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洪偉
天津百博律師事務所,天津 300270
我國的私有企業隨改革開放時間增加而不斷增加,私有企業中,不可避免的產生較多的中小股東,中小股東群體隨之增加。中小股東在企業中的股份占有份額相對較小,無法產生決策權,無法全部參與到企業的運營當中,一些集團企業人員復雜、經營范圍廣闊,對中小股東的意見不夠重視,一些企業的中小股東存在受集團內部股權控制、沒有話語權等情況?!豆痉ā返淖饔檬谴龠M企業中小股東合法權益的改善,減少權益受損對經營安全、經營環境的破壞。
中小股東的權益,包括股東資格人所具備的股東權利,中小股東是持有該企業股票達一定數額的股東,但持有數量較少,雖然經歷企業分紅,但無法參與到企業運行和決策當中,中小股東的權益,從一定程度上屬于投資行為。但中小股東與企業之間的關系,還受到法人財產權的影響,公司在股東權利基礎上,還建立法人財產權,股東權能夠確立和鞏固股東、法人對公司財產的支配與所有權利。但一般中小股東的權益相對較少,屬于受法律保護的、與法人財產權相聯系的權益。同時中小股東的權益,還是企業資產的所有權、資本的所有權,兩種權益相互依存的體現,中小股東是相對較少份額的資本份額的權利,同股同權原則能夠將股東大會中決議權、決定權、表決權按照股份大小確認??梢娭行」蓶|的持股數額較少,這對其在公司中的發言權有一定的影響。
目前我國的中小股東知情權較少,知情權受多項規定、企業內部規定影響,部分中小股東甚至無法得知企業決策與運行情況,權益受損。當前中小股東的權益受損體現在股東對公司賬簿無法取得明確的了解,大部分企業要求中小股東在持有一定數額、持有一定時間后,才能夠對企業的賬簿進行查閱,在查閱賬簿時,也沒有規定和限定股東的查閱范圍,導致查閱內容不貼近實際,敷衍了事,尤其在中小股東行使知情權時,對知情權所涉及的范圍、途徑均并未有效標明,使得多數中小股東的知情權無法真正開展。
中小股東與其代表人,在當前的股東會議上,多不享有決議權、表決權,大部分中小股東不被邀請參與表決與股東會議,但這一行為嚴重破壞了中小股東的權益,表決權回避制度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問題。但表決權回避制度并未完全改善中小股東與其代表人的表決權益。《公司法》中對表決權回避制度的描述,無法適用于全部情況,因此中小股東的表決權益并未完全解放。
知情權是中小股東的基本權益,中小股東的多種權益無法越過知情權開展。為此,《公司法》應充分重視中小股東知情權保護的改革。可做如下改革:首先,對企業嚴格執行股權平等原則,增加中小股東知情權應用范圍,細化、量化中小股東知情權的適用情況,減少企業由于《公司法》中條款不夠明確產生的實施問題,避免企業主要持股人“以權謀私”,增加中小股東在企業發展、運行中的參與度。其次,向中小股東普及知情權內容,積極為中小股東進行協調,尤其在查閱賬目、參與決策等內容中,對《公司法》內容進行強化,指導中小股東行使權利,最后,嚴格規范和監督企業決策層的執行效果與效益,促進公司股權平等,增加企業對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股東會是企業主要股東、法人、執行人、各中小股東及其代理人定期開展的會議,會議內容除進行企業發展總結、企業未來工作研究外,主要還對股權分配、股東形成等內容進行總結、決議和告知。針對董事會對中小股東決策權益的削弱與阻礙,《公司法》需切實落實股東會的表決權回避制度,對有問題的股東會形式進行整改,促進股東會公平公正的開展,擴大表決權回避制度的適用范圍,增加中小股東對表決權回避制度的了解程度,尤其針對發展迅速、運營存在問題等類型的企業,則要保證股東會的公正公開,并嚴格杜絕資本壟斷、控制股權等問題的產生。
綜上所述,《公司法》對中小股東的權益保護具有顯著意義,但依舊存在一定問題,需我國對未來的《公司法》改革進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