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成
江蘇省高速公路經營管理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9
(一)領導重視,機制保障到位。我單位在組建之初就專門成立了法規部門,重點負責政策法規研究、案件應對、法律事務協調指導、普法宣傳等日常事務,同時明確了所屬各單位的基層法治工作具體辦事機構,在領導班子成員分工上,明確一名領導班子成員分管法治工作。2016年國家和省“七五”普法工作啟動后,按照上級的相關要求,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為組長,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部門及所屬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七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所屬各單位建立了各自的領導機構,明確職責部門和具體承辦人,形成了覆蓋本級、管理處(公司)和基層收費站(服務區)的普法工作三級普法網絡。
(二)目標明確,宣傳教育到位。我單位緊緊圍繞總體工作要求和任務,將法治建設融入到服務于全省經濟發展大局、服務于事業良性發展、服務于構建和諧單位、服務于職工隊伍建設等大環境中。始終把“依法管路、依法管企”作為一項日常性工作來抓,以點帶面推動全局。編發普法資料。為各級管理人員訂購《“七五”普法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讀本》《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實用問答》共500余冊,同時,翻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讀本共6000冊,發放到員工手中。
(三)方案配套,責任考核到位。一是實行了有效的監督考評機制,制定了“七五”普法工作考核檢查具體評分標準,各所屬單位對職工的學習情況進行考試考查,對各單位普法工作開展情況每年進行考核。二是健全了人人有責的普法激勵機制。結合綜合考評實施辦法,將普法工作納入綜合考評體系,將檢查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單位和個人工作業績和總體水平的標準和依據之一。三是形成了規范有序的管理工作體系,通過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考試制度、臺帳登記等,落實工作任務,規范工作行為,提高工作效能。
(一)健全制度,促進管理規范措施。我單位自成立以來,對內部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作高度重視,曾兩次進行全面性編輯工作。2017年,我單位制定了規章制度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把制度體系建設作為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來抓,通過開展全制度體系規劃建設,加強規章制度的修訂完善與工作流程的創新再造,構建更科學、高效、實用的規章制度體系。2017年底,規章制度匯編(2017版)編纂完成,全套制度匯編共六分冊七本,總計近140萬字,涵蓋了建、管、養、征四大主業和九個職能部門的職責范圍,初步形成“一個體系、二大類別、三組模塊、四級界面”框架體系。
(二)營造和諧,體現以人為本措施。職工是單位持續穩健發展的活動源泉,我單位將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規范各類人員用工制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人事勞動用工關系,作為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一是規范勞動用工和薪酬管理。我單位根據上級關于薪酬管理的指導意見,采取檔案工資和實發工資相分離,按企業績效要求,推出了兼顧當前、立足長遠的薪酬方案;二是關心職工生活,解決了新老職工共同關心的一些問題,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積極做好職工年度薪酬、退休人員津補貼標準調整。
(三)有效維權,優化運營環境措施。近年來,高速公路訴訟案件總體上呈現四個特點:一是案件數量明顯增多;二是訴訟案件主體趨于多元;三是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法定有限責任被無限擴大;四是社會公眾高估了高速公路經營單位的賠付能力。針對上述特點,我單位不斷改進自身管理,竭力避免因自身管理工作不到位或存在瑕疵而造成的涉路訴訟。自2004年至2018年,我單位累計經辦各類訴訟案件74起,其中涉及高速公路管理的理賠案件42起、行政案件6起、勞動糾紛案件3起,人身、財產損害等其他案件23起,涉案標的額約3424萬元。勝訴50起,約70%,在法律框架內盡最大努力維護了單位的合法權益。在堅持向過往駕駛人員、公路相鄰居民做好普法宣傳的同時,開展依法治理專項行動。針對高速公路管理中出現的沖卡逃費、超限運輸、盜損路產設施、違章建筑以及收費站(服務區)黃牛出入、盜竊事件等難點問題,我單位先后投入數千萬元在所屬各路段實施了全程監控,聯合交巡警、路政等相關部門開展集中治理,先后開展了“打擊逃費行為,規范收費秩序”、“服務區治安專項整治行動”等10余次專項整治工作。有效維護了高速公路經營管理者的權益,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