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野 王雨朦 劉爽
摘 要:本文闡明護膚品配方中的天然活性成分的定義及來源,介紹天然活性成分的主要功能,著重指出天然活性物質具有安全、綠色、高效等優點,但也存在著待解決的問題。天然活性成分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本原則,具有廣泛的商業前景。
關鍵詞:化妝品 天然活性成分 來源 功能 局限性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化妝品類1~12月份零售額2619億元,同比增加9.6%。而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平臺1682594個品種中有31374種化妝品都冠以“植物”名稱。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消費者對護膚品的要求的提高,“天然”“純植物”“高效”“安全”成為引導消費者選擇化妝品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本文主要就天然活性成分的植物來源及在使用上的局限性,為進一步研發基于天然活性成分的可食用護膚品提供理論依據。
一、天然活性成分的來源
目前應用于化妝品上的天然活性成分主要是從微生物體和動植物內通過技術分離得到的化合物,在生物活性和結構上具有多樣性。天然活性成分的來源包括動植物提取液(如綠茶提取物、人體胎盤提取物等)、微生物發酵產品(乳酸、曲酸、透明質酸)、基因工程生物制劑(如表皮生長因子)以及其他活性成分維生素A、 C、K、E等。
二、天然活性成分的功能
皮膚護理每一環都是緊緊相扣的,皮膚長時間暴露在日光下會導致皮膚變黑、嚴重缺水、曬傷、細紋等問題。筆者將天然活性成分的功能分為抗皮膚衰老、防曬、保濕、美白及其他作用五個主要方面。這些功能主要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與皮膚保持好的親和力,補充水分、分解黑色素、抗菌,抗炎癥等方面發揮作用。
三、天然活性成分的局限性
含有天然活性成分的護膚品安全、綠色、高效,為很多愛美人士所偏愛。但是天然活性成分穩定性差、分離提取技術繁雜、對工藝要求苛刻,保質期短,提煉成本高一直使它的加工和使用受限。
(一)分離提取技術繁雜
天然活性成分提取技術繁雜,耗時長。這是因為:
1.天然活性成分的化學機構具有多樣性,它有非常復雜的化學成分,如姜黃中含有姜黃素、黃酮等;金銀花的化學成分為酸類化合物和酮類化合物等。
2.天然活性成分具有生物活性的多樣性,且天然成分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可變性,即植物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目前我們正在應用的分離技術主要包括輔助提取技術、萃取技術、色譜技術、膜分離技術、半仿生提取技術。這些技術在不同的范疇內得到應用如酶提取、動態逆流、超臨界流體、氧化鋁、硅膠、葡萄糖凝膠、大孔樹脂柱層析、超濾膜、乙醇/水/氫氧化鈉溶液提取、近似胃和腸道的酸堿水溶液提取等等。
(二)保質期短
天然活性成分保質期短主要是由于其取自天然,無添加劑,在室溫條件下保存很容易氧化變質。使用變質化妝品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皮膚問題。目前常用的保持天然活性成分活性的手段主要是使用不透明包裝,添加防腐劑以及微膠囊/脂質體技術,微膠囊技術可以阻擋氨基酸、超氧化歧化酶、維生素C、維生素E等活性物質與外界接觸,避免氧化。而脂質體技術是利用脂質體的兩性特點,由親脂基將包埋入脂質體中的活性物質帶入皮膚角質層,由親水基向角質化的組織補充水分,保持水分,改善皮膚的粗糙的情況。
(三)提煉成本高
一方面,為了保證天然活性成分的活性,對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和保存往往需要采用目前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的生產線及技術工藝,如超臨界流體萃取、膜分離及半仿生提取技術,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天然活性成分添加入化妝品之后仍然保持活性,還需對防腐劑的使用特別優化,對操作過程的溫度、工藝等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完成少量的天然活性成分的成本往往遠遠高于石油基化合物。
四、結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觀的改變,天然活性成分不應該被簡單地理解為植物基化妝品,它體現了化妝品工業技術的發展,但是天然活性成分具有穩定性差、分離提取技術繁雜、對工藝要求苛刻,保質期短,提煉成本高等弊端,使它的加工和使用受限。深刻理解天然活性成分的來源、功能及局限性可以為進一步研發基于天然活性成分的可食用護膚品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李攀.天然活性化妝品發展概況[C].2004年中國化妝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
[2]章懷云,劉俊,毛紹名等.天然產物活性成分提取分離研究進展[J].經濟林研究,2017,(3):244—250.
[3]張宏利.微膠囊化妝品與脂質體化妝品[J].丹東紡專學報,2002,(01):26—27.
[4]王謙.全天然/有機化妝品市場[J].日用化學品科學,2008,(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