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a
2019年1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事件在網上傳播后,引起了市民一定程度的恐慌。鼠疫是怎么回事?我們需要擔心嗎?
引起鼠疫的罪魁禍首是?
A.老鼠 ?B.旱獺 ?C.細菌 ?D.跳蚤
正確答案:C
引起鼠疫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叫做“鼠疫耶爾森菌”的細菌,也稱為“鼠疫桿菌”,傳播途徑有很多,污染的土地、動物等,鼠蚤叮咬是鼠疫從野生動物到人的主要媒介。人群普遍易感,無年齡和性別上的差異。疫區的野外工作者、獵人、牧民是高危人群。
關于鼠疫病毒,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A.鼠疫早就已經被消滅了 ?B.鼠疫一直存在于我們身邊 ?C.鼠疫病毒特別頑強 ?D.人類對鼠疫束手無策
正確答案:B
在很多人心中,鼠疫應該和天花一樣,早就被消滅了。其實不然。鼠疫并沒有滅絕。感染鼠疫的可能性,一直在我們身邊埋藏著。20世紀40年代之后,鼠疫的世界性大流行沒再發生,但較小范圍的流行從未間斷。直到現在,我國西北、西南邊境省份及周邊國家仍存在大片鼠疫疫源地,不時仍會因人們荒野宿營、剝食旱獺等行為導致鼠疫菌感染人類。鼠疫雖然可怕,但并不是不可抵御、不能防止的。鼠疫桿菌耐低溫,在-30℃仍能存活,在冰凍組織或尸體內可存活數月至數年,在膿液、痰、蚤類和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但對外界抵抗力較弱,不耐干燥和熱,100℃經1分鐘可致細菌死亡,陽光直射僅能耐1~4小時;對一般消毒劑、殺菌劑的抵抗力都不強,對鏈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環素都敏感。鼠疫雖然是我們沒能消滅的甲類傳染病之一,但目前已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從國際到我國,都有嚴格的監控、治療、防范鼠疫的規章制度。
以下關于鼠疫的說法,錯誤的是?
A.鼠疫不及時救治,死亡率極高 ?B.經及時治療后,可治愈 C.鼠疫潛伏期很長 ?D.鼠疫病毒傳染性強,傳播迅速
正確答案:C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臨床癥狀為寒顫、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皮膚淤斑、出血。發病時淋巴結腫痛,發展迅速,第2~4天達高峰。腹股溝淋巴結腫痛最為常見,其次為腋下、頸部及頜下。鼠疫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但個別病例可達8~9天。臨床以腺鼠疫最多見,其中肺鼠疫病死率最高。鼠疫的可怕之處在于它的隱蔽與急速發展,患者死亡多因來不及施治。人一旦感染,若能迅速確診,通過早期、聯合、足量、應用敏感抗菌藥物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治愈。治愈后可獲得穩定的免疫力,少有再感染情況發生。
鼠疫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A.皮膚接觸傳播 ?B.鼠蚤叮咬傳播 C.飛沫傳播 ?D.上述所有
正確答案:D
鼠疫主要在鼠類和旱獺中流行,通過蚤類傳播,人類感染鼠疫桿菌的主要途徑有三種:1、鼠蚤叮咬傳播。鼠蚤可將動物身上的病原體(鼠疫耶爾森菌)傳播給人,形成“嚙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2、經皮膚接觸傳播。健康人破損的皮膚黏膜與病人的膿血、痰液或與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血液接觸可發生感染。如直接接觸患者的痰、膿液,病獸的皮、血、肉,以口嚼蚤、進食未煮熟野生嚙齒動物等。3、呼吸道飛沫傳播。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帶有大量的鼠疫桿菌,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并可造成大規模鼠疫的爆發。
作為和霍亂并列,比非典型肺炎傳染級別還要高的甲類傳染病,此次鼠疫病例發現在北京,老百姓需要擔心嗎?
A.需要 ?B.不需要
正確答案:B
北京發現兩例鼠疫病例后,不少市民感到恐慌。中國疾控中心表示,北京市不是鼠疫疫源地,自然環境中不存在鼠疫菌,老鼠中也不帶有鼠疫菌,市民沒有通過接觸鼠等動物而感染的機會。
兩例輸入病例發現后,北京市衛健系統已及時對病例進行隔離治療,對病例進京后活動情況開展了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對可疑暴露人群進行了詳細的排查,對接觸者進行了醫學觀察和預防性服藥,對相關場所進行了終末消毒,同時加強了發熱病人監測,此次疫情進一步擴散的風險極低。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醫療機構就醫,不用擔心感染風險。
我們該如何預防?
A.避免到疫區旅游或活動 ?B.及時滅鼠、滅蚤 C.注意個人衛生 ?D.家中不能養倉鼠、豚鼠等寵物
正確答案:ABC
對鼠疫這類烈性傳染病,重在預防。主要注意個人衛生,盡量避免與高危人群接觸。避免到鼠疫潛在疫區旅游或活動,在野外游玩時,避免接觸嚙齒動物,更不要近距離觸摸、喂食旱獺、野生鼠類等。需進入疫區作業時,務必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緊束褲腿,不要在野外動物洞穴旁坐臥停留。嚴禁打獵,嚴禁剝食鼠、旱獺等動物。使用殺蟲劑或驅蟲劑避免蟲蚤叮咬。若出現發熱、咳嗽、淋巴結腫大等任一癥狀時,應立即到附近醫院就診,并主動告知接診醫生自己的旅行史或接觸史。老鼠感染人類需要鼠蚤這個媒介,如果家養的寵物鼠不是來自疫區,一般感染幾率不大,不用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