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華 朱偉
摘 要:新農村建設在當前被國家高度重視,科學規劃農村景觀是在新農村建設發展中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我國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仍舊存在部分問題,本文簡要分析了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現狀和原則,并提出在建設新農村景觀中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新農村 鄉村景觀 設計分析
鄉村美化對提升居民幸福指數,改善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力推行之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鄉村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都不比城市,在建設生態農村的時候面臨著重重困難。
一、我國新農村背景下農村景觀規劃現狀和問題
生態建設如春風般吹進千家萬戶,在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于是農村景觀規劃設計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相比較于過去,我國農村居民無論是在生活水平還是生活質量,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農村居民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經濟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農村也逐漸建起了新院落,有效的城鄉一體化推進,極大地改變了農村面貌。
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農村的生態環境也遭受到了破壞,家禽飼養的廢物排放讓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異味,由于沒得到重視或者生態環境保護不當,鄉村就出現了一種與農村居民生活難以匹配的生態環境。以破壞環境為前提的經濟發展雖然得到了一定成果,但是嚴重污染和破壞了農村原有的靜謐與恬淡,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和老街道被封印在歷史的相冊中。在農村生態環境規劃中,有的農村照搬照套其他村莊的設計風格,甚至仿照大城市景觀設計,效果適得其反 。
第一,農村房屋建設布局較為混亂,缺乏鄉村規劃,房屋在建設的時候依地而建,導致整個鄉村的房屋院落較為分散,對土地的利用率也大幅度降低,整個村莊的屋舍排列處于毫無美感的狀態。
第二,農村土地利用率較低已經是常態,由于農村居民以前對生態環境的認識不到位,垃圾隨處丟棄,土地肆意破壞,導致可利用土地面積降低,土地的質量嚴重下降,農村耕地的蠶食和破壞也導致了大量耕地被損壞。
第三,農村景觀正消失殆盡。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很多地區往往片面地追求新形象,沒有繼承村落的傳統建筑風格和自然景觀,導致了村子面貌千篇一律沒有特點。
二、新農村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一)規劃設計要保護鄉村原有的自然景觀
鄉村景觀的載體就是鄉村自然生態環境,也是鄉村居民長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家園。鄉村古有的自然生態環境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也為居民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歸宿和物質來源,所以在規劃建設鄉村景觀中要有機結合原有的自然景觀,將人工設計與自然的鬼斧神工相結合,構建出符合當地居民生活的環境。
(二)保留農村傳統文化和風俗特色
我國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傳承讓我國各地區的村落形成自己獨有的文化象征和精神文明。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景觀設計工程與當地人文環境的結合性,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文化遺產等,美化鄉村的同時也要保持鄉村獨有的地域特色,提升鄉村的文化底蘊。
(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
想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就要合理配置景觀資源,在營造的基礎上要加強保護工作,在最大限度上控制農村對景觀環境的破壞,合理利用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美麗新農村。
三、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措施
1.對鄉村固有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
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村景觀規劃設計,是基于整個農村的生態系統,整體規劃和設計農村新景觀,在規劃建設的時候要充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注重鄉村環境的保護工作同時也要注入經濟發展新活力,利用農村環境資源的時候要合理,本著集約型的原則開展,這樣才能夠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科學性地考慮區域景觀,對林業、漁業、農業等多種景觀資源合理開發,從而打造出符合現代農村精神面貌的鄉村景觀 。
2.注重對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
鄉村景觀建設并不是一味地增加綠色覆蓋率,而是在美化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繼承傳統文化。在設計村落布局的時候注重對當地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建筑物是當地風土人情傳承的重要載體,它如書籍一般,記載著幾千年來當地的歷史文明。農村景觀設計工作中不能隨意改變當地建筑風格,要將文化凝注于設計中,保護當地文化。
3.能夠拉動當地經濟發展
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林、牧、副、漁,科學性地調整產業結構足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農村景觀設計具有特色會吸引外來人員前來旅游,這時發展農村旅游業既能保護當地環境可持續發展,又能夠增加居民收入。良好的景觀設計可以展示當地濃厚的民俗民情,提供娛樂活動和休閑娛樂度假區,這些都會促進農民增收,推動新農村建設。
四、結語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提升,農村發展也迎來新機遇,新農村建設日益受到重視,想要提升農村景觀規劃設計,就要從我國鄉村實際情況出發,綜合考慮多種措施,設計出適合鄉村建設發展的景觀。
參考文獻
[1]商麗娜.鄉村景觀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意義[J].現代園藝,2016,(0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