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順
昌吉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
股權眾籌,實際上就是企業對自身的股權,進行一定比例的出讓,并將普通的投資者作為主要對象,獲取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同時,由于投資者向企業投入一定的資金,所以在未來企業的發展中,投資者將會獲得未來收益。這種融資的方式,實際上是基于互聯網渠道,解決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資金問題,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企業的發展中。另外,還有一種關于股權眾籌的解釋,即私募股權的互聯網形式。
股權眾籌,其作為當代企業發展的新生事物,在利與弊之間進行博弈。具體來說,股權眾籌的弊端就是因為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規章制度并不完善,同時企業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在運用股權眾籌方式的過程中,常常會遵循主觀的意見,所以就會影響最終眾籌的效果。同時,當前企業、投資者以及政府部門之間,對于股權眾籌的要求較低,所以在這一領域中經常會出現欺詐等方面的問題。具體而言,在股權眾籌發展的初期階段中,不乏居心叵測的企業、個人,在股權眾籌平臺上發布不真實的眾籌信息,以此來獲取廣大投資者的關注。對于大部分的投資者來說,其并不具有相應的財務知識,所以對于股權眾籌信息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很難及時、準確的進行識別,為不法分子提供了獲取資金的契機。實際上,企業或者個人如果出現上述的行為,將會構成集資詐騙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有著明確的規定。
企業在股權眾籌的過程中,采用出售部分資金的方式獲得集資平臺所提供的發展資金。具體而言,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只有“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可以發行金融憑證,以此來獲取股權融資的權限、資格,而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并不具備這一資格。這樣的規定,使得很多企業在股權眾籌的過程中,會出現觸碰法律底線等不良的問題,甚至可能會涉及到刑事犯罪方面。究其原因,股權眾籌基本上都是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發布信息的,法律中規定金融憑證的發行對象為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所以股權眾籌作為新型的融資方式,很難確認企業(籌資方)是否已經通過恰當的方式完成了相關的宣傳。所以,無論企業的人數是否大于200人,投資者都應該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將《證券法》的第十條內容作為依據進行正確、合理的判斷。同時,投資者如果發現企業存在擅自發行金融憑證的現象,也應該及時向相關反應,通過法律維護自身的權益[1]。
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建立小額發行豁免規范。在具體的制度方面,我國政府部門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積極對現行的《證券法》進行調整、完善,將小額發行豁免機制納入其中。在這一基礎上,對中國證監會進行授權,使其能夠在維護公共利益、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前提下,為小于500百萬的證券給予相應的豁免權,為中小型企業的股權眾籌提供便利。其次,政府部門應該完善發行主體的準入標準。結合上文所述,小額發行豁免機制的設置主要是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最為便利的眾籌融資方式。但是因為中小型企業自身規模的限制,會增加股權眾籌的風險,所以在實行小額發行豁免機制的過程中,必須對準入規則進行完善、補充。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政府部門需要對申請小額發行豁免權的中小企業進行系統的審核,包括科技水平、盈利潛力、資產規模等,對于不符合標準的企業予以剔除,不允許其獲得小額發行豁免權。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企業股權眾籌的行為,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并促進企業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從理論的角度分析,股權眾籌中的籌資者、投資者是相互平等的,二者應該掌握相同的信息。但在實際的股權眾籌中,大部分的投資者都處于一個不利的位置上,很難獲得更多與籌資者或者企業相關的信息,主要是因為當前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導致籌資者、投資者處于不平等的位置。通常情況下,采用股權眾籌的企業并不是上市公司,無法結合《證券法》的內容對其進行監管,必須通過信息披露的方式加深投資者對企業的了解,以此來正確決定是否進行投資,避免損害投資者的權益。對于信息披露制度來說,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對欺詐行為的防范。同時,如果籌資者在股權眾籌的過程中,沒有及時對相關的信息進行公開與披露,則政府部門可以根據規定追究企業的法律責任,從而能夠規范企業的行為。因此,為了促進股權眾籌穩定發展,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健全現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為投資者獲取有價值的、重要的信息提供有力的保障[2]。
在股權眾籌的過程中,籌資者、投資者需要通過專門的平臺建立聯系,所以要想提高股權眾籌的合法性、規范性,就應該積極建立股權眾籌平臺的備案制度。具體而言,股權眾籌平臺在投入運行之前,必須向證監會提出申請,并注冊、成立證券公司,嚴格落實《證券法》中的相關規定,滿足注冊證券公司的硬性條件。然而,股權眾籌平臺基本上很難滿足《證券法》的要求,增加了成功申請的難度,對此相關部門可以積極借鑒國外的相關經驗,將股權眾籌平臺視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積極建立健全股權眾籌平臺備案制度。在這一基礎上,所有的股權眾籌平臺都能夠加入到證券協會中,然后協會則可以根據既定的法律法規,實現對平臺運營的監管,保證所有的程序均符合法律的規定。基于此,則可以避免當前股權眾籌中存在的問題,推動證券市場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雖然當前的股權眾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其中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通過法律規制進行合理的監管、規范。在這一基礎上,政府部門為證券小額發行實行了豁免機制,同時對信息披露制度進行了完善,并將眾籌平臺的備案制度落實在實際中,規范了股權眾籌的行為,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因此,結合本文的分析發現,對股權眾籌進行合理的法律規制,具有較強的必要性,需要政府部門加大重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