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河南省濮陽市黃河灘區屬低灘區,地處黃河“豆腐腰”段,包括9個自然灘,總面積443平方公里,涉及濮陽縣1個省級貧困縣和范縣、臺前縣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21個鄉(鎮)、503個行政村、4萬人、耕地面積43萬畝,其中純灘區村343個,322873人。近年來,濮陽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脫貧攻堅系列部署,綜合施策,精準發力,2018年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發展筑牢了脫貧攻堅的基礎,基礎設施的改善提升了脫貧攻堅的能力,各項政策措施的完善,保障了脫貧攻堅的效果;尤其是灘區遷建工作,助推了脫貧攻堅工作。
經過我們調研,發現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指標硬、難度大。由于歷史原因,三縣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空白,部分村兩委班子思路窄,沒人才,缺項目,在項目上拿不準,而發展集體經濟是一項硬指標,致使村兩委班子手忙腳亂,畏首畏尾,不敢放心、大膽選擇。
政策過渡傾斜出現“兩個不平衡”。市、縣、鄉各級政府的許多政策、項目、人、財、物紅利都向貧困村和貧困戶傾斜,導致非貧困村與貧困村發展不平衡、非貧困戶與貧困戶心態不平衡。
對此,我們建議:
壯大集體經濟,打牢農村基礎,要拓寬發展思路,改變方式方法,壯大集體經濟。一是盤活農村集體資源。鼓勵農民將土地資金、技術等資源折價入股,將村頭荒地、廢棄坑塘等村集體資產進行折價入股,使農民的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增強村集體的發展活力和實力。二是創新農村發展路徑。搞好貧困村土地資金、農宅、集體資產等股份合作,探索出契合自身發展的模式。三是探索“村—企”分層治理機制。建立“村一企”分層治理聯結機制,吸納社會資本參與集體經濟發展。
結合鄉村振興,注重均衡發展,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一是抓住重心。當前,工作的重心應放在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上,對照建檔立卡情況,做到精準施策,確保如期脫貧摘帽。二是協調發展。鄉村振興過程中要科學規劃、合理統籌,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研究解決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兼顧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的協調發展,兼顧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的共同致富,注重將政策、項目、人、財、物紅利均衡發放,逐步解決“兩個不平衡”問題。
提高基層待遇,增強攻堅力量。鄉鎮干部是脫貧攻堅的骨干力量,但他們的任務重、壓力大,待遇偏低,要注重關心鄉鎮干部的工作、生活。一是政治上多激勵。在干部使用和優秀等次評選中要向基層傾斜,使鄉鎮干部感覺到“工作有奔頭”。二是生活上多關心。上級組織除工作上嚴要求外,還要在其生活、家庭、婚姻、子女等方面多關心、愛護和幫助,設法提高鄉鎮干部的工資標準和各類補貼待遇,使鄉鎮干部感覺到“生活有溫暖”。
濮陽市老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