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妹
【摘?要】本文對當前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的發展現狀以及其經濟效益特點進行了簡單介紹和分析,并對影響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經濟效益的相關因素進行了討論,對如何有效的推進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模式優化創新,充分發掘其經濟效益潛力提出了幾點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中醫藥;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2-0060-02
引言
中醫藥在我國基層醫療衛生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在疾病治療上簡、便、廉、驗的優勢受到了許多患者的關注和歡迎。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推動中醫藥服務發展是滿足廣大群眾醫療需求、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之一。
1 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現狀
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十分重視基層中醫藥服務的建設與發展,并頒布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等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對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在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等方面的基本內容以及規范要求進行了明確和加強。在這一背景下,當前我國許多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中設置了中醫科、中藥房等,中醫藥服務在基層獲得了良好的推廣與應用。
2 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經濟效益
2.1 社區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經濟效益特點 我國當前對基層中醫藥服務建設與發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其本身在臨床工作上所表現出的一些優勢,決定了中醫藥服務在社區衛生工作中有著良好的應用與推廣價值,有著較好的經濟效益潛力。有調查研究顯示,中藥收入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經濟來源的重要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使得其往往整體處于虧損狀態,而中醫藥服務的經濟潛力能夠為社區衛生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結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整體經濟效益情況進行分析則可以發現:在當前我國大力推動基層中醫藥服務建設的背景下,中醫藥服務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占比并不高,且相關效益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收入中的所占比例也未隨著相關政策推行而明顯提高;同時,在中醫藥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中,主要是以中草藥、中成藥等藥品銷售收入為主,而其他中醫治療性服務的收入相對較低。上述情況的出現反映了當前中藥、中醫治療服務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的使用率并不高,中醫藥服務的經濟效益潛力并未得到有效的體現和發掘。
2.2 影響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經濟效益的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藥人才不足,中醫執業醫師、中藥師數量較少且水平有限,在提供中醫藥服務上的能力較差;(2)社區衛生機構在中醫藥相關基礎設施條件建設上不足,例如中醫診室配置面積小、中藥房藥材種類少、中藥質量差、配套設施建設不到位等,從而導致了臨床組方困難、中醫服務無法開展等問題。(3)社區衛生機構對中醫藥服務認識不到位,導致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優勢沒有得到發揮。(4)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價格相對較低,尤其是中醫治療服務的收益較中藥存在著一定差距,社區衛生機構在開展相關服務時缺乏經濟動力,相關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5)中醫藥服務雖然受到較多關注但實際接受的人并不多。例如,部分患者對中醫理論認識不足,存在懷疑或不信任感;部分患者因煎藥困難、中藥口感差而不愿進行中醫治療等。
3 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模式推進措施
當前社區衛生機構在開展中醫藥服務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是影響其經濟效益發揮的根本原因。因此,社區衛生機構及相關部門就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資源上的傾斜,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的基礎建設和服務模式創新。
3.1 完善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運行基礎 首先,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推動社區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職能建設,保證各基層衛生院或社區服務中心均有設置中醫科、中藥房,明確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需求和標準等。例如,中藥房建設要完善藥品儲存管理條件與標準,合理設置中藥材藥柜并做好防潮、防火、防鼠、防蟲等措施,落實藥品清倉查存、藥材質量責任機制等,保證中藥材質量,以滿足基層中醫藥服務開展的基本需要。其次,社區衛生機構及相關部門要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通過完善人才招聘引進機制和激勵晉升機制,提崗位待遇,與高校、研究單位、培訓單位合作等途徑充實中醫藥人才隊伍;另一方面則要加強對社區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人員及其他醫務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通過講座、進修、遠程教學、邀請老中醫醫生臨床帶教等形式加強在職繼續教育,增強基層中醫藥人員為患者提供服務的能力水平,為患者提供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并加強其在疾病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應用優勢體現。
3.2 創新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開展模式 在做好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建設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建設和改革背景,社區衛生機構在中醫藥服務的開展模式上要積極進行優化轉變和創新,不斷探索更加高效、順暢的中醫藥發展渠道。
例如,拓寬信息渠道,通過公眾號、微信群等現代信息渠道加強對群眾中醫藥宣教工作,使社區群眾正確的認識和看待中醫藥并提高其接受程度,同時通過相關渠道為居民提供中醫藥咨詢服務以及服務監督反饋通道等。優化中醫藥服務內容,例如:基層衛生院可以結合當前人群生活特點、季節傳染病等進行中醫保健知識的宣傳,指導人們健康飲食、勞逸結合、調節情志、正確應對氣候變化,同時運用中醫理論制作用于預防疾病、具有保健功效的膏方、代茶飲或藥膳食譜等進行宣傳推廣,在發揮中醫藥慢病管理、教育、保健等方面的優勢的同時豐富服務內容、提高中藥材及中醫藥服務的經濟效益。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充分發掘中醫藥服務的經濟效益,發揮其在推動基層醫療衛生建設、滿足人民醫療保健需求等方面的優勢,社區醫療機構及相關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對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和創新,從而實現服務內容和質量的完善與提升,使中醫藥的經濟效益得的更好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李育濤.當前基層中醫醫院的發展困境及新機遇[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2):1495-1496.
[2] 馬景麗.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的經濟效益評價與模式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38(S1):17-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