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鑫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2249
伴隨人們出行頻率的不斷提升,市面推出的無牌無照四輪低速電動車被許多人用作了私家車來使用。調查發現,這些四輪低速電動車的車主們大多數為老年人群且未能取得相應的駕駛執照,正因為他們普遍沒有經過專門的駕駛技能培訓,對交通法規相關的知識掌握少之甚少,道路交通安全法規意識薄弱,導致四輪低速電動車接送小孩讀書、私下拉客載人現象屢見不鮮,已經嚴重威脅道路交通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
望文生義,四輪低速電動車的行駛速度較慢,車內設置代步車專用的控制機及電機等車輛配置,這些四輪低速電動車可以幫助老年人解決平素出行中所遇到的上下坡行走不便等問題[1]。
生活中我們常可以看到,四輪低速電動車駕駛者大部分為60至70歲之間的老年人,他們駕駛的四輪低速電動車有的甚至比上了牌的小轎車面積還要大,隨機詢問某一位駕駛四輪低速電動車的老人是否已經考取駕照的情況,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沒有”和“不需要”之類的。駕駛這些四輪低速電動汽車的人員不僅沒有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而且未能獲得四輪低速電動汽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的資格。鑒于此,筆者對四輪低速電動汽車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系列法律和安全問題。
四輪低速電動汽車的駕駛員通常是老年人,他們的反應速度一般比中青年人慢得多。絕大多數車主沒有經過道路交通法規和專業駕駛技能培訓的正規學習,對交通法規、交通規則和基本知識缺乏了解。生產的一些剎車部件達不到行業要求的標準,容易造成“道路殺手”。
為了更好的規范四輪低速電動車行業,相關部門應廣泛征集各類人群意見,根據現行交通法律法規并結合新的具體情況,出臺有關四輪低速電動車與機動車相接軌的一站式管理和服務政策,合理有效的保障老年人駕駛四輪低速電動車安全出行以及售后服務等合法權益。
1.大力夯實思想根基
要著眼四輪低速電動車駕駛人員的思想層面下功夫,通過宣傳教育,樹立廣大四輪低速電動車駕駛人群服從交通準則的正確認識觀念。支持四輪低速電動車駕駛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以取得相應駕照,提高老年人整體的交通法規意識和駕駛技能水平。
2.加強企業生產督導
要想讓老年人更加安全的駕駛這些四輪低速電動車,最關鍵的是要保證四輪低速電動車的制造合格,通過嚴格的質量檢驗,辦理相關落戶手續,達到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的電動車方可上路行駛[2]。
依照我國公路交通安全條例可以判斷四輪低速電動車為機動車,機動車則必須上牌才能上路,所以這種無牌無照的四輪低速電動車上路行駛屬于非法行為。四輪低速電動車的商家為了更好的賣出自己的電動車,都說四輪低速電動車不需要駕駛證和上牌照,操作簡單、老少皆宜,呈現無序發展的不良趨勢。
大多數四輪低速電動汽車駕駛員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駕駛技術培訓和系統的交通安全常識培訓。缺乏交通安全意識,加上四輪低速電動汽車未上車牌號,勢必會助漲一些特殊情況下駕駛人員的僥幸心機,不遵守道路安全法律法規是不可避免的,容易導致交通事故從而誘發肇事逃逸,給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交通事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提倡有關部門盡快擬定四輪低速電動車有關體系標準的規定,結合交通安全準則、車輛報牌手續以及電動車修理原則等準入市場的安全資質標準,及時填充四輪低速電動車管理流程的執法盲區。
建立完善四輪低速電動車駕駛員誠信管理系統,實行駕駛員交通安全誠信積分管理辦法。在實施負面減分規定時,還可讓失信人通過積極參與社區交通安全公益宣傳或志愿者服務等活動以獲得不同分值的加分來抵消失信積分。
1.行政執法延伸到居民社區
物業管理部門沒有強有力的法律管理手段。建議將交通執法管理或城市管理執法部門的執法管理延伸到居民社區。對占用消防通道、堵塞主要交通要道和人員出入口密集區等嚴重亂停車、亂擺放的要從重處罰。構成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移送有關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改變企業管理薄弱的現狀,將有效消除社區安全方面存在的潛在風險。
2.建立物業部門與行政執法聯動機制
在政府專業部門的監督指導下,以委托的形式賦予物業管理部門一定的專項監督管理權限,并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和執行流程。
綜上所述,建議伴隨著四輪低速電動車新標準的推出,同時盡快制定相應的規范管理機制,有效引導我國的四輪低速電動車產業有序發展,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產業鏈的健康穩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