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燕 孫亞軍 何驚春 肖瀟 姚遠



【摘?要】目的:分析九龍坡區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運行以來接種量和接種雙方滿意度變化情況,評價數字化服務對預防接種的作用。方法:通過預防接種信息系統查詢接種率和接種量,對接種服務雙方開展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建成以來,九龍坡區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接種量和接種率均有上升,其中二類疫苗接種量較上期和去年同期分別上升60.37%和50.47%,月平均接種量高于上期和去年同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預防接種工作人員中認為數字化門診明顯改善排隊擁擠問題、對預檢工作正面促進、對接種環節正面促進、降低出錯風險的比例依次為67.39%、94.57%、95.65%和96.74%,當接種量增幅小于20%時,數字化手段對改善擁擠問題效果明顯;數字化門診使用后,現場擁擠(OR=0.735,95%CI:0.574~0.941)、叫號信息聽不清楚(OR=0.728,95%CI:0.554~0.958)的問題得到了改善。結論: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對提升接種意愿、降低出錯風險具有促進作用,改善了現場擁擠和叫號信息聽不清楚的問題,當接種量增幅超過20%時,應采取綜合措施以適應新的需求。
【關鍵詞】 數字化;預防接種;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96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2-0072-03
九龍坡區于2019年7月1日全面建成投用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利用一整套軟件和硬件設備實現排隊取號、登記、體檢、接種和留觀功能的智慧化管理,改善傳統預防接種門診擁擠、混亂的狀況,本研究對投用半年以來全區接種量和接種雙方滿意度變化情況進行調查,評價數字化服務對預防接種的作用。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內容?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建成前后門診接種量的變化;接種服務方和獲得方滿意度的變化。
1.2?資料來源
1.2.1?接種量數據:來源于全區預防接種門診金衛信系統,按接種日期統計,選定范圍為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
1.2.2?接種服務方:對全區預防接種門診中2019年1月1日以來一直在該門診從事預防接種工作的人員進行普查。
1.2.3?接種獲得方:在金衛信系統中以“接種日期”為條件篩選被調查對象,按下列標準分為“數字化組”和“非數字化組”,每組隨機抽取1000名調查對象。
1.2.3.1?數字化組: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期間在九龍坡區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接受過預防接種服務的接種對象。
1.2.3.2?非數字化組: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期間未在九龍坡區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接受過預防接種服務,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在九龍坡區內預防接種門診接受過預防接種服務的對象。
1.3?數據整理與分析?采用WPS Excel進行數據整理,SPSS Statistics 25.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χ?檢驗。
2?結果
2.1 接種量的變化?將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運行期(2019下半年)的接種率和接種量分別與上期(2019上半年)及去年同期(2018下半年)比較,第一類疫苗和第二類疫苗接種量和接種率均有上升,第一類疫苗3個時段的接種率均已達到99%以上,絕對數量上升幅度較小;但第二類疫苗2019年下半年較上期和去年同期分別上升60.37%和50.47%(見圖1)。
對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運行期(2019下半年)、上期(2019上半年)和去年同期(2018下半年)3個時段九龍坡區每月疫苗接種量進行兩兩比較,2019下半年接種量高于其它兩組,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2019上半年與2018下半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表2)。
2.2?接種服務提供方滿意度 全區共92名工作人員滿足調查條件,男女性別比0.14:1,40歲以下人員占70.65%,工作人員對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滿意度高,認為數字化建設明顯改善排隊擁擠問題、對預檢工作正面促進、對接種環節正面促進、降低出錯風險的比例依次為67.39%、94.57%、95.65%和96.74%,有90.22%的工作人員滿意度評分達到4分及以上(見表3)。
進一步對排隊擁擠問題改善情況評價結果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鄉鎮預防接種門診、接種量增幅小于20%的預防接種門診實現數字化后擁擠情況改善明顯(見表4)。
2.3?接種服務獲得方的滿意度 本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197份,其中數字化組781人(65.25%),非數字化組416人(34.75%)。被調查對象年齡主要為30~39歲(61.40%),學歷主要為大?;虮究疲?5.86%),82.37%的調查對象為受種者的父母;影響受種方接種積極性的主要因素為接種門診的環境(47.37%)和接種門診離家的距離(28.91%)。(見表5)
本次收回的1197份問卷中,是否實現數字化對單次全程接種時長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接種服務獲得方對座椅設置不足的問題評價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數字化門診使用后,現場擁擠(OR=0.735,95%CI:0.574~0.941)、叫號信息聽不清楚(OR=0.728,95%CI:0.554~0.958)的問題得到了改善(見表6);對預防接種各環節滿意度進行評分(每個項目滿分5分),數字化組滿意度綜合評分較非數字化組高0.05分。
3?討論
數字化服務模式對改變接種對象健康行為具有促進作用,九龍坡區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在一類疫苗接種率已達到99%以上,處于相對飽和狀態的基礎上實現接種量和接種率小幅提升;二類疫苗接種率普遍較低,提升空間高于一類疫苗,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運行后接種量大幅增加,說明數字化門診對提升接種依從性具有重要作用。
鄉鎮預防接種門診和接種量增幅小于20%的接種門診實現數字化后,擁擠情況得到明顯改善,但城區或接種量增幅大于20%的接種門診擁擠情況改善不明顯。2019下半年疫苗接種增量主要來自二類疫苗,城區預防接種門診二類疫苗接種率遠高于鄉鎮預防接種門診,城區與鄉鎮預防接種門診數字化后擁擠情況改善情況存在差異源于接種量增幅的差異。說明實現數字化預防接種可以改善接種門診擁擠情況,并提升接種對象的依從性。當接種需求增幅小于20%時,數字化服務模式可以彌補因需求擴大導致門診規模和(或)工作人員相對不足的短板,但接種需求增幅超過20%,就須及時評估,通過擴大接種門診規模、增加工作人員數量、延長開診時間(如周末開診)、精準預約分流等措施適應新的需求。
廣東省一項調查顯示,因接種方過錯造成的糾紛案占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疫苗糾紛案例的15.19%,預防接種差錯原因多見于用錯疫苗、劑量過大或重復接種。九龍坡區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通過對各關鍵環節進行自動識別和監控,當使用的疫苗或登記的信息與正常程序不符時,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在人工“三查七對”的基礎上,用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了接種安全性。九龍坡區的數字化預防接種建設無疑是成功的,接種服務方調查結果認可度極高,對保障預防接種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接種獲得方對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各關鍵環節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非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與國內現有研究結果一致,但滿意度評分提升幅度尚未達到預期水平,后續應針對幾個關鍵環節的主要影響因素開展更加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出制約因素,針對性地改進。
參考文獻
[1] 魏雄杰,陳俊杰,劉莉紅.宜春市兒童預防接種門診數字化試點建設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8):150-151,157.
[2] 岳晨妍,韋寧,朱徐, 等.中國兒童肺炎球菌疫苗接種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8,34(11):1468-1470. DOI:10.11847/zgggws1121526.
[3] 張芳,李玉.小兒二類疫苗接種現狀調查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59(01):79-82.
[4] 張冬梅,徐英.63例預防接種差錯原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13):2461-2463.
項目名稱:重慶市九龍坡區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702-201803)
作者簡介:鄧春燕(1989-2),漢,女,重慶市北碚區,大學本科,重慶市九龍坡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防科副科長,主要從事免疫規劃和傳染病防制工作。