓不住重點。在合同糾紛中,合同內容順序也十分重要,在建設工程中承包方簽署合同時如出現合同順序難以理清而造成工程進度推遲,由發包人承擔一系列法律責任。
在雙方簽署合同時,應做到雙方都參與到合同制定中,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順序問題引發的法律風險。制定合同時雙方應根據實際情況,實際的建筑工程情況制定合理化的合同內容,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對合同進行排序,保證合同內容有理有據,可以簡單明了地將內容表達出來方便大家理解,這樣不僅可以推動工程進度,更能在以后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中迅速取得有力證據,方便快速處理法律糾紛,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合同中的各項條款應根據某一固定程度遞增排列,如按照責任大小排列;按照賠償金額排序;按照承包區域排序等。雙方在簽署合同之前要嚴格檢查合同條款內容,可將大型條款逐步劃分,不厭其煩的將內容細化,做到每一點、每一個步驟都可以準確無誤的找到合同出處,對應內容,達到雙方意見統一,維護雙方利益。
在如今建筑施工合同中,雙方為了自身利益不受損,通常都會制定合同中的各項條款,通過商討,按照最低性能標準,將制約性規范性的條款加入進合同中。雙方一般會根據合同期限和工程價格對條款進行制定改動,對項目提出要求,建設項目的質量,時間,數量,方式等。而標準工程質量能否過關的程度應由雙方在合同制定時就定好,做到雙方同意,并在之后合同履行過程中共同監督管理,達到預期效果,避免造成損失以及不必要的糾紛,增加合同法律風險。
為了避免在簽約過程中,一方單方蓋章后,將合同文本遞交對方,對方將合同內容篡改,導致對先蓋章一方不利的后果,在簽約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合同中約定手寫、涂改無效;(2)盡量爭取同時蓋章或手書合同一方先蓋章;(3)加蓋騎縫章;(4)在合同文本每一頁上都簽字(蓋章)。此外,還會出現將不存在的優良質量標準約定為驗收標準,將應由建設單位申請評選的獎項約定為驗收標準,導致質量違約責任爭議。對此應當按照國家、地方、行業質量標準作為質量驗收標準,避免約定優良標準或其他不規范的獎項標準。
施工合同中協議書部分:目前存在案例,合同中的部分協議內容表達不明確、同一條款存在多種解讀方法、合同中的內容與項目審批文內容不相同、合同中存在未達成協議的內容。此項審查主要是檢查合同中是否存在上述情況,如發現存在任意情況,則雙方需要及時協商修改訂正,降低合同的法律風險。
施工合同對施工項目的意義十分重要,而施工質量又嚴重影響著整個建筑物接下來的發展等問題,合同是整個工程的最大保障,在合同制定時期嚴格處理研討合同中的各項條款可以大大降低工程實施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風險,所以要認真對待建設施工合同,維護自身利益,保證工程可以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