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濤
如果你年過50,雖然精力充沛,感覺身體狀態不錯,卻擔心自己有心臟病,因為包括父親在內的幾位家庭成員在50多歲時都患上了心臟病。那么,你應該把心臟壓力測試作為常規體檢項目,以“確保一切正常”嗎?
什么是心臟壓力測試?
心臟壓力測試是測試心臟在超負荷運行狀態下的情況。最常見的運動壓力測試是讓患者在跑步機上行走(少數也會使用自行車)。在壓力測試之前、期間和之后,患者的心電圖(ECG)、血壓和癥狀都會被持續監測。醫生會根據結果來評估心肌的強健程度及供血能力。如果一個病人只需做幾分鐘的壓力測試,就有胸痛癥狀,并且心電圖上有心肌缺血跡象,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有動脈堵塞,使他們面臨心臟事件的高風險。
心臟壓力測試并不完美
對沒有癥狀的病人做常規甚至是每年一次的壓力測試很常見,目的是篩查沒有癥狀的心臟病。然而,常規的壓力測試并不能降低心臟病發作或心臟相關死亡的發生率。原因如下:
壓力測試不一定檢測到動脈斑塊破裂。心臟病發作通常發生于動脈斑塊破裂,在破裂之前,動脈斑塊并沒有阻塞血流。除非動脈斑塊損害了流向心肌的血液流動——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動脈堵塞達到或超過70%時,否則壓力測試是無法檢測出來。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檢測和修復不會引起癥狀的動脈斑塊(即使阻塞大于70%),能夠降低未來心臟病發作或死亡的風險。在急性心臟病發作時,用支架打開動脈的確能降低死亡率,但打開動脈中穩定的斑塊(如通過壓力測試檢測到的堵塞)并不能降低死亡率或心臟病發作。
測試結果不一定準確。如果對于低發病率的人群進行這個不完美的測試,測試的陽性結果更可能是假陽性。這可能會進一步導致患者暴露在不必要的潛在危險的操作中,如心臟導管插入術,從而導致傷害。
根據這些信息,美國預防工作組和美國心臟病學院建議,對于沒有心臟病癥狀的低風險患者,不要進行運動平板測試。
什么時候需要做心臟壓力測試?
醫生推薦壓力測試的最常見原因是評估患者的癥狀,通常包括出現胸痛或呼吸短促癥狀。根據癥狀的性質和患者的心臟病風險,壓力測試可能是收集進一步信息的最佳方法,據此對患者進行診斷或風險分層,以便進行可能的侵入性操作,如心心臟導管插入術。進行壓力測試的其他原因可能包括評估需進行高風險手術的高危的久坐患者,或者為希望開始運動計劃的久坐患者指導運動處方。
總之,做壓力測試的決定是復雜的,取決于許多因素。最好是在患者和醫生之間進行,而不要當成一個常規的體檢項目在體檢機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