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昕芮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非法證據排除,是擁有合法權力的主體違背法律規定的順序或權限去調查取證,在實際運用時去除以不合法的措施取得的證據。對于非法證據排除,并不局限于審判時才予以排除,在審查階段等案件實際調查階段同樣可以適用。
1.非法性
刑事非法證據最基礎的特點即是非法性。證據在收集、保存和審查中有很多具體的限制,刑事訴訟法對于證據的詳細使用做了很多嚴厲的限度,符合這些要求的,被看做是來源合法的,不符合的,就被認定為來源非法。非法證據普遍屬性非法,譬如刑訊逼供,它是違反了刑事法律法規有關強制性規定的內容,無論是特殊規范還是一般規范,只要是具體明確的都不可以違反,違背即非法。
2.關聯性
關聯性也叫做相關性,非法證據必須與被證實的案件事實之間存在必然關系并且能夠證明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親自所為,同時還要對所定之罪的輕重有所證明。舉個例子來說,一個被指控犯有殺人罪的犯罪嫌疑人,證人卻說這名犯罪嫌疑人沒有出現在強奸罪的作案現場來作偽證,雖然這個證據是違法的,但是對于這名犯罪嫌疑人被控說是殺人罪沒有關系,所以該證據可以通過相關性的排除來適用了,而不需要再去適用非法證據排除規定。
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和發展中難免遇到的困難和瓶頸,我們的規則自然起步晚,發展進程緩慢,但是并不影響我們對于立法完善追求司法進步的腳步。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若干問題的詮釋第六十一條規定:“嚴禁非法搜集證據。任何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和被告供認都不能通過刑訊逼供或威脅,引誘,欺騙等方式來獲取,不合乎規定的證據被證實是不準確的,刑訊逼供得到的證據不能作為判決的依據。”這些后來修正之前法律的解釋法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彌補我國有關法律漏洞的重大舉措,中國對于人權問題越來越重視地態度推進,司法改革進一步深化和司法繼續探索開展,對于在實踐中頻繁出現的非法證據問題,許多法學界學者和司法工作者強烈提出在中國建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這種追求公平,追求公正的行為對于我們的法制建設有著積極作用。
違法取證行為,非法證據解除規則并沒有將其應有的威懾力發揮出來,法令的權威性遭到威脅。被告人沒有被賦予沉默權但是卻被要求如實回答問題的義務,但是根據我國的法律,被告人并不需要證明自己無罪,因為“誰主張,誰舉證”,在這種情況下,被告人的人身權利很可能因為公職人員迫切希望得到辦理案件的證據而被毆打用刑,強迫承認莫須有的罪名;被告人沒有人身檢查權,如果不能對被告人的身體進行檢查,那么對于違法的使用逼供的方法而產生的傷痕和身體的實質損害就不能被及時發現,難以認定公職人員使用了違法行為去獲取證據……種種問題出現都在指明一個必要問題就是,我國《刑事訴訟法》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規定中有一定瑕疵。
1.非法證據的重要組成
2010年兩高三部頒布的《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次對不合法證據及其排除的相關規定,于是在2012年,最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及隨后的有關規定都吸收了該規定的詳細內容,并且第一次采納立法模式對非法證據規定統一尺度。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的具體內容,對此,我們能夠將非法證據分為非法的言辭證據和非法的實物證據。
2.非法證據排除設置庭前會議程序
審前會議程序,法官可以在聽證會前召集檢察官,當事人和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領會非法證據的狀態,并聽取意見在庭前會議上,訴訟各方可以就解除非法證據的程序題目提出定見。若是被告或辯護方提出解除非法證據申請,檢察機關可以協調對相干證據合法性的證實進行調查和籌辦,以明白審訊重點是締造一個安穩而有用的法庭聽證會,但在審訊期間依然有必要解決存有問題的不法證據的確認和解除問題。
具體措施包含:(1)讓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擁有沉默權。外國沉默權的規定在外國并不是完全雷同,但他們普遍看好這一權利,因為它符合“誰主張誰提供證據”的原則,有助于減少非法證據搜集。(2)新修改的律師法以及將要修改的刑事訴訟法,通過給予律師全面的權利來保障人權是至關重要的。(3)只有緊急情況下才能由偵查行為機關作出扣押、搜查等強制偵查行為,其他情況下這一決定權由檢察機關擁有。(4)完善非法取證主體的紀律制度。努力提高司法人員的法律素質,開展系統的學習和教育,使偵查機關和偵查人員能夠充分認識違法取證的危害性,規范調查取證工作,嚴格依法收集證據。法官必須熟悉運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相關知識,練就較高法律判斷能力并形成邏輯嚴密性,公平,公正。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排除非法證據規則的真正確立。
十九大報告對于司法實踐的意義
首先,這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權,統一領導全面落實,用宏觀治國理念和踏雪有痕地政策提高依法治國尊嚴和執行度;其次,關于依法治國的戰略措施的頂層設計有推進作用,體現了中央政府在法治建設中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了制度化決策。中央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有利于統一國家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國。對于非法證據排除,有了統一領導和規范,將會讓工作人員恪盡職守,依照黨的指導,將國家意愿與人民利益結合,保護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權利。讓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嚴肅執法,在審查時首先想起違法的后果,自然而然就減少了違法行為。減少不良現象,減輕非法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促進中國法制制度的進步豐滿。
排除非法證據規則在刑事訴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效果。排除非法證據的規則與保護人權和懲罰罪犯之間的平衡關系有關。涉及司法機關與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之間的重大訴訟利益。可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第54條構建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自身存在一定缺陷,導致在司法適用中出現重大的不合理現象。好比,控訴方與辯護方在非法證據的范圍問題上發生爭議,辦案人員采用不法欺騙等手段所獲取的證據幾乎不被排除,修改我國《刑事訴訟法》完善立法體系和制度是重中之重,修改和完善排除非法證據的立法規定。十九大以來對于法制國家建設的大力弘揚與法治觀念的提高對于我國刑事訴訟法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