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懋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非法證據最早發端于美國,以及在世界各國范圍內的擴展都是各國在立法與實踐中不斷平衡的結果。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國這些年的刑事訴訟法修改中,其中每一次的修改都是朝著更嚴格的證據規定,更規范的訴訟程序的發展趨勢下進行的。而修改的意義就在于,在司法實踐中,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一方面作為一個人權保障機制,可以充分體現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司法理念,而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證據規則,堅持非法證據排除可以更好的查清案件事實,保護犯罪嫌疑人的權益,公正審判,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而最重要的是,我國正在進行的司法改革,是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改革,其中強調審判作為整個刑事訴訟的中心環節,要求充分發揮庭審的作用,要杜絕刑事誤判和冤假錯案的發生,要求在審判案件事實調查和證據認定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從證據的形成源頭開始,確保收集證據的主體、行為和程序的每一環節都符合法律規定。這一舉措對于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實施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在司法實踐中,司法實務人員對何為“非法證據”往往缺失正確的理解,①存在著很多將“形式不合法”的證據當做“非法證據”予以處理的情形②,在司法實務中,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都反映了非法證據在法律上的界定太籠統,不夠清晰不夠明確,在實踐中很難判定何種屬于法律上規定的非法證據,更別提更進一步的排除程序的進行了。
雖然辯護方申請法院排除非法證據的情況很常見,但是最終法院排除非法證據的比例卻很低,這是因為依申請啟動的非法證據排除程序在法律上只做了粗糙的規定,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由申請人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線索和材料,但其中并沒有明確規定提供線索和材料的具體程度進行細化,所以這就使得申請人在司法實踐中對非法證據的材料和線索獲得的難度就更大了,而且法官在排除非法證據的顧慮和考量也很多,很難下決心適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因此,這兩種排非方式對于在司法實踐中排除非法證據的效果很不理想。
如果僅僅涉及一套簡單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它本身并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應當與刑事訴訟程序整體運作相連,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作為保護被告人權利的手段,應該從刑事訴訟程序啟動就開始配套規定辯護權、非法證據不排除的救濟權等程序性內容。
在非法證據排除程序中應加入除偵查、檢察、審判人員以外的其他人員以及建立更為系統、規范、嚴格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以確保落實程序正義。建立相關配套制度,嚴格規范訊問行為,培養偵查人員合法取證意識,建立明確的非法訊問責任追究制度,充分發揮律師在非法證據排除中的作用,落實保障律師權利,使得違法訊問和取證行為得到有效防范。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與各項配套制度以及各項配套制度之間能夠實現相互協調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在我國真正建立起來,保證真正實現制度設計的預期價值目標,使得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發揮其在刑事訴訟中應有的特殊功效。
在非法證據排除程序中,法院未能充分發揮庭審的作用,司法實踐中“情況說明”代替了偵查人員出庭作證,三機關的流水作業式的訴訟模式導致法官對非法證據的排除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模式是對非法證據排除的有力保障。要求法官以聆聽的方式對證據進行全面審查,并對偵查機關進行有效的監督,這樣得到的裁判結果才能體現程序正義和司法公正的效果。因而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實踐過程中,審判中心主義中要求法官保持中立是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我們要求法官擁有獨立性去判斷證據是否是非法證據要將其予以排除,發揮庭審在訴訟中的關鍵作用,從而達到排除非法證據的效果。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利于維護程序正義和保障人權,提高司法公信力。與此同時,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實踐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蒙上了一點灰塵,但是在后續的法律解釋和修改過程中,應當加強具體實施標準的制定,以期在實踐中發揮預期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注 釋 ]
①孫長永,王彪.審判階段非法證據排除問題的實證考察[J].現代法學,2014(1).
②楊宇冠.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實施問題研究[J].法學雜志,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