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憲
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74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之間的經濟交往廣度和頻率逐漸提高,在此背景下,企業涉訴事務也逐漸增多。企業法務參與訴訟事務從整體來看呈現以下特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實有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金)年平均增長明顯,尤其是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來,企業得到蓬勃發展。這當中大部分是資產與人員規模較小的中小型企業。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大部分都對企業法務工作重視不夠。一些企業雖然設有法務崗位,但法務更多地承擔的是企業內部行政事務以及合同等文案工作,真正參與到訴訟事務當中的法務并不多。此外,還有大量中小型企業未設法務崗位。
部分中型與大部分大型企業相對而言比較重視法務建設,尤其在金融、房地產、互聯網等領域,很多大型企業甚至建立了頗具規模的法務部,其中部分企業法務部規模甚至達到百人之多。在這些企業當中,法務的工作較為專業,基本上不承擔企業內部行政職能,專注企業法律事務。企業法務不但包攬企業非訴事務,訴訟事務也可以獨立承辦而無需依賴外部律師。甚至有一些大型企業的法務人員,其訴訟專業能力也不比專業律師遜色。
當前,盡管有部分企業法務建設相對完善,也具備了良好的訴訟能力,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國企業當中訴訟事務大部分還是由外部律師承辦,法務多作為企業與律師之間的協調員發揮作用。在法律服務市場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是否建立法務以及設置何等規模的法務崗位需要綜合考量企業法律事務管理的成本與收益。
毋庸置疑,大部分企業法務的工作局限于企業內部非訴事務,對于訴訟事務的參與度相當低,因此也導致我國企業法務在訴訟能力和水平在整體上處于較低水平。那么,如何提升企業法務訴訟能力呢?
一個企業的整體走向與管理層的意志密切相關,企業法務工作能否做好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管理層是否重視。當前,我國企業法務訴訟參與度或者訴訟水平之所以未能獲得顯著提升,企業自身缺乏法律意識,不重視法務崗位建設是重要原因。因此,企業管理層應當具有一定的法律風險意識,重視法務崗位建設,并形成相關制度落實到企業日常管理當中去。
法務人員自身的法律素養和專業能力也是影響法務訴訟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實當中,許多法務人員進入企業后習慣于日常行政工作或者非訴工作,疏于訴訟事務,其自身專業能力始終得不到有效提升。此外,一些法務人員在認識上存在很大偏差,認為法務只需要準備好訴訟案件材料,再將案情提交給外部律師即可,自己不愿意深度參與到訴訟事務當中去。長此以往,必然導致企業法務訴訟能力處于低水平狀態而難以得到提升。
我國當前處于社會轉型期,法律法規的變動非常之快。企業法務訴訟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持續的學習和培訓,具備一定條件的公司可以通過聘請外部律師等專業人員對企業法務進行培訓,或者為企業法務提供外部專業培訓的機會。通過加強培訓的方式不斷提升法務的訴訟能力。當然,法庭訴訟如戰場對陣,僅僅是培訓無異于紙上談兵,企業還應當適當放手讓法務更多地參與到企業訴訟事務當中去,讓法務在真槍實戰當中磨煉、錘煉,從而獲得扎實的訴訟能力,為企業的穩步發展保駕護航。
法務是企業發展的保護傘,尤其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法律風險無處不在,企業稍有不慎就會陷入經濟糾紛,動輒遭受經濟損失。提升企業法務的訴訟能力一方面能夠為企業在涉訴時提供專業支撐,最大化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還可以促使法務人員以訴訟思維提前防范法律風險,進一步提升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我們相信,在未來法律服務市場中,企業法務將承擔更多職能,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